展评 CRITICS’ PICKS

劳丽丽,《地砖所言—冰川》,2018,装置,尺寸可变.

广州

劳丽丽

本来画廊 | bonacon gallery
越秀区泰康路84号后座2楼
2018.11.03 - 2018.12.29

本来画廊大面积的植物花纹地砖确实让人印象深刻,然而这同时也带来一个问题:观众往往热衷于拍照,他们对那些地砖的记忆甚至超过了参展作品。劳丽丽敏感地通过创作强化了这一现象。在作品《地砖所言—冰山》(2018)中,她将画廊的地砖花纹等比例印制成布面帘幕,添加上自己绘制的植物图样,悬吊至展厅的出入口处;另设有机械装置控制布幔此起彼伏,于是我们看到“冰山”缓缓升起,尔后又徐徐下陷。倘若说由工业排放引发的全球变暖可能导致冰山融化,艺术家此举不仅令观众注意到了地砖上的被“掀起”的植物纹样,构成了一种针对“屏幕社交时代”的巧妙回应,同时也加深了对“冰山”为何消融的想象。

劳丽丽个展“欲壑难填”不仅仅涉及对环境生态学的讨论,也着力反映人类物质欲念背后的心理逻辑。劳丽丽因为参与香港的“反高铁运动”后投身农耕数载,在自己“半农半X”的状态中,她将生活中一部分精力投身农业生产,另一部分继续完成自己的理想诉求,即通过“X”的身份指代去联接农田、个人诉求以及社会责任这几者之间的联系。在这种角力过程中,她发现为了保证稻谷的正常产量,出于对水稻田的保护,作为农夫的她不得不架设捕鸟用的防雀网。那么,在我们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人为的欲望动机是否会对周边动植物的生存状况造成破坏?此类共情感知唤醒了艺术家去思考人与周边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


同样的反思还体现在影像作品《焉知之后》(2018)中。劳丽丽在参与香港“鱼塘源野艺术节”驻留期间,通过走访当地的渔户等田野调查,逐渐发现大生围鱼塘的保育价值其实并非基于自然层面:鱼塘的暂存性保护,其实更多地来自政府对旅游业的大力开发,渔民的养殖收入创收,食客对于渔产的市场需求等种种现实层面的利益锁链之中。正是这些对于自然的不断索取,现实中相关环节的各种粉饰手段,让劳丽丽对之后的环境状况展开了诸多想象,并促使她正视和质疑自身的欲望。无论是在《阿兹特克饮料》(2018)里——劳丽丽因为对植物生物碱成分的过量摄入而产生的一次空中航班惊险经历,进而令她放弃喝咖啡的习惯,还是在《冰川制作中》(2017)被倾覆的那杯华丽的、硕大的、缓慢消融的却又毫无营养的冰淇淋奶昔,乃至十年前的旧作《桃哈多。》(2007)中对与友人共处过程中被用来消磨时间的日本零食品牌的反复描摹,艺术家都在执着于通过自己的对于欲望的诸多妥协案例实证出——人们对于安慰食品(comfort food)的依赖其实并非满足我们日常所需的营养汲取,反而在“想吃”的动机中,我们会通过各种借口去满足那些更为触目惊心的欲望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