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重整丨德国艺术立场”展览现场,2019.

南京

重整丨德国艺术立场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AMNUA
鼓楼区虎踞北路15号
2019.03.22 - 2019.05.04

由德国沃纳画廊联合主办的大型群展“重整丨德国艺术立场”目前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与冷战,德国艺术家面对着国家历史、社会思潮以及意识形态的巨大变迁,如何以艺术创作对集体的创伤、记忆和境况进行思考?而这种思考在德意志的审美传统下又如何进一步发挥其影响力?本次展览通过呈现九位重要的德国艺术家的作品,尝试把握德国现代艺术贯穿二十世纪的发展脉络。

展览大致以作品的时间线作为布置原则,展览上半部分的作品风格大多接近现代主义,涉及到战争与政治主题的创作主要位于展览的中部,下半部分以新表现主义作品为主,在艺术表达上对命运的主题作出回应和升华,总体而言策展逻辑明确,艺术家的传承关系和风格的演变过程也较为可见。奥托·弗里德里希(Otto Freundlich)受到立体主义启发的雕塑和德国表现主义先驱维尔海姆·兰布鲁克(Wilhelm Lehmbruck)的雕塑拉开帷幕。视兰布鲁克为精神导师的博伊斯(Joseph Beuys)的早期铅笔绘画也陈列于一旁,先后师从布莱希特与博伊斯的约尔格·伊门多夫(Jörg Immendorff)的作品紧随其后。展览首先呈现伊门多夫在本世纪所创作的以油画、拼贴为主的一系列作品,历史事件和不同的肖像、符号被重新组织和并置从而产生神秘的象征主义美学。接下来是艺术家的代表作 《议会》(1978)和 《C.D.后人。路边的教堂》(1984),它们戏剧性地记录历史事件,将虚构、夸张的情节融入到现实的情景当中。一同被展出的还有伊门多夫的雕塑作品,它们对社会现实之关注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与马库斯·吕佩尔玆(Markus Lüpertz)的“德式主题”系列绘画相呼应——画中的军帽、铲子等战事元素表达了艺术家对于战争的反思。

展览下半部分的作品更偏向于表现手法的创新。乔治·巴塞利兹(Georg Baselitz)用粗旷的笔触和倒置的形象强调绘画本身的表现力,画中所呈现出的非理性与不安感却在战后的西德被视为丑闻。佩尔·柯克比(Per Kirkeby)虽然并非德国人,但其作品一方面延续了以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为代表的德国浪漫主义的传统,另一方面在波普艺术的影响下将这种内在风景现代化。《秋天——阿纳斯塔西娅VII》(1997)中大面积的红色热烈地占据整个画面,而棕色的纹理则勾勒出不同层次,从而突出秋天丰饶的盛景。A.R.彭克(A.R.Penck)的作品被并置在同一展示区域,以夸张的手法将肖像、符号一并融入到画作之中。

在美学起源的近代德国,康德将审美视为伦理与知性的桥梁,而之后的思想家如叔本华、尼采、本雅明等都曾表达过艺术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中作为解答或救赎之可能性的愿景。然而在世界格局剧变之后,“艺术家何为”成为一个立场问题。“重整”正意味着艺术家对于国家形象、集体记忆以及文化主体性的重新构建。博伊斯更是将形而上的救赎美学转变为实在的政治行动,并提出“社会雕塑”概念——将艺术的范畴扩大至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语言、文本与行动。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展览中包含的新表现主义在80-90年代亦曾对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产生过影响——那也是一个变迁巨大的时代。如今看来,在最高价值缺失、虚无主义渐成主流的后现代社会,这些以美学追寻精神价值的作品及理念不失为一种有力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