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崔洁,“新旧都市方案”展览现场,2014.

上海

崔洁:新旧都市方案

LEO XU PROJECTS
上海市徐汇区复兴西路49弄3号,位于乌鲁木齐路与永福路之间。
2014.11.23 - 2015.01.04

“新旧都市方案”的标题灵感来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活跃于日本建筑界的“新陈代谢”派,该流派强调城市的有机生长和自然进化。虽说灵感源和画面内容皆为建筑,但崔洁的作品不止于建筑图示;画面虽然抹掉了人的痕迹,却透露出由建筑和城市规划所激发出的人的情怀——在这种情怀中,对过往的留恋与对当下的恐惧并存,唯独没有未来。

此次展出画作里出现的建筑物原型最早出现于上世纪末第一批大规模城市规划热潮,如今在任何一个一线城市外围或二三线城市中都随处可见。在九幅油画中,一座无名的高楼反复出现,其边棱往上延伸出一个环形瞭望台。它在一些画中是主角,在另一些中则是远处背景里的一个小黑影。楼房与雕塑互相镶嵌,两者结合,形成某种建筑怪物。雕塑的形象也是我们在街角路边最常见的:鸽子、仙鹤、抽象的飞舞缎带、被托起的不锈钢圆球等等—都是经中国现代主义诠释的公共艺术典范。与楼房等大、且彼此纠缠在一起的仙鹤看上去酷似恐龙,使我们分不清画中场景究竟是史前世界还是已被人类文明消殆尽的地球末日。在崔洁的作品里,这些结构显得理所当然,就像过于真实的幻境,不知是在质问还是在维护现代主义的黄粱美梦。

对集体无意识的探讨与对绘画本体的追诉凝聚在同一系列动作里。画布上层层覆盖的颜料让人联想到“建造”这一行为,不同涂层代表了不同平面、纹理或物体。从展示的手稿中我们仅见到简单的形象塑造,最终完成的作品却层次丰富,由此可以想见,艺术家在绘画过程中如何对不同颜料层的安排和处理进行逐步构思,也可以大概明白,为什么她完成一幅画常常需要数月甚至一年时间。在不同涂层之间,崔洁用粘贴胶带再撕去胶带的方法来“勾勒”(亦或是“擦除”)结构的边缘,将轮廓变成负轮廓。她对画面中同一色块的处理也难以预测:有时看起来像小心翼翼的木刻条纹,有时又充满玩笑意味地用不相干的颜色涂满,有时是现实主义,有时则象征性地一笔带过。这些油画表面的肌理是数码复制无法还原的,而层次的丰富性也使现场观者在每幅画前驻足久留。通过操控层次、颜色、透视等因素,艺术家使毫无逻辑,互相冲突的空间诡异地共存于同一平面。

正如卡在新旧之间,崔洁的新作也处于有机与荒芜之间,加与减之间的中间地带。她的画既像错误的多重曝光,又似未完成的交响曲;让人联想到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的“初级结构”同时,也与乔治·德·契利柯(Giorgio de Chirico)对形而上空间的探索产生了共鸣。然而她将私人与都市的恩怨情仇冷静转化为对维度的建构与毁坏——这里维度不仅包括画面中错乱的空间,还包括既是本体又是喻体的颜料涂层,以及落在时代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