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托马斯·费因斯坦,“灵赋”展览现场,2016.

上海

托马斯·费因斯坦:灵赋

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 | CHRONUS ART CENTER
上海市普陀区莫干山路50号18号楼
2016.03.26 - 2016.06.26

一团粘稠、几近胶状的黏液,在你面前从高处落下,你也许为了避免被喷溅而下意识退开。除此之外,它顶多再让你想到肉块落到水面的拍击声,而再也难有更多方式去描述这种在造型上几乎无以名状的事物。用老一点的说法,这是被厌弃之物(abject)——只有在“负托邦”设定下的科幻片中,人们才不得不整日以呈粥状的蛋白质化合物为食。但在托马斯·费因斯坦(Thomas Feuerstein)的“灵赋”中,人们被邀请观看的是至少三种黏糊糊的材料,包括一种绿藻和菌菇的萃取物以及上述的黏液。而这个黏液其实也就是萃取绿藻和菌菇过程的排泄物。策展人张尕沿用了当红哲学家格雷厄姆·哈曼(Graham Harman)的原话,形容艺术家托马斯·费因斯坦所制作的这个物质,是西蒙栋(Gilbert Simondon)所谈的“前个体化”的事物。

在占满展厅空间的十八组雕塑/实验室器材中,绿藻和菌菇的萃取物据说是新型的化合分子;而若以这个分子为单位,这会是世界上最小的雕塑。它们透过实验室搬来的各种器材,在展厅里用输送管拉出一个回路。即便你看不出来非得要使用绿藻和菌菇的原因(就像是你肉眼看不到展场中这些分子具体有多么地微小),但,重点也许在于,这些实验室里看似冰冷的黏液——湿濡、难以维持其物件的外形——是如何被现代化给予的感性框架所排除在外的。换句话说,正是它被厌弃的原因,让它富有一些诠释上的潜力。展览中一件作品《PSI·洛夫》(2015)将洛夫克拉夫特(H. P. Lovecraft)的恐怖小说内容排成艺术家所创作出来的化合分子的形状,贴在墙面上。

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都被放在展览的注脚甚至最为隐蔽处,譬如费因斯坦的一件小说作品《他是个黏糊糊的家伙》试着以细菌之间的沟通形式(“群体感应”),下潜到分子的尺度谈论感性的问题。而如果有人查阅艺术家网站上的资料,也许更有趣的是他与哈曼的对话——他们在这个展览的前一个版本中,利用哈曼的《第三张桌子》的论述,聊到了如何用分子的视角看待经验世界的所有材料。

即便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几近完整的将整个展览实现出来,上述这种反直觉的看展角度并不让人觉得在展览现场中得到足够的空间展开。我们是不是非得引用科学实验室的陈列来谈论这些事物呢?在馆方举行的工作坊中,其中一个系列邀请了观众尝试食用自制的分子雕塑。这个工作坊也许能看作是对展览方向的补遗,探讨的是我们如何用更多语汇谈论这个分子团块:它的实质、它的特征和属性。否则,科学实验室的崇高范式实在容易将展览速食者,如我, 排拒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