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COLUMNS

  • 所见所闻 DIARY

    美人依旧

    “她真漂亮,太赞了!”在Alice Tully礼堂内,坐在我身边的女人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在这里,林肯中心电影协会将为法兰西的老牌美女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颁发年度卓别林奖。在灯光亮起之前,我没搞清令这位同座称奇的究竟是不是德纳芙,因为活动开始前,我并没有在礼堂内见过这位明星。也许,令她惊艳的是电影协会的某位贵宾呢。周一晚上六点,大家就来到了Tully的大厅,林肯中心最大的年度筹募活动在那里拉开帷幕,人们伴随着悠扬的竖琴声,享用着鸡尾酒和开胃餐。在80分钟的致辞活动之后,大家还可以参加名厨丹尼尔•布鲁德(Daniel Boulud)举办的晚宴。

    卓别林奖1972年创办,奖励“电影业内最优秀的天才”们;在迄今为止的39名获奖者中,只有四位是非英语国家的人,其中有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1982),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1985), 伊芙•蒙当Yves Montand (1988), 德纳芙。不过,今晚的主持人组合很是奇怪,难道语言差异造成的缘故?这位法兰西最知名的美女,自1957年开始,已演过一百多部影片(包括七部英文片),活动中,共有五名电影人向她致敬,其中,詹姆斯•格雷(James Gray)和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从未和她合作过。

    第一位致辞者,美国导演格雷,出生于

    阅读全文
  • 采访 INTERVIEWS

    凯伦•赛特

    凯伦•赛特(Keren Cytter)生于以色列,目前在柏林和纽约工作。此次,她接受独立策展人比利安娜•思瑞克(Biljana Ciric)的邀请,参与了“占领舞台”(Taking the Stage OVER )项目。由她导演、费比安•斯塔姆(Fabian Stumm)、苏珊娜•梅耶(Susie Meyer)出演的戏剧《演绎•真实•戏剧》(Show Real Drama 2011)在3月底相继在上海的可当代艺术中心与北京的蓬蒿剧场呈现,魔金石空间也在3月30日至5月20日举办她的个展“焦虑为艺术家的工具”。凯伦在访问中诉说了自己的成长与创作历程,以及在作品中经常用到的一些手法的初衷。

    我在以色列的特拉维夫(Tel Aviv)长大,十岁时又搬到了另一个村庄,那边时常有武装冲突。在学校我不受欢迎,孩子们有时是可以特别冷酷和残忍的。然后我开始跟邻村的一个老师学习绘画,他是我父母的朋友。父母开始给我买一些艺术类的书籍和画册,比如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和费舍尔,我一直很喜欢他们。我开始想成为一个作家,像杰克•伦敦那样冒险。心里开始有了各种想象,但对于当代艺术还一无所知。

    然后我就去服役了,在以色列即使女孩也要服役两年,男孩要四年。指挥官知道我在写书和创作,她很鼓励我,觉得我应该离开。所以一年后我就走了。后来,我开始在特拉维夫的一家普通艺术院校学习。毕业后为当地的报纸写艺术评论。我也为艺术杂志工作,但逐渐发现不知道如何去做艺术批评,因为要诚实是很难的,我因此感到困惑。

    阅读全文
  • 所见所闻 DIARY

    书与法:民主的艺术

    OCT当代艺术中心(OCAT)这次带来了书法艺术中传统的“题壁”现场。在展览开幕的当天,邱振中和王冬龄两位艺术家分别完成了两面巨大白墙的创作,原定早上9点开始的活动,OCAT长条形的白盒子展厅一早就被观众包围得水泄不通——可以看出,书法比其他当代艺术形式更具亲和力。两位艺术家比原定的时间晚了一点来到现场。挤过密密麻麻的人群后,邱振中一边准备着笔和墨,一边温和地回应身后一大群媒体的问题。现场的安全警戒线一度往前移了两米,但依然没办法阻止观众的热情,大家都在拼命往前挤。

    王冬龄在邱振中开始书写之后依然坐在其对面,似乎在静静酝酿情绪。准备完毕,邱振中开始用草书在雪白的墙上写下了他自己的现代诗《两棵树》,第一行字:“这里曾经是……”,即使曾经有丰富书法欣赏经验的人,也难以完全读懂邱振中的草书内容,草书有其章法,但成熟的书法家之间的书风差异依然很大。书法是一门更为实践的艺术,邱振中的书写过程,需要其助手在旁边为他读出诗句,而艺术家本人则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专注书写本身,整个创作过程约历时两小时,艺术家所要付出的体力非亲历者难以想象,创作中,邱振中数次大汗淋漓而停下来休息。对于观众而言,欣赏现场两位艺术家的运笔、书写、布局的过程却极为享受。

    在邱振中开始书写约

    阅读全文
  • 采访 INTERVIEWS

    李明

    李明是生活在杭州与北京的艺术家,《雾水》是他的双频录像新作,片中有对"正常人"这一概念的探讨,水的不同状态与剧中人的命运又具有某种关联。在这里,李明讲述了他对目前这一版本的看法以及近期在北京的活动。作品参加了今年3月由邱黯雄策划的“2012中国青年艺术家 当代艺术展”,这也是上海外滩18号画廊重组团队,由棉棉担任艺术总监后的首次展览。

    我的老师阚萱,她的作品和工作方式对我的创作影响很大。我是在今年年初开始知道有这样一个展览的,因此就借着这个机会完成了这部片子,里面的一些素材是2010年拍摄的。我做的是双视频,纯粹的影像语言的拼接,造成两个空间。观众同时看到这两个空间,会体会到一种时间感。起名叫“雾水”是有两层含义,一种是物理层面的触觉,还有一层是方向上的,对空间的侵占感。有一篇小说就写了一句话,特别好,“今天的雾很厚,不能用刀子划开。”但现在我不觉得它已经结束了,想再对这部片子做一些调整。

    序言部分刚开始是黑夜的江水,然后是月食,这部分我自己还比较满意。两个屏幕的空间节奏还有影像拼接的确能把思维拉到一个共知的方向里去。我自己的兴趣也在此,影像本身的确可以挖掘出大家意识中的潜在共性,而令人刺激的地方是如何去找到意识的边界,灵感的福音绝对是让你在一个瞬间把意识的限度给拉开了,这种感觉很立体。“正常人的出走”在整个片子里比较独立,明确清晰,很干脆,里面有对“正常人”这个概念的讨论。另外的几章,都处在平行的状态中。

    阅读全文
  • 影像 FILM & VIDEO

    东北独立影像作者速写(2005-2008)

    编者按:“影片”栏目在关注中国艺术电影发展现状的同时,也整理收集近十年来关于中国艺术电影的评论文章,为国内艺术电影评论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前言

      2005年,我离开沈阳,去广东美术馆策展研究部任职;同时,也有不少本地作者或移居外地,或去外地读书等等,一时间,沈阳本地作者的创作和活动暂时处于平静期。

      2006年离开美术馆后,得到馆长王璜生和策展人郭晓彦的赞同和支持,有机会同他们两位一起来组织和策划“从‘极地’到‘铁西区’:东北当代艺术展1985-2006” (From“Polar Region” to “Tie Xi Qu”——Exhibi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in Northeast China 1985-2006),也终于有机会整体回顾东北地区从80年代以来的“当代艺术”的历史,不无例外,“独立影像”,成为了东北当代艺术展览框架结构中的一个正式的、官方系统认可的重点课题。

      2005年离开沈阳的前几个月,我和韩涛、程广峰和佟卫军共同发起组织了“划痕”(SCARIFY –OR)影像展,所有参与展览和现场表演的艺术家都为自费,这是一次艰苦的、精神胜过肉体,合作超越个体的展示活动。这次展览除去熟悉的新加坡、沈阳、大连、长春、济南、太原和北京等艺术家外,其中值得重视的是哈尔滨和大庆的参展艺术家。

      2002年,哈尔滨艺术家张灏发起和组织的“影像现像”(Image

    阅读全文
  • 影像 FILM & VIDEO

    “当代中国人的一生”电影放映项目

    “当代中国人的一生”(To Live in China)是一项独立电影放映项目,由张献民、左靖策划,2011年四月份在广东时代美术馆举办,九月份来到北京的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十月份走入西南交通大学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其中加盟的艺术空间还有成都的千高原艺术空间,重庆的器空间,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中心以及深圳的OCT当代艺术中心。这是一项类似巡展的循环展映项目。包括二十四部内地独立电影作品,有剧情片与纪录片,影片的制作时间跨度近二十年,远至1992,近至2009,以本世纪前十年为主。地域上南至福建北至黑龙江。关于展映主题“当代中国人的一生”,策划者之一的张献民在策展前言中做过简单的诠释:“我试图把人的生活史划分为通俗的几段,以每一段为题,组织一些作品,把那个社会构架,个人历练,公共话语表现出来。” 按照人生的不同阶段,策划者选择了各个阶段对应的作品。由此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看和讨论的线索。

    阅读全文
  • 采访 INTERVIEWS

    保罗•格拉汉姆

    保罗•格拉汉姆(Paul Graham)是生活在纽约的英国艺术家,也是2010年古根海姆奖学金的摄影获得者。近期作品“此时此刻”在佩斯画廊展出,持续到3月24日。与这场展览一起,MACK将出版一本他的新作集。在此,格拉汉姆讲述了展览中的十六幅双联片和两幅三联片。

    这些都是纽约的街头摄影,在这种摄影类型下,人进行布朗运动。对于摄影者,街头摄影就好比喜马拉雅山脉,只有不顾后路的勇者才敢于挑战。也许这只是一个神秘的视觉密码而已,唯有那些离经叛道的人物才会通晓它,将其奉为神明。

    但这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街头摄影:它不是黑白或35毫米照片;不是深焦,不是近距离特写,不是广角,几乎毫无戏剧性。我用的是正常的镜头、色彩,和浅焦点。没有搬演。但拍的不是一个单独的画面,而是之前和之后的时刻,所以观众可以看出人物在双联片里变换着动作,生命和它的分身者来来去去,就如你自己在安静地转换着意识一样。

    通常,摄影会产生这些凝固的时间片段,时间停滞在某一刻。而我努力想脱离这样的情境,将时间放进去,令其变得触手可及,让人身临其境。此时,你能从内心、从日常生活的意识流中去观察事情是如何展开的,而不是从外面去看。

    摄影经常有这种伪饰的深焦,一切都很犀利清晰。而这些照片中,由于用的是浅焦,所以都没有上述这些。这其实更接近于我们亲眼所见:浅点对焦。你自己可以试试。所以就决定用这种方法呈现这些图片,我们如何偶然发现这种细节,然后是一个片段,再然后……云云。

    阅读全文
  • 所见所闻 DIARY

    “组织”一场茶话会[上海]

    (注:本文因作者身体原因,发布时间较晚,‘茶会’推迟上演---)

    “组织”(ZUZHI) 是赵骏园、徐喆、陶轶和李牧在2009年在上海成立的四人艺术团体。春节前夕的一个周六下午,他们邀请艺术家、策展人、设计师、作家、媒体工作者等近20人,在其工作室举行了一场茶话会。工作室外的走廊里弥漫一股“上海药皂”的气味,大家围坐在桌旁分享彼此的工作近况。

    首先是“组织”自己开始介绍最近完成的一些项目,有与学生们一起自制乐器的教育类项目,也有“第一届国际斗核桃大赛”这样充满戏谑效果的互动活动,几个与声音有关的项目,如在北京箭厂胡同里的“此地无声”、在苏州花山为了送别朋友进行的即兴创作、在南海未知岛屿的声音记录,具有“组织”独特的隐忍气质,介入环境的态度以及仪式感带出的崇古礼敬。棉棉对“组织”在1933老场坊进行的移动即兴创作提出了好些问题,然后也与大家分享了去年受荷兰文学基金会邀请、参与的作家驻地项目的所感所想。

    比利•安娜(Biljana Ciric)关注那些从身边的工作做起,能够对当地的环境产生持续影响的作品。去年她在曼切斯特的亚洲三年展上她策划了"未来机构",邀请艺术家展示了他们的相关艺术工作,例如马来西亚艺术家Ise制作了7年的艺术杂志《sentap》。Ise颇具传奇色彩的经历在之后2月中的外滩美术馆讲座中有更详细的自述:他在国家美术馆展出的作品受到了多方评批与挤压,然后接受了这一事件对自身产生的影响,创作出具有强烈自我意识和防御意味的“黑影”形象及系列作品;又一直以“停车项目”及杂志对当地艺术环境进行参与和贡献,那份坚强与坚持令人钦佩、说是“热血”讲座也不为过。

    阅读全文
  • 影像 FILM & VIDEO

    拒绝正装的影展

    它是个拒绝正装的影展。西服、领带、晚礼服等等,在这儿毫无用武之地。因为它的主角是一部部朴素的地不能再朴素的影像——直面社会现实的独立纪录片、故事片以及实验片。它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把让嘉宾们安顿在高堂大宅,然而旧都一隅经济型酒店倒也正好让宾客们其乐融融、不分彼此。装模作样在此毫无市场。

    自2003年开始,每年一届的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CIFF),到今年已经是第八个年头了。一路走来,它渐渐确立了自己的风格,其中之一就是在每年新近制作完成的独立纪录片中遴选出十佳作品进行放映并邀请导演到现场与观众交流,这是吸引我来的主要原因。

    从今年CIFF的形式来看,它更像是集合独立影像作者的一次派对。获奖与否,导演们并不在意;重要的是CIFF提供的这个平台,让独立电影、作者和观众进行直面的交流。从本届纪录片单元的影片内容来看,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影像风格愈加多元,而关注面也不尽相同,所以很难用一个词汇来总结它他们的整体风格。也正因为此,我们看到了中国独立纪录片界向上发展的生长态势——作品未必足够成熟,但导演尝试着用自己的风格,将纪录片的视角伸向更广大的社会空间。

    今年纪录片单元中的代表之作是季丹的《危巢》和郑阔的《暖冬》。《危巢》记录的是北京一户拾荒人家的孩子们争取上学的过程。片中摄影机和这户家庭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没有错过重要的事件片段,孩子和大人们在镜头前的表现非常自如,似乎完全没有被在场的镜头所干扰。《暖冬》则将视线对准了北京798艺术园区的拆迁事件,艺术家们为维护自身利益从最初联合最后却又分崩离析。片子的叙事、剪辑相当流畅,且充分展现了纪录片的客观性。这两部片子的一些共通点,也代表了此次参展纪录片的一些特质。

    阅读全文
  • 观点 SLANT

    何魏格•威瑟(Herwig Weiser)

    1.《zgodlocator》

    《zgodlocator》是根据计算机硬盘的磁原理来组合带有磁性的金属微粒的装置作品。这些微小的金属颗粒实际上是磨碎的电脑零件:电路板、硬盘驱动器、处理器、监察器屏幕,等等。

    这个磨碎的硬件沙尘被铺放在可以突然引发转变金属微粒的电磁格段上。他们产生磁刺激反应形成的奇异和突发性雕塑似的变形。这些颗粒看起来就像是黑色金属材 料,如此美丽。观众还可以通过旋转表盘来改变产生的图案。因此,颗粒状的计算机网格,一次又一次形成新的惊奇和不断变化的形状。当然,不像电脑硬 盘,zgodlocator /版zii并不关心长期存放文本或图像。它的主题是动态模式。如果有记忆,也是很短和随时变化的。在zgodlocator 中,磁性成为一个存放处,并是操纵和处理信息原始形式的地方。

    作品的意图可能是强调发生在一个电脑环境中不断再生的信息。它同时用微妙的方式结合视觉和音 响效果。各种各样的麦克风和电磁感应器设在电子土壤中捕捉'硬件的声音'。作品中的程序编码把原始的音频转换成图形,化为颗粒景观。

    2. 《迪斯科前之死》(Death Before Disko)

    何魏格•威瑟的这个机器作品以格外明晰和疏远的方式向观众揭示了其技术本质。作品使用了来自太空观测站(space observation)的实时数据流(online data

    阅读全文
  • 采访 INTERVIEWS

    徐渠

    对于艺术家徐渠而言,一个包含有多件作品的展览构成了他的一个完整的单元,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展览项目给观众带来一些“伤害”的经历。就禾木空间的新展《西沙南海牧场1#》,徐渠谈及了他最初的创作思路与作品完成之后带给他的冲突感,并展现了西沙这个看似与世无争的美丽乌托邦背后的种种政治意图。

    我做这个项目之前有一些很好的契机,首先,我偏好阅读,在阅读当中所获得了这些信息。前年下半年我正好在做一个关于“物种起源”的项目,跟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关系。做这个项目的时候需要找一个海岛做拍摄,这是第一个契机。

    第二个契机是:既然要找海岛就要去研究什么样的海岛适合我去拍摄。最好找无人的,大海是湛蓝色的,而且这个海岛是非常干净、非常纯洁的一个地方。在中国西沙群岛是最理想的地方,当然其实还有南沙。

    第三个,我后来读到一些科普知识,读到对西沙群岛的植物考察,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做了大量的报告,整个看下来以后,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单独做一个项目?其实我们长期也能看到电视新闻报道当中每年都有几天、几个月的新闻会涉及到这个地方。

    一开始,我只是很单纯地需要找一个类似于乌托邦的地方,这个乌托邦的地方能够让我完成我的另一个项目《物种起源》。结果当我真正做了很多资料收集和整理后,发现这个地方不可能是一个乌托邦之地,而是一个逐利和漩涡的中心。

    我的父亲是海军,小时候跟我说过不少关于西沙的故事。但是他并没有真正去过那个地方,

    阅读全文
  • 所见所闻 DIARY

    高级艺术[德里]

    今年年初,我就踏上了德里印度艺术博览会的旅程。博览会定于几天之后的1月25日开幕,但与此相关的各种各样的活动却已经处于进行时了。其中包括由地产大鳄Manish Maker赞助的Maxity的“公共艺术项目”。豪华的私人预展汇聚了孟买艺术界的各路精英:艺术家阿玛尔坎娃(Amar Kanwar)、里纳•塞尼•卡拉特(Reena Saini Kallat),还有Dr.Bhau Daji Lad孟买城市博物馆的名誉馆长Tasneem Mehta也盛装出席。但最吸引眼球的还是艺术家薛堤(Sudarshan Shetty)的双层红巴士雕塑,它还长着一对巨大的银色翅膀。难道这是要把我们带到不胜寒的高处?

    正如薛堤的那辆异想天开的汽车那样,第四届印度艺术博览会也力图创造一些新高——连博览会的名字都变了。(此前叫印度艺术峰会)。这次,博览会总监Neha Kirpal别出心裁,占用了位于德里Okhla区NSIC展览会场的47英亩面积,比去年的马丹会展中心要大得多。此外,本届印度艺术博览会的股东也是来者不善:PR Agency Hanmer & Partners的创始人Sunil Gautum将其股份卖给了香港国际艺术展的联合创建人威尔•伦塞(Will Ramsay)和桑迪•安古斯(Sandy Angus)。而主办方也好像在专门庆祝这次股权交接一样,在德里搭起很多帐篷,像一座座金字塔一样傲慢地屹立于各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