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果

  • 李勇

    如果一个个展所呈现的所有作品都是艺术家依照自己的内心情愫对现实空间展开想象,并重新编织的结果。那么观者在进入这样的艺术“空间”时,要么被编织出来的情绪所捕获,要么就会觉得艺术家太过于“自恋”了。后者一定是那些喜欢在当代艺术中谈论工作路径和问题意识的人。但走进李勇的最新的个展“郊区的文学”中时,我想以往这种非此即彼的判断肯定会变得暧昧起来。

    李勇在重庆星汇美术馆的最新个展“郊区的文学”共分为三个部分:“郊区的文学”、“撒马尔罕的蓝”、“微风之南”。整个结构并非是借鉴当下流行的人类学或新历史主义的方法,而是完全依靠极具个人化的编织手法,通过对材料的使用展开感性的想象和叙事,整个展场弥漫出一种情绪。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沉锚效应”,指的是人在认识事物时,往往受某一印象或某种特殊信息的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固定在某处。李勇将自己的内心情愫作为锚定点,而展览中三个部分对应的三个空间则成为了艺术家的三个“心理坐标”。“郊区”、“初唐”、“南方”这三个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时空在转换成为艺术家的“心理坐标”后,不断地滑移并开始相互编织和穿插,构成了展览的整个框架与脉络。

    其中最具现实意义的是“郊区的文学”部分中的几件作品,走进一楼的大厅最先看到的是一个类似多边形凉亭的装置(展览中所有作品创作于

  • 黄静远:我失骄杨君失柳

    艺术家黄静远的最新个人项目以毛泽东写给革命遗孀的诗词作为展览标题,再加上展厅中各种女性图像的大幅绘画——从相貌普通体态微胖的少女到电视剧中母仪天下的武则天,从群舞的中国仙女到为了寻求精神之旅而裸体融入大自然怀抱的白种女人——这一些简单的信息似乎就已经足够能引起话题,但作为一个绘画展却是一个冒险的事情。

    “绘画不要去说的太多”、“谈绘画只能谈画面本身”这样的论调在今天似乎已经取得了多数人的认同,黄静远当然也清楚这点,而这可能正是促使她要做这个展览的原因之一。寻回绘画的社会性功能以及绘画这种媒介与公共空间之间的更多连接,不避讳绘画与话语、图像之间的关系,这几点在艺术家身上一直显得果断且决绝。而这次展览也很清晰地显现为她之前个人项目的延续。从2015年开始,黄静远开始的“我和你”三部曲都将绘画放入到特定的空间中,用绘画这种媒介去描绘当下的日常图像,然后再把这个图像带回产生它的日常空间中去。比如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便使用了一个来自网络中匿名的女性图像:一个站在水边头发被风微微吹起、衣着廉价、皮肤状况也并不“美颜”的青年女子,利用这样一幅大尺寸绘画去替代发廊中常常粘贴在墙上的各种PS美女海报。而不久前刚完成的项目“模特的邀请”则着重考察作为存在巨大个体差异性媒介的绘画,怎样经由这种差异去完成一个共同图像的生产,并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展开针对这一图像的不同理解和阅读。

    但我认为“我失骄杨君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