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骏原

  • 所见所闻 DIARY 2020.11.24

    谨慎庆祝

    戴上口罩的互动让艺术圈的社恐患者们感到轻松很多——至少不必再绞尽脑汁地去想聊天的开场白。但有点出乎我意料的是,戴着口罩的大家也没有那么难辨认。过去的一周,我醒着的时间要么是在搭出租车,要么就是混迹于各种开幕。上海的艺术活动遍布城市各处既有好处也是灾难,像我这样的艺术周参与者必须每天跨越这个巨型的城市,试图辨识出现在和去年11月的不同之处。当然,一切都变了。

    第13届上海双年展虽然推迟了,但还是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举行了小规模的启动仪式,策展团队贡献了一场奠定基调的解读双年展主题“水体”的论坛。第一阶段称作“湿运行”,主要的形式是讲座和小组讨论——我们都已经非常熟悉的Zoom活动,议题涉及“水体”作为艺术哲学、生态思考、社会组织、生命政治等等。讲者们的居家环境被投影在PSA大厅里一块巨大无比的屏幕上,空间中的自然回响模糊了讲者们被放大的声音。这一场景体现了在疫情时期重建艺术公共性的难处,因为置身“公共场所”就意味着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在接下来的六个月时间里,直到2021年4月实体展览开幕(不出意外的话),双年展都将以这种“环环相扣、渐趋增强”的方式运作。

    11月9日,周一,浦东出现了一例新的确诊病例,距离上一次出现本地病例已过去了好几个月。大多数场馆因此加强了入场检查:体温、“绿码”,有时还要身份证。接下来的几天又多了几起新的病例。关于本地传播链的猜想成为了聊天的素材——无论是在理发店还是在某个开幕后的两百人晚宴上,我都听到了这样的闲聊。这样的场景似乎可以成为某个灾难片的完美开场镜头,只不过我们早已置身剧情之中。

  • 格物致知

    展览“格物致知,或一则关于喷泉、地砖、锡、银币、石头、贝壳、窗帘及人的故事”游走在两重现实之间:物作为政治和文化能动者,以及人作为生态和物网络的关键节点。两者的交汇点恰恰是物的物质性以及伴随而来的物在人类政治经济构造中扮演的角色。展览主动回避了对普遍性的追求,转而强调考察各个具体物的物质性及其在地方社区和本地政治经济结构中被制度化的动力学过程,这一趋向在副标题一字排开的名词罗列中可见一斑。

    物的物质性和物的政治经济学二者的螺旋交错是展览的主要线索。娜布其的《喷泉:夜晚花园》(2020)占据了展览空间的几何中心。作品的主体是用廉价常见的合成防雨布材料包裹的喷泉,它有节奏地喷发。观者无法察知防雨布之下是否真的有构筑喷泉常用的昂贵石材。这件作品既是一种字面转译也是一个寓言:“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infra为“之下的”)一词的字面意思便是潜在、不可见的结构。从古罗马到路易十六的巴黎,喷泉作为基础设施被用于分发清洁水源,是市政水平和国家能力的具体化。回到展览所在的水系繁茂的南中国,这件作品让人想起关于国家起源的一个略为陈旧的假说,即复杂政治组织脱胎于建设大型灌溉工程所需要的动员能力。

    国家机器对于物的政治能动性的中介和塑造,除了建设性的,还可能是耗散性的。艺术家兼学者里亚尔·里扎尔迪(Riar Rizaldi)的散文电影《锡石》(Kasite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