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萌

  • 影像 FILM & VIDEO 2016.06.01

    巡礼

    79岁英国导演肯·洛奇(Ken Loach)凭借描述当代英国底层失去劳动机会的劳动者,与官僚体制抗争,为生存挣扎的影片《我是布莱克》(I, Daniel Blake,2016)在刚刚结束的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上捧走金棕榈奖。这与年初柏林电影节将金熊奖授予聚焦意大利南部兰佩杜萨岛难民题材的纪录影片《海上火焰》(Fuocoammare,2016)相呼应,心照不宣地表达了欧洲电影节及影人对于欧洲当前政治语境迫切且不安的心态。

    《我是布莱克》中,肯·洛奇与编剧保罗·拉弗蒂(Paul Laverty)延续了长久以来对英国工人阶级生存困境的调查与呈现,塑造了因心脏疾病无法继续工作,但又被社会保障制度和网络时代抛弃的退休木工Daniel Blake及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单亲母亲Kattie一家。影片在推崇奇巧复杂、精妙结构的世界艺术电影风向中,难得地仍抱持诚恳直接的创作态度,情感煽动力令人难以拒绝。对于熟悉肯·洛奇作品的观众,难免对于主题上的自我重复提不起精神,但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无解社会矛盾与残酷的底层现实,使他的坚持成了最无奈的艺术武器。

    不断寻求自我突破的加拿大年轻导演泽维尔·多兰(Xavier Dolan)的野心之作《只是世界尽头》(Juste la fin du monde,2016)则站在了《我是布莱克》的反面。影片改编自法国作家让-吕克·拉戛尔斯(Jean-Luc

  • 影像 FILM & VIDEO 2015.10.05

    未知与已知

    第40届多伦多电影节依然热闹非凡,电影节期间放映了近400部长、短片作品,不同类型的影像作品在虚构与纪录、奇观与日常、沉浸与远离的两极光谱中各自归位。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作为全球秋季电影活动中的重要一站,保持着对于影像创造极大的包容度和全景式呈现。

    俄罗斯第一人称视角动作片《硬核大战》(Hardcore)首映亮相便引爆观众视线,最终获得午夜疯狂单元(Midnight Madness)观众选择大奖。影片以机械生物人战士亨利试图从铁腕狂人手中拯救自己的妻子为线索,在莫斯科街头邀你见证一场上天入地的闯关杀戮。影片全程由几名特技演员佩戴Go Pro摄影机拍摄,视线穿梭,刺激不断升级,制造了最不可信但又令人无可遁逃的视觉蒙太奇。与此相对,集结艺术家影像的波长单元(Wavelength)奉献了一部“零度”蒙太奇影片《那日下午》:台湾导演蔡明亮用了137分钟与跟他合作24年的演员李康生进行了一次为了告别的对话。镜头对准坐在山谷中废弃房间里的两人,从未移动,只在数据卡用尽时,留下一小段黑场。仅依靠语言和沉默,影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对合作者陷入丰盈而又伤感的记忆之旅。影片对于观众并非一次分享邀请,更像艺术家对于多年创作的一次内心回溯。

    今年电影节中几部导演处女作品不约而同地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成长教育”。土耳其女导演蒂尼斯·艾葛温(Deniz Gamze

  • 影像 FILM & VIDEO 2014.11.12

    第三十九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不可避免的,关于多伦多国际电影节(tiff)越来越多的讨论围绕着奥斯卡季影片的抢跑与前哨。电影节一结束,人们便开始猜测获得今年观众选择大奖的影片《模仿游戏》(The Imitation Game,2014)是否会在明年2月的奥斯卡颁奖礼上收获奖杯。《模仿游戏》以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Alan Turing)二战中协助军方破解德国情报密码系统“谜”(ENIGMA)的真实事件为主线展开。战后,图灵因同性恋行为被调查、定罪、强制治疗,为这位现代计算机之父的人生增添了悲剧性的收尾,影片的社会议题指向也由此提升——特别是考虑到今年3月,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同性婚姻法律刚刚正式生效。

    在电影节首映的人物传记作品还包括关于美国国际象棋大师鲍比·费舍(Bobby Fischer)的传记片《弃卒》(Pawn Sacrifice,2014)。影片讲述1972年冷战背景下,费舍代表美国击败苏联前国际象棋世界冠军鲍里斯·斯帕斯基(Boris Spassky)的传奇故事,同样成为映射近日美俄紧张关系的银幕注脚。而传记片中最具私人情感视角的一笔,则来自描绘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罹患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前生活的影片《万物理论》(The Theory of Everything,2014)。几部影片均工整流畅,又或许因为过分工整,反而不抵真实人物原型的疯狂和力量。当鲍比·费舍的真人纪录影像出现在《弃卒》结尾——当时他已因不顾美国政府警告,在南斯拉夫参加比赛而被迫流亡多年——影片中,演员托比·马奎尔(Tobey

  • 影像 FILM & VIDEO 2013.07.04

    TIFF Lightbox两岸三地百年电影光华展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一直是将华语电影介绍到北美的重要口岸。1992年刚刚完成处女作《落水狗》的昆汀•塔伦蒂诺在当年的电影节上带着全剧组成员为徐克制片、程小东导演的影片《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捧场。多伦多TIFF Bell Lightbox的艺术总监诺阿•科文(Noah Cowan)作为当年亚洲地区的电影节选片人清晰地回忆起这一幕。20年后,他将更具雄心的计划带回多伦多——回顾中国电影百年的展览“两岸三地百年电影光华”6月6日拉开帷幕。

    活动首次集合中国电影资料馆、香港电影资料馆和中华台北电影资料馆,在两个月内,集中放映超过80部馆藏作品。从默片时代仅存的珍藏(《劳工之爱情》、《西厢记》)到经典大师级杰作(《小城之春》、《花样年华》),从开创新纪元的新浪潮之作(《黄土地》、《投奔怒海》、《悲情城市》)到反哺好莱坞的功夫、黑帮及神怪类型片(《侠女》、《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科文将80余部影片按制作时间顺序划分呈现,并邀请陈凯歌、谢飞、成龙、施南生、杜琪峰等嘉宾开谈,从中追溯三地电影之间的共同文化和历史渊源。

    片单从整体来看,并无多少意外之选。“我希望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及可能被忽略的重要作品,希望让多伦多观众知道当谈论中国电影时,最重要的作品都有哪些。” 科文对于片目的选择这样解释,“一些影片的保存和修复状况,放映版权等问题也会影响最终的选择。同时也有些人为的条件设定,比如同一个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