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海斯 | K. Michael Hays

  • 包豪斯九十周年

    如果说,现代主义在近几年的当代艺术和建筑中有复苏迹象的话,那么可以说,人们对包豪斯和它的支持者们的兴趣可谓有增无减。这家极具传奇色彩的设计学校,在老家德国魏玛迎来了九十岁的生日,今年,在欧洲和美国举行了很多不错的展览,庆祝这所学校成立九十周年,这些展览有:在五家魏玛学院机构里举办的《来自魏玛的包豪斯》(4月1日---7月5日),在Providence的Rhode岛设计学校的《马歇尔•布劳耶:设计和建筑》展(4月17—7月19日);柏林Martin-Gropius-Bau举办的《包豪斯:一种观念上的模式》(7月22日-10月4日),法兰克福西恩美术馆举办的《拉斯娄•莫霍利•纳吉》(2009年10月8日—2010年2月7日)。近期,《包豪斯1919-1933:现代化的工作坊》于11月8日在纽约MoMA开幕,借此之际,《Artforum》邀请了建筑史学家迈克•海斯(K.Michael Hays)撰文,探讨包豪斯在对艺术和设计的每个领域产生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影响后,究竟应该给我们带来什么。

    目前,关于现代主义的问题类似哲学上的关于自我的问题而慢慢终结:我现在是谁与我曾经是谁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怎样才知道对于不同的环境我是否采取了相同的演绎和评估?意识又意味着什么呢?威廉•詹姆斯(Willi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