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Ned Holte

  • 2008年度十佳

    Michael Ned Holte经常为《Artforum》撰稿,下个月将赴加州艺术学院担任访问教授。今年年初,他在洛杉矶理查德·泰勒斯画廊(Richard Telles Fine Art)策划了名为《科学之前&之后》的展览。他也是上个月意大利都灵艺术博览会(Artissima 15)《当下未来》(Present Future)单元策展团队成员之一。

    1)2008年北京奥运会

    艺术家请注意——你们知道我说的是哪些人:别再试图制造奇观了。真家伙往往比奇观更像奇观。 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新人新事层出不穷:菲尔普斯,姚明归国,诡异的未成年体操运动员等等,但最大的亮点还是“中国”。此处的中国既是一个国家,也是一个概念。她在金牌榜上击败美国,在赫尔佐格&德穆隆设计的“鸟巢”体育馆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开幕式,比好莱坞更好莱坞。如果从最初的焰火中还看不出中国对美国的象征性超越,那对准贵宾席的一台摄像机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证据:汗流浃背的W.一脸怂样,心烦意乱地拿一面薄薄的美国国旗拍打着大腿,一边不停看表。够了,够了。

    2)古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和彼得·索尔(Peter Saul)(加州,新港滩,橘子郡美术馆)

    库尔贝和索尔,两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画痴,总是神色坦然地冲撞各种政治正确性和绘画品味,用他们直截了当的画作准确地抓住了各自所处时代的精神面貌。最近两人的个展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两场展览都令人叹为观止,前者(Gary

  • 2009年度十佳

    1.拉里•约翰逊(Larry Johnson)(洛杉矶,汉默美术馆)

    约翰逊“用来观看并/或阅读”的照片介于沃霍尔淡漠的距离与TMZ跟踪狂似的窥探之间。展示的对象与其说是名流世界,不如说是这个世界里美梦与平凡并存的双重维度。(这场姗姗来迟的回归展举办的同一周,流行音乐之王迈克尔•杰克逊死于用药过量,真是令人沉痛的巧合。)约翰逊一次又一次准确地捕捉到好莱坞形象当中同时存在的两种属性:田园意象和碎梦大道。策展人Russell Ferguson巧妙地将若干细节略有差异的同类作品纳入展览——如一系列带文本的雪景照片——充分表现了艺术家对重复的关注和他坏坏的幽默感。约翰逊终于引起了一些注意,我们衷心希望这位著名“隐士”不要太快淡出人们的视线。

    2. 威廉•E•琼斯(William E. Jones),“大杂烩”(洛杉矶,REDCAT)

    琼斯在艺术、电影、色情片互相重叠的界线之间捕捉素材,发掘出一个惊人的资料库(大部分都是被人遗忘的家用录像带),并将其作为原材料,就不同的欲望场所进行了一番动人的思考,其中既有洛杉矶的无名仓库,也有东欧共产主义晚期破旧的家居陈设。Bérénice Reynaud组织的这次放映只持续一晚,期间艺术家推出了两部让人喜出望外的新片——《差异(一种新的全面跃进状态正在浮现)》(Discrepancy [A New All Around Leap Forward

  • 信仰系统:公共虚构

    这个故事并不是从头开始讲起。

    那是洛杉矶的一个炎夏之夜,艺术家D’Ette Nogle和两只的壮硕、狂躁的狗站在台上。Nogle正在复述《猩球崛起:黎明之战》的情节,这部难说有多难懂的电影过去一个月正在世界各地的影院上映。他的叙述,或者说“又臭又长的故事”(shaggy-dog story,用他自己的话说),十分精准——几乎是过分精准。Nogle充沛的精力完全没有衰减的迹象,但挤在这个临街店面空间里的观众却明显开始变得紧张,而且随着故事的展开越来越汗水淋漓。一排排的折叠椅上早就坐满了人,多出来的观众把舞台后面的空地也填满了,很多人坐在地上。表演舞台处在空间的中心,用一块看上去过分华丽的红色丝绒布框住,上面还装饰了一个悬吊的充气地球模型。

    观众不仅在物理空间的意义上分成两群,而且还在另一个意义上区分开:其中约莫一半的观众是冲着玛丽亚·本福德(Maria Bamford)和布莱恩·鲍尔斯(Bryan Bowers)等明星的搞笑脱口秀而来;另一部分观众——其中很多面孔对台上的表演者Nogle来说并不陌生,则是冲着“公共虚构”(Public Fiction)的名头来的。按幽默界的标准来说,Nogle的表演烂到了家,而本福德——终于等到了她在聚光灯下的出场——则所向披靡。但这里并不是爆笑工厂(Laugh Factory);这里是位于高地公园的一个店面空间,Nogle所为属于艺术,而那个充气地球模型(在喜剧演员詹姆士·阿德米安[Ja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