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wui Enwezor

  • 2008年度十佳

    作者简介:奥奎(Okwui Enwezor),旧金山艺术学院学术部主任,国际知名大展策展人,所策划的大展包括1997年第2届约翰内斯堡双年展,2002年第二届2002年11届文献展,今年的第7届光洲双年展。

    奥奎心中的十佳:

    1

    史蒂夫·麦奎因,《饥饿》,2008

    麦奎因的新作,本年度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得主。描写了爱尔兰共和军绝食者Bobby Sands在北爱尔兰Maze监狱中的生活。这部具有政治敏锐力的影片,充满了无语的美丽和恐惧,给人以情感上的强烈冲击。它令人想起了我们自身的黑暗困境,对于狱卒和狱中人的关系,它并没有非难诘责,而是从本质上对狱中生活进行了反思。

    2

    新博物馆,纽约,Kazuyo Sejima和Ryue Nishizawa/SANAA设计

    去年冬天,新博物馆在纽约的Bowery开放,各界对此议论纷纷,彼时,房地产业也刮起了一阵冷风。一年后,这座建筑物,却看起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稳固。堆积起来的不对称的盒子,裹在钻孔的铝制外表下,姿态优雅,却并没有与周遭的环境相脱节。它自有一番朴素低调的光彩,避免了过于华丽矫情的外观,不似某些博物馆,俨然变成了品位可疑的商业中心(想想洛杉矶的Broad当代艺术馆吧)。

    3

    奥运之后的北京:

    如今,中国已成为国际上设计巨头实现其建筑蓝图的野心之地。

  • 关于“共同事物”

    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各样的专制,这些主权实体只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统一于政治和社会暴力的极端结构之下。然而,最可怕的还是那些不再受限于国家疆界,反而——因其主要靠全球资本主义组织,全球化为其源头所在——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方式,超越了旧有领土限制的专制。2000年,迈克尔·哈特(Michael Hardt)和安东尼奥·奈格里(Antonio Negri)的著作《帝国》(Empire)首次对这种去疆域化的新型统治和主权权力进行了详尽分析;作者的目标是为新的千年揭示其本质与主要特点。不过,尽管《帝国》问世于二十一世纪初——随着最后一个世界性的帝国苏联解体,动荡的二十世纪早已结束——这本书却充满着一种整理和反思其余波的感觉和情绪。

    按照哈特和奈格里的说法,帝国——这是他们给此种凌驾于其他所有经济和政治形式之上的利维坦所起的名字——是一种相对温和的独裁,它从根本上改写了主权概念。作者认为,苏联帝国的解体,可以说代表欧洲旧式帝国主义的终结,这种帝国主义集权化的权力和庞大的殖民主义机器不断被用来对付其支配下的土地。它刚刚失败,一种“新的世界秩序”就冒了出来,后者在领土野心上走得更远(更无所不包)。这种新的世界秩序,通过与全球化的联系,为一种巨型主权开辟了道路,这种主权是越是无形,越能对当代生活的诸多领域进行全面化的统治。这种主权是一种建立在法治、民主、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基础上的司法抽象;其核心是资本的专制机器,其特征无处不在。如哈特与奈格里所描述的那样——他们努力想要平息大部分人对全球化的满腔热情——这种主权是一个难以名状的巨大怪物,“在其中,经济、政治和文化逐渐彼此重叠,彼此推动。”在下面这段简明扼要的宣言式文字中,二人描述了这种多变的系统对现代主体性和社会形态变迁产生的影响:

  • 2009年度十佳

    1.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任职

    一年前,我给《Artforum》写的年度回顾中,结尾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议员奥巴马变成总统奥巴马。在这一愿望下,是我的希望---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所说的未来的美国公众将成为一个更为完美而平等的联盟。整整一年没什么事件或者说很多年了都没什么能比奥巴马当选为美国首位后殖民领导者更为轰动的事件了。这是一个令人瞩目的时刻:美国人,全世界的眼睛都盯着他们,关注且参与了这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一位肯尼亚外国学生的儿子成为了美国的第四十四任总统。

    2.流行之王走了,但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迈克尔•杰克逊的神化

    在他人生的后来日子里,杰克逊成为一个被世界无情嘲笑的人,一个空洞的人,种族不安感的魔咒令他变成了一个非人类。而离开人世时,他再度成为一个举世无上魅力无穷的艺术家,盖世无双的才华几十年来令全球为之疯狂。从哈莱姆到伦敦到北京,大批人聚在了一起,形成了自发性的纪念活动,他的唯一性、独特性以及突出的文化重要性,再次得到了证明。流行之王永在。

    3 .“喧哗与骚乱”与智慧的拉丁女人

    奥巴马当选后,强硬右派的国家主义再次点燃,我们发现自身再战里根主义的雪耻文化战争,媒体的视线围绕着哈佛的亨利•路易斯•盖茨(Henry Louis Gates Jr)被白人警察逮捕和索托玛约(Sonia

  • 2010年度十佳

    1. 厄内斯特•科尔(Ernest Cole)(约翰内斯堡艺术馆,Gunilla Knape)

    自从这位艺术家将他的姓从Kole改成Cole,以便能以有色人种(不是黑人)的身份,获得在祖国南非的旅行的许可,他的生活和作品就变成了一部传奇。科尔1966年流亡海外,来到纽约,一年后出版了《奴役之屋》(House of Bondage),这些构思巧妙地摄影图片拍摄的是种族隔离下人们的生活,年轻的约瑟夫•利伟德(Joseph Lelyveld)为其撰写了文字。但底片却于70年代不幸丢失,这次回顾展中的经典老照片(近期被发现,捐献给了瑞典哥德堡的Hasselblad基金会),无疑再次证明了这位艺术家的伟大与过人之处。摄影集体现了他的图片是多么得出色,也令整场展览成为一场具有历史分量的摄影盛事。

    2.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英国泰特,Judith Nesbitt策展)

    奥菲利在90年代,通过将YBA艺术家画成顽童的漫画(里面充满了恶作剧的花样)而进入流行视野。那十年的最后一段时期里,在纽约对他的《圣女玛丽》(1996)的争议,却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好处。这场回顾展,将艺术家二十年的创作带到了人们面前,这条路走得也太艰辛,他确实是同代人中最勤奋、最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家之一。一张接一张的经典画作在墙上排开,有90年代闪闪发光的那些图腾式作品,还有1999-2002年完成的代表作《上层房间》(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