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韵然 | Winnie Wong

  • 知识共享:翻版建筑

    1749年,正值欧洲人对中国风如痴如狂之时,瑞典东印度公司的一名雇员威廉·钱伯斯(William Chambers)旅行到了英国,此前他曾二度去过中国的港口城市广州。他所写的旅行笔记被英国上流社会视为宝图,名声大噪的他很快就跻身为顶级建筑师和风景设计师之列,1762年为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设计了中国塔,成为乔治三世在世时的首席监测员和建筑师。作为自然主义者、探险家约瑟夫·班克斯爵士的一个重要项目,邱园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百科全书,东印度公司令人惊叹的军事力量和商业实力尽显其中。在这里,你不仅能看到从异国运来的植物花草,还有古今文明的各类建筑风格。

    钱伯斯自诩这座至今依然屹立的十层中式木塔是以明朝年间(1368-1644)建造的南京琉璃塔为原型,尽管我们都明白,钱伯斯绝对没有亲眼见过南京的那座建筑奇迹。他可能只是通过荷兰驻京使团管事纽霍夫(Johan Nieuhof)1655年的简短记录对其略知一二,而纽霍夫的书在伦敦出版是几乎一个世纪以前的事了。钱伯斯的设计更多应该是参照了广州码头附近黄埔岛上的普通木塔,当时那里是欧洲船舶进入大清帝国的必经之地。钱伯斯在他的文章《中式建筑设计》(Designs for Chinese Buildings,1757)里写到,“我并没有假装精确重现了那座建筑:天衣无缝地将中式建筑照搬下来,对欧洲艺术家来说意义不大。”这样看来,完全照抄中式塔绝不是钱伯斯的目的。他更希望制造一种风格上的相似,由此在人们心中唤起强烈的联想。

  • 中国的美术馆热潮

    一个理想的社会需要多少间博物馆?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大跃进”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曾喊出这样的口号:“每县都要有博物馆,每个公社都要有展览馆。”2002年,中国政府重新响应这一号召,国家文物局宣布:中国将在2015年前打造一千家博物馆。尽管这一声明和它背后的野心一样听起来难以实现,但事实上,中国已提前完成了任务。到2013年为止,中国已建成近一千五百座博物馆——大体而言,在工程最为密集的时期,(平均)每天都有一座新博物馆落成,且(博物馆)建设仍在高速进程中。相比之下,一项有关于美国新兴博物馆的研究显示,美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十年中,每年仅有二十至四十间新博物馆处于建设中。这一连串施工建设并不只是在中国西部那些后工业化城市刮起的一阵博物馆热潮(公共博物馆在这些地方有着作为艺术界“金融引擎”和作为打造城市品牌的关键点的附加功能)。在中国,博物馆有着更为广泛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它们在这个仍声称“把百姓放在第一位”的政府所掌控的别开生面的城市发展中,起到了关键性的象征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