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FILM & VIDEO

btr:2017年最佳电影

鲁本·奥斯特伦德,《方形》,2017,高清电影,彩色,有声,142分.

马可·杜特拉 / 胡莉安娜·罗哈斯 - 《礼貌》
当电影开头克拉拉从圣保罗贫民窟来到富有的中产阶级社区应聘保姆时,观众会误以为这是又一部小克莱伯·门多萨(Kleber Mendonça Filho)《舍间声响》(O Som ao Redor)式的讲述阶级冲突的电影。然而马可/胡莉安娜这对合作多年的巴西作者电影二人组最擅长的恰恰是以类型的混杂打破观众的预设:对阶级、人种和欲望冲突的探讨的确贯穿全片,但《礼貌》的精彩之处却主要是风格上的。音乐、恐怖和幻想元素的适时介入使这个起初颇为现实主义的故事意外衍生出新的维度,月圆夜现身的狼孩于是不仅仅是好莱坞式的幻想对象,而且具有了形而上的隐喻含义。一个更普遍的寓言由此成形:关于人(群)如何与广义的异类相处,关于人应该如何直面自我本性的暗面。葡萄牙导演米盖尔·戈麦斯(Miguel Gomes)的御用摄影师鲁伊·波萨斯(Rui Poças)对夜晚场景的视觉处理也为本片增色不少,圣保罗由此成为一个真实与虚幻交织的具有梦境气息的城市。
Marco Dutra & Juliana Rojas,《As Boas Maneiras》,135分钟,2017,巴西

布鲁诺·杜蒙 - 《童女贞德》
与其为布鲁诺·杜蒙的电影贴上“实验性”的标签,不如说他是类型、成见和刻板印象的敌人。在2014年为arte拍摄的四集电视电影《小孩子》(P'tit Quinquin)中,他为一桩小镇系列命案设置了极为反高潮的结尾——一切成谜,唯有警官从地上抓起一把尘土后的话语道出了真相,“这里,是地狱。”而《童女贞德》是双重的反叛:这位法国民族英雄受上帝感召前的童女形象有别于任何其他艺术家的刻画,而杂糅了电音、摇滚、死亡金属乃至Freestyle等多种音乐样式的处理,创造出歌舞片的新可能。在杜蒙标志性的法国北部山区极简布景中,童女贞德以一个侧手前翻加劈叉划出一个十字,继而唱出的诗句可视作对宗教、战争、和平(及其代价)、行动等议题的更宽泛的思考。形式与内容、过去和今天形成双重的不协调,所制造的荒诞气氛几乎跨过五百年令此刻的观众反思为何一切并未改变。“如今,不再是人间准备成为地狱,而是地狱溢出到人间。”童女贞德唱出夏尔·贝矶(Charles Péguy)《贞德善行之谜》(Le Mystère de la charité de Jeanne d'Arc)里的诗句,而杜蒙则将中世纪的宗教神秘剧(mystères之双关义)融合进这部今年最怪异的歌舞片中。
Bruno Dumont《Jeannette, l'enfance de Jeanne d'Arc》,115分钟,2017,法国

阿涅斯·瓦尔达和JR,《脸庞,村庄》,2017,高清影片,彩色,有声,89分钟.

阿涅斯·瓦尔达 / JR - 《脸庞,村庄》
JR曾把十六世纪的卢浮宫建筑立面照片贴在金字塔一侧的入口玻璃上,使观众从某一角度看会产生视错觉,就好像金字塔消失了一样。JR深谙如何操控过去与当下、显与隐的魔法。与已然是奶奶级的新浪潮大师阿涅斯·瓦尔达合作的这部纪录片使用了同样的手法:他们拜访一个个村庄,寻找时间罅隙里遗落的故事,再用JR标志性的巨幅照片令一切显现。两人的对白有着香颂或诗歌的节奏,一如法语片名中的韵脚。一部简单、深情而美好的纪录片。
Agnès Varda /JR,《Visages, villages》,89分钟,2017,法国

鲁本·奥斯特伦德 - 《方形》
与2014年的《游客》(Turist)冷峻节制的风格迥异,《方形》更接近《托尼·厄德曼》(Toni Erdmann)式的反讽意味浓重的喜剧。然而崩塌却是一样的:在《游客》里,是一次双重的雪崩(自然的和婚姻的);在《方形》里,则是个体、艺术机构乃至社会的多米诺骨牌式的崩塌。俯视的、漩涡状的楼梯镜头作为意味深长的视觉符号屡屡出现,而方形(the square)既是汇集不同阶层的广场,也是当代艺术的迷之符号。电影从当代艺术博物馆策展人的工作、爱情与家庭三个层面展开,在富有幽默感地追踪其生活滚雪球般崩塌的同时,也对当代艺术博物馆进行了机构批判。对异类、移民、媒体、阶级差异的思考贯穿其中,形成对当代生活颇为多元立体(但也稍缺乏深度)的映射。
Ruben Östlund,《The Square》,142分钟,2017,瑞典

黄信尧 - 《大佛普拉斯》
在二十一世纪拍黑白电影无疑有刻意艺术化的嫌疑,然而台湾纪录片导演黄信尧却在首部剧情长片里巧妙地利用黑白与彩色的对比作喻,将两个阶层迥异的生活视觉化。彩色部分来自富商的行车记录仪,它所拍摄的车外的图像与来自车内的声音形成了富有张力的声画不同步,由此滋生出需由想象填补的留白——一如那些只有绰号的底层蚁民对于他们老板的想象。纪录片式的鲜活影像带着扑面而来的真实,而黑色幽默及具有元叙事特征、有时仿佛评论音轨的V.O.使整部电影既荒诞悲凉又具有社会批判的力量。一切仿佛都浓缩在林生祥的片尾曲《有无》之中:从“有天有地有星有日月”到“无天无地无星无日月”,是如梦幻泡影的一生。
黄信尧,《大佛普拉斯》,102分钟,2017,台湾

河濑直美 - 《光》
电影解说员与渐盲的职业摄影师之间的这个爱情故事也可以被视作探讨文字与图像关系的饶有趣味的寓言。究竟该如何描述大银幕上出现的图像?这是从事电影解说员这个独特职业的人要考虑的问题:需要描述哪些动作、哪些细节、表层之下的心理活动应揭示到什么程度、针对不同的盲人观众又有怎样的差异?电影借由讨论会的形式探讨这些图文关系的议题。而两人间互补及依赖的关系也延伸到电影院外的现实生活中,与戏中戏遥相呼应。就这样,“爱,作为光一样的救赎”这个原本多少有些陈词滥调的主题在崭新的语境里被更新了。
Naomi Kawase,《Hikari》,101分钟,2017,日本

卢奎西亚·马特尔,《扎马》,2017,高清影片,彩色,有声,115分钟.

卢奎西亚·马特尔《扎马》
2016年,当阿根廷作家安东尼奥·迪·班内德托(Antonio Di Benedetto)写于1956年的经典小说《扎马》终于被翻译成英文由纽约书评出版时,英美文学界的赞誉声不绝。诺贝尔奖得主库切(J. M. Coetzee)盛赞该书“始终是班内德托最吸引人的作品,而这仅仅因为扎马自身疯狂的能量。”阿根廷电影诗人卢奎西亚·马特尔将这种疯狂的能量成功地注入了大银幕,她对时空及背景只字不提,而是用一种更接近贝克特的笔法将这位饱受煎熬的西班牙军官徒劳的等待和疯狂的冒险转译成奇异而激烈的影像,在重写的殖民史里描绘了一幅存在主义者的肖像。
Lucrecia Martel,《Zama》,115分钟,2017,阿根廷

btr,作家、译者、评论者。出版有《迷你》、《意思意思》等。译有保罗·奥斯特《孤独及其所创造的》等。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