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FILM & VIDEO

扫射:人民公园

“一镜电影”《人民公园》入围纽约市现代美术馆(MoMA)电影部与林肯中心电影协会(FSLC)联合主办的“新导演·新电影节(New Directors/New Films)”, 影片三月下旬分别在各自机构展映一场, 纽约首映. 导演张莫(Libbie D. Cohn)与史杰鹏(J.P.Sniadecki) 到场做映后讨论, 张莫去年耶鲁毕业, 《人民公园》是其首作, 史杰鹏履历丰富, 出自哈佛感知民族志实验室(Sensory Ethnography Lab), 近年活跃于中国独立电影现场, 多次参与南京, 北京, 重庆独立影展, 学术艺术两不误.

张莫,史杰鹏,《人民公园》,2012.

该项目始于11年两人在成都巧遇, 旅者与学人的碰撞, 或说是游记与都市人类学的叠加. 镜头前是四川成都闹市中心的集会空间, 画卷开启, 咚咚咚. 影像以几乎匀速均质开始生成, 与数据以像素体在存储卡上不断累积的曲线保持一致, 自然这是一种另类<清明上河图>的画法, 一种以二维图像, 在小径分叉的公园“推出”一道蜿蜒的立体曲状通道, 而成片的投影则是两位作者以第一人称在闹市人群中集体目光下表演的公开展示, 一起跳舞. 口口相传的七十五分钟一镜到底, 作品本身的录像语言已经发展成其“吸引”观众的重要噱头, 与多数纪录片研究所重视的关系结构背道而驰, 远离或说忽视主客体对峙僵局, 着力在形式语言上寻求探索, 企图抵达全知体验.

同时作为一部民族志作品, 其试图偏转的是这一类型简单说故事的技巧 , 工艺流程的记录所忽略的往往是影像本身连带散发的更多可能, 将影像假设为与人类一样的感知媒介, 会听会看, 通电导热. 并且将人类学写作所描绘的“单一案例”与电影语言联系起来, 抵消影像冗余的科教意义, 内化“说书人”的优越感, 欢迎多种观看方法及诠释可能. <人民公园>以单一视角记录事件, 作者本身进入成为“发生”的一部分, 导演介绍了拍摄方法, 全程均未入画的二位, 史杰鹏手扶轮椅, 张莫持便携式DV控制镜头, 以“外星人”身份公开窥视在地者热天午后的日常生活. 午休者, 沏茶人, 平实的成人与孩童, 娇艳的老年舞者, 多位熟悉的“师傅.” <后窗>私家室内移动受限的轮椅越洋来到到成都看似民主自治的公共空间, 成为看不见的交通工具, 权当作全球化语境下的又一注脚.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