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FILM & VIDEO

未除魅的缝隙:北美之光第八夜

史蒂夫•凡•德曾,《巴尼威克奇遇记》, 2000,  24分钟,纪录片。

作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的保留节目,“举重若轻”艺术电影展已经推出到第四季,它促使我们思考生活与电影之间的吊诡。策展人王磊将“北美之光”——第四季的主题——视为认识一个不同的北美社会的切入口,在第八夜放映的三部纪录片之后显然隐藏着一个母题:北美社会及其边缘群体的文化冲突。

在被都市分离的生活中,深刻的挫败推动了印第安社群的重聚,以及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回溯。在纪录片《城市年长者》(Urban Elder)中,获得印第安长者Vern Harper救赎的青年向众人诉说自己的体悟——城市是一个不洁净的、不安全的、充满诱惑的场所,城市使你割裂、迷失、误入歧途,追求那些错误的道路。

《城市年长者》追随Vern Harper的视角,纪录他如何建立温馨的收容所,追溯印第安的传统精神及其仪式,在监狱帮助罪犯实现心灵解脱。我们无法确认,万恶之源究竟是城市还是犯罪者自身?印第安传统面对陌生的都市文明如何生效?纪录片冷静的观看这次心灵告解,它面对政治困境:已经被命运抛入城市缝隙的印第安群落,如果不将城市视为一种恶的来源,他们的传统文化就将丧失在城市中进行传播的合法性。

《寻根之旅》(Foster Child)充分的表达了这一内在冲突。两种身份,两种文化,两个语境纠缠在孤儿吉尔•卡迪诺(Gil Cardinal)身上。35岁那年,Gil开始寻找他的梅提族父母,他艰难的穿越了文明的阻隔——通过厚厚的、冰冷的孤儿院的文件(白人社会的系统边界)——来到给予他自然生命的族群当中。吉尔遭受了一系列的挫败和打击,他的亲生父亲渺无踪迹,生母则已经过世,仅仅留下两张黑白照片。吉尔坦言自我的分裂,在这次寻根之旅结束后,他又回到白人社会。吉尔无法放弃固有的价值和生活方式,他的寻根之旅仅仅是象征性的,并不具有明确的逻辑和勇气批判他身处的文明。

而在充满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巴尼威克奇遇记》(The Strange Case Of Bunny Weequod )中,冲突达到了白热化。当巴尼威克被湖中欧吉布威族的小矮人附身后,他陷入了迷狂并攻击了路人,仅仅由于他把油渍滴入了湖中。在这个完美的隐喻中,油渍—-现代文明的糟粕污染了原住民的生存空间。而原住民试图反抗、推搡和攻击。路人则对他说:滚出我的土地。私有制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石,碾压了、撕裂了原住民与土地的天然纽带。真实的冲突远未结束。

正在观影的都市人,我们,不仅作为这场冲突的起因,也鼓励了对生活的拍摄。我们既是吉尔,又是路人,二者合为一体却形同陌路。也许,我们注定要忍受镜头内外的冲突——渺茫的生存境况与不堪重负的镜头——它植根于自我的分裂。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