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FILM & VIDEO

第九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笔记

胡杰,《星火》,2014,彩色,有声,100分钟.

本文为作者参加第九届台湾国际纪录片影展的见闻,以笔记体的形式对放映的作品进行点评。

10月10日
台北,双十节。忽明忽暗的天气。总统府前上演着团体表演。制服,便衣,黄色警戒线,到底都是一样。围栏外巴望的大群看客,旗帜飞舞的机车队伍,一个将青天白日满地红踩在脚下,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能量、神情笃定的青年。不远处的街区,菜场,小商贩,熙攘却宁静。
整体的社会情绪似乎已经从上半年的那场躁动中平复下来,影像却要让那余热持续。不远处的光点华山影院正在一部由台湾纪录片工会集结10位导演共同创作的长片《太阳·不远》,纪录了那场被称作是1990年代野百合学运以来最大规模、最具历史性的学生运动。铺天盖地的抗议牌,单调而振奋人心的口号,言高即有理的麦克风政治,颇具表现天才的总指挥,立法院中的孤岛共和国,光鲜而娇弱的少年意气,狂欢节般的大集会。作为一个没有亲历那场运动的大陆人,会有一种时空错位的感觉。被长辈人称为沉浸在小确幸中的一代,镜头前语调温柔而平易,拉拉杂杂讲很多却抓不着重点,三句开外便绕回自己的小世界,显然无法和经过多年历史崇高话语和唯物辩证法熏陶的我们相提并论。高压水柱,盾牌,警棍,肢体冲突,流血,在电视新闻中已经被消费到中空的暴力场面,放在小清新的感性运动中,配合着极具现场感的翻转的镜头,颇能调动观众情绪。只是在看完片子之后,除了公民参与的诉求之外,在不绝于耳的“民主”、“公民”口号背后却是一种快速动员起来的、能够给予危机感中的大众以速成解释和对象锁定的妒恨政治,一种指向不明的民族主义,反服贸已被放在一边,怨怼层层叠叠,理不清头绪。

10月12日
《玉门》(黄香/史杰鹏/徐若涛·中国/美国·2013,亚洲视野竞赛单元首奖,华人纪录片首奖)
关于玉门的作品,这部片不是第一个,之前就有庄辉的《玉门照相馆》,探讨一个国家工业化与一个城市的兴衰、裹挟其中的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而最近在站台中国的个展,是对几年前这个项目的一种拓展和延续。与拥有儿时在地记忆的庄辉不同,这部片子大致是对于资源性工业衰落这个世界性话题的外围捕捉。无论是与赤裸而枯竭的大地对话的废墟上裸体行为,还是在灰尘满布的空楼墙壁上画出一个个无名者的头像,与既是绝对主角也是绝对背景的工业废墟相比,这种略显生硬的介入行为,其力度并没有超越千疮百空的土地,一排排整齐却人去楼空的居民楼,残留着节日装饰的职工活动室这些沉默的影像本身。模仿家庭录影带的随机片段配合着共和国少年时代的明媚曲调是对石油工人个体黄金时代的追悼,间歇性的梦呓呢喃仿佛机器粗重的喘息,意识流的对白,幻与真的交错恐怕是这部问题先行的急就章跨界影片得以成篇的权宜之策。

10月13日
CHINA独立纪录片焦点论坛
这届影展推出“敬!CHINA独立纪录片焦点”单元,以展映的方式作为半地下状态的中国独立纪录片以及独立影展的一种声援。大陆几大独立影展负责人畅聊颇为艰辛的却包含着许多美好的集体回忆的创办经历,对于台湾的观众来说无疑是新鲜迷人,且充满想象的,比如他们对中国大陆政府如当代艺术一般难以揣摩的文化政策颇感兴趣。提问环节一个大陆交换生站出来质问台上的几位,能不能给点干货?诚然,本应该是讨论中国独立纪录片本身的论坛却成了几位资深活动家的先进事迹大会,遗憾的是,潜意识里经过自我审查的老师辈人物面对那位学生尖厉却无不中肯的批评,竟会不假思索地认为这位陆生的过激言辞是出于对没有听到预期的敏感内幕爆料所感到的失望。让人不禁要问,待何时意识形态的高烧退下,吹散江湖雾霭,抛开“中国”、“独立”两个定语,CHINA独立纪录片是否有讨论的可能。

10月14日
《删海经》(洪淳修·台湾·2013,台湾竞赛单元,新世代观点奖)
以一种金门地区特有的海洋生物生存空间的变化折射两岸关系是十分不错的切入点。两岸分断,它们有了平静的繁衍基地,两岸融冰之后随着空港建设,它们却面临生存危机。不过对于许多观众来说,这部片子看上去更像是环保影片,因为大部分篇幅都花在为“鲎”这群被经贸活动挤占生存空间的小生物伸冤,不过导演特别强调这是一部政论片,甚至明明白白地将整个台湾和鲎做类比,没错,作为大陆人不用费劲就能感受到片中对于不作为乱作为的地方官员的颇为解气的曝光,背后都有反中的底色,(或者推远了看也可以说是反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这种在对岸已经无需纠结的政治正确恐怕已经内化于青年世代的意识之中,然而,缺乏对于历史关节点的深度考察,使这种看似新鲜的问题介入变成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一次再确认。

10月15日
《午朝门》(林伟欣·中国·2013,亚洲视野竞赛单元)
作为参与者,我自己更感兴趣的是台湾观众的反应,摘录如下:
三个导演去访谈精神失常的人,让他们一直讲,很多真实的东西散见在言语底下,批判不公不义,你可能不那么赞同,但看到后来会发现,真正颠覆性的力量反而保存在那些智能不那么高、有点精神失常的人那里。
关于神经病与公共空间的可能性。(批斗)话语、歌曲在后文革电影的某种虚妄性。太超现实了!听了一堆人老心不老的“红色老年”演唱伟大领袖歌曲…诸天神佛将相上身的术士神谕…底层人民对世界局势品头论足、对强国未来信心爆表…而收尾浓浓迷雾与片中多次穿插的孤单身影,无须言语地揭示这才是现实。

10月16日
《公民不服从》(陈育青·台湾·2013,台湾竞赛单元首奖)
台湾影评人郭力昕曾批评台湾纪录片充斥滥情主义和小温馨,主张纪录片作者政委真正的社会行动者,用纪录片推动社会议题,推动纪录片的重新政治化,这也是这届影展有意突出的方面,以《不能戳的秘密2:国家机器》(李惠仁·台湾·2013)和《公民不服从》两部片为代表,前者以个人名义的新闻调查方式,闯进迷宫般的政府大楼,深入官僚科层内部,穷追不舍,镜头前躲躲闪闪的政府官员,很有看1990年代焦点访谈的倍爽感觉。后者记录了2008年大陆特使陈云林访台期间,包括拍摄者在内的抗议者被粗暴对待的所谓“红色戒严”风波及后续的维权行动。以争取公民权利切入本无可厚非,然而导演解说词中对于国民党车轮旗和特使陈云林外形的调侃,以及审讯中意气用事的举动和对白,以及其中不时穿插的法庭黑色剧都让本该严肃的问题讨论陡落为大小孩的撒娇任性。不服的精神固然可贵,然而不卑不亢的对峙只能发生在收拾好自身状况之后。本片的遗憾在于,导演个人受到不公待遇的创伤经验成了整部片的情绪支撑,复杂的现实政治脉络则被全然抹去,整部片子没有跳出企图超越和取消身份问题的漂浮的公民立场,这也是台湾社运与公民运动一直面对的难题。

10月19日
《星火》(胡杰·中国·2013,亚洲视野竞赛单元优等奖,华人纪录片优等奖)
关于反右问题的文字披露已经不新鲜,访谈亲历者的纪录片尚不多见,这部片以甘肃右派师生披露大跃进和饥荒问题的地下刊物《星火》入手,追忆一群在极端年代思索国家道路并为之献身的理想主义者,与导演十年前完成的《寻找林昭的灵魂》有勾连关系。或许短短100分钟的影像无法展开复杂历史问题的多个面向,没有提供对相关问题的新思考,或许访谈加文字解说的专题片手法略显老旧,不可否认的是,面对屏幕上那些满带着岁月痕迹却却依然精神焕发的容颜,物非人也非的土地,很难不让人感叹活生生的影像力量。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