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 FILM & VIDEO

影像与现实的循环寓言

李霄峰,《少女哪吒》 ,2014,彩色,有声,98分钟.

最初在对《少女哪吒》期许里,我试图用时下最为风靡的几个产业词汇来框定这部电影:互联网基因+青春题材+国民IP。仅就片名而言,它有着广泛植入国民记忆的神话IP——“哪吒”,而“少女”成长记又是近年被资本助推至顶峰的青春题材。同样,影片的众主创,导演李霄峰,笔名Liar,曾经翘楚西祠及各大电影论坛的写作者,若换成时下时髦用语,则属于BBS时代的“网红”先锋;原著绿妖,同样是BBS时代的网络写手,著名北漂女作家;监制沈旸,操办上海国际电影节多年,近年来监制《白日焰火》等诸多重要新锐作品;制片人冯睿也同样媒体出身,有过成功的产业运作经验;联合制片人沈祎,又叫“四猫”,新一代网路女神级艺术家代表,资深媒体人,摄影家,批评家,策展人;编剧之一王沐,在不少重要平面及网络媒体有过专栏写作履历,也是极具潜质的85后编剧,电影策展人。这样青葱而豪华的幕后主创,绝对可以堪称是最具“互联网基因”的,亦因此在影片宣传期内,网易电影曾经组织过一场名为“互联网养大的一代电影人”论坛。

“互联网基因,产品经理式的创作”,堪称这两年来电影产业的至高图腾,以至于六月份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论坛部分被戏称为互联网大会。此前《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及当下的《栀子花开》、《小时代》等系列的成功支撑着此种模式在产业领域的疯狂蔓延,但细究其影片的艺术水准,这些所谓的成功案例则完全不堪一提。而拥有“互联网基因”的《少女哪吒》,并未按照产品经理式的模型进行生产,而是相对传统地保留了对电影艺术水准的追求。在此背景下,该片从融资阶段到制作完成,以及目前我们所目睹的发行环节,经历着此前内地作者电影都遭遇过的种种市场困境。在上海电影节看完《少女哪吒》时,我欣喜于他成片的绝对作者风格。互联网基因的创作团队并未把时下的“网络气息”带入影片主体,它没有挑逗观众的段子集锦,也没有所谓的流行语体拼凑。而诸多流失已久的、真正属于70、80一代人的集体记忆,通过该片前半段主人公相遇相识的片段,在影像中得以保存下来。这些细节包括三毛、字条时期的友谊、县镇中学相似的春游以及运动场的体罚。影片通过两位女主人公对世俗学校、家庭规则的反叛,以及少女之间的情愫变化及友谊变迁,来回溯一个属于中国县镇的叛逆少女时代。因此地域背景并非它的限制,影片的情感脉络能够通达到它更为广阔的疆界。

于我而言,作为导演处女作,影片整体充分的崩发出了自身的能量。以少女之死来赞颂纯净之美,它有着绝对优于当下大多产业电影的价值审美。虽然按照传统的叙事电影逻辑来评判它,的确会产生不少关于台词细节及场景表演的争议,但观影时日后,它整体弥漫出的神秘主义气息,让我更为印象深刻。栓在路边的梦马,从天而降的光柱(这个仪式也被导演用于影片首映礼)以及近日真正袭来的台风,使得我恍惚间离剧中人尤为切近。这种意想中的距离或许并非源于实体经验,而是来自“你是否有着类似经历的伙伴”,亦或心底某个瞬间对外在世界泛起过相似的涟漪。

此外,剧中王晓冰“卫校”时代的发现,准确来说是在影像中的寻回,也是该片给予我的一大惊喜。“卫校”这个已经基本尘封的概念,在曾经的90年代具有过自身的辉煌。并非所有青春经历都会自然流连于初中、高中、大学,再伤感入世,“技校、卫校、中专”在此前的中学年代里,意味着中学成绩的翘楚者,也意味着更早地跨入一个为世俗工作的准备时期,从少年时期到成人世界在时间上变得极其接近。属于卫校时代的成长轨迹的寻回,会让我们对于70、80一代拼图式的青春想象变得相对准确一些。

但遗憾的是,即便它有着更优异的审美以及更为准确的影像描述,当作品被投放于世时,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时下的主流电影市场与体系。大多观众对于影像作品中标签化的腻想青春更为追逐,各色产业电影也都试图去拼凑一代人的青春印记以便获取共鸣,从而收获票房。但实际上这种尝试实为最大程度化的拼凑出集体记忆,且依附于官方话语系统下的某个历史标签,至于置身期间成长起来的人群,它本并无任何情感上的体温可言。《少女哪吒》此种紧扣内心世界,相对文学化的作者表述,在精神内核上理应有着更深的共通性。但产业体系对于文艺小片的习惯性排斥,就像片中成人世界对于两位少女的习惯性训诫一样,令李霄峰们卷入着与其主角王晓冰、李小路同样遭遇的寓言中。

影像中,我们旁观少女之死,哀叹成人世界体系的迂腐;现实中,我们若旁观哪吒之死,则只能证明我们即是成人世界的可悲事实。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