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 PRINT 2009年夏季

《新一代:比耶稣还年轻》、展览现场、2009、 新美术馆、纽约。伊卡罗•佐尔巴、《金三角形》、2006。
后左起:布伦丹•福勒、《和艾滋狼对话的海报》、2009。《无题》、2009。

新一代:比耶稣还年轻

《新一代:比耶稣还年轻》、展览现场、2009、 新美术馆、纽约。伊卡罗•佐尔巴、《金三角形》、2006。
后左起:布伦丹•福勒、《和艾滋狼对话的海报》、2009。《无题》、2009。

新美术馆第一届三年展——《比耶稣还年轻》专为还未跨过三十三岁致命门槛的年轻艺术家策划。卢克•福勒(Luke Fowler)的《所见即所在》(What You See Is Where You’re At, 2001)是这次展览上的杰作之一。这件录像作品记录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精神病专家莱恩(R. D. Laing)发明的精神分裂症疗法。录像开头先总述了莱恩医学实验的基本命题,即精神分裂并不是一种疾病,因此不需要治疗,但叙述很快开始脱离正常轨道。镜头在不知所措的病人和他们同样迷茫的医生与诗一般毫无逻辑的涂鸦特写之间来回切换,构成一组秩序缺失的蒙太奇,以反映莱恩项目所在的伦敦社区中心金斯利大厅(Kingsley Hall)中逐渐升级的混乱。就意义成为激进对等式的牺牲品——每个人都充满力量,每个人都软弱无力;疯狂即清醒,反之亦然——这点而言,金斯利大厅似乎可以被看作是“比耶稣还年轻”的代名词。

策展人洛朗•科内尔(Lauren Cornell),马西米利亚诺•琼尼(Massimiliano Gioni)和劳拉•霍普曼(Laura Hoptman)通过Facebook时代群体外包(crowdsourcing)的方法,向全球各地的策展人、批评家和艺术家收集了近五百个推荐人选,最终敲定参展名单。所有得到推荐的艺术家都被收入随展览出版的名录里,其中五十名艺术家的145件作品进入美术馆相对拥挤的展厅参加展示。充满混合与并置的布展对观众寻找贯穿线索非但没有帮助,相反起到了阻碍作用。比如,离开福勒的录像后,一系列风格迥异的作品和主题连珠炮地向你扑过来:刘窗向路人收购他们身上所有物件(衣服,证件,手机等),然后将其陈列的装置;塔拉•迈达尼(Tala Madani)刻画秃顶中东男人的超现实小幅油画;季格兰•哈恰特良(Tigran Khachatryan)混合经典苏联电影蒙太奇和滑板视频的录像作品;穆罕默德•布鲁伊萨(Mohamed Bourouissa)描绘阿尔及利亚社会现实的彩色照片;布伦丹•福勒(Brendan Fowler)(和卢克无亲属关系)批评摇滚乐队“艾滋狼”厚颜无耻的帖子(因为乐队成员没有一个真正感染艾滋病);以及伊卡罗•佐尔巴(Icaro Zorbar)四个唱盘互相连接的雕塑。转角又是一批跟前面所有作品毫无关系的社会、政治和美学语境,如此反复,美术馆五层楼都是这样。当然,展览不乏好作品——其中帕特里夏•埃斯基维亚斯(Patricia Esquivias),西普里安•加亚尔(Cyprien Gaillard)和亚当•彭德尔顿(Adam Pendleton)尤其值得关注——但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策展前提帮你梳理所有看到的内容,因此整体从未取得一种批评质量。你只是顺流而下,没有冲撞,没有狂喜,甚至无法完全搞清楚眼前的一切到底是什么。在一个完美世界里,这样很好(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但在我们这个不那么井井有条的世界里,展览不加约束的多样性最终变成市场营销中一个年龄组的肖像,以及一种策略。

如此说来,那些能以最直接的手段处理数据库呓语症主题的作品成为展览重要的定位点也许就不足为奇了。这次引导大局的启明星是瑞安•特雷卡丁(Ryan Trecartin)。据说他的作品进入了后“我世代”的身份意识,因此在这一代的语境下,特雷卡丁获得了一种近乎偶像的地位。他的录像——描绘近乎精神分裂式的青年文化如何在性别、意识状态以及线上/线下世界间穿梭——绝对堪称独特又新颖,就像乔希•史密斯(Josh Smith)的后观念、流水线抽象画绝对跟两者都不沾边一样。但最终,尽管诚意可嘉,特雷卡丁与莉兹•菲奇(Lizzie Fitch)合作完成的录像和装置就其自身与它们时常想炸毁破坏的艺术生产系统的关系来看,简直幼稚得令人沮丧。而史密斯通过反讽的表现主义似乎想告诉我们,艺术系统靠狂人-天才的童言无忌维持运转。在这座与其他任何大型艺术机构一样稳稳扎根于全球资本流之中的美术馆里,闪烁于宽幕纯平监视器上的特雷卡丁能够取得的颠覆力量不会超过当年金斯利大厅一名精神病患者的破坏性。在一个极端均质的框架下,任何颠覆都变得不可能。

现居洛杉矶的艺术家格思里•隆格(Guthrie Lonergan)与特雷卡丁形成对比。他的《Myspace 介绍单》(Myspace Intro Playlist, 2006)将二十七个作为MySpace网页“自我介绍”的视频放入新的语境。尽管视频的作者们利用了无数种数码铃声和哨音使自己的开场白显得更有个性,但所有自我介绍最后到疯狂相似到让人想哭。这些视频以一种蠢蠢的方式感动着你——每个人看上去都那么真诚兴奋,邀请不知名的其他用户跟自己联系,同时承诺一定会做出回应——但在看过所有二十七个视频后,它们就平面化为一片模糊,每个都注定被装进充满广告、闪烁不停的电脑界面。隆格发现,社交网络的用户并未意识到这个系统依赖个体自我表达为生,但这种表达必须处于系统控制范围内。不管用户如何努力“表达”他们的“真”我,也不过是变成又一组信息,又一个孤独的网络化身而已。最终得到表达的并不是个体的化身,而是Myspace。

和这些社交网络一样,“比耶稣还年轻”有时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后现代的肉制品市场。但也许整个展览表现出的信息感正是对当代体验中的信息交错的真实反映。如果你觉得“比耶稣还年轻”真正翻开的是作为状态更新的展览时代,那么也许这一点本身就透露了我们目前的处境。

《新一代:比耶稣还年轻》展览将持续到7月5日。

吉尼•麦克休( Gene McHugh)是一名作家,现居纽约布鲁克林。

译/ 杜可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