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VIEWS

邱炯炯

邱炯炯《姑奶奶》 纪录片,黑白,HDV,120分钟,2009-2010,剧照

第一届邱炯炯艺术节于6月19日在星空间开幕。来自四川乐山的邱炯炯,生于1977年,无论是绘画还是电影,其古灵精怪的作品常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开幕当天,观众除了欣赏到邱炯炯的画作以外,还观看了他最新的纪录片《姑奶奶》 (2009-2010)。这部影片的主角是一位性格复杂、身份双重的同性恋,在月色撩人的夏夜,他那生动直白的言语,情到深处人孤独的表演,似乎照见了人性中最私密最无忌的那部分。以下是导演本人对这部作品以及主角的解读。

当初裁缝每周二晚都会在三里屯南街的“法雨”酒吧进行异装演出——不为钱,只因这能使他痛快。第一次是一个朋友带我们去看的,刚上二楼就看见灯光昏暗的深处坐着一位比亚兹莱风格的“女士”正和别人聊天——朋友告诉我:这就是今天的主角 “碧浪达”;不要乱说话,“她”脾气很暴。暴力而美艳——这是因惊鸿一瞥和道听途说而形成的粗浅印象。直到“她”开始了近三个小时的演出,我凝视着 “她”脸上的那两道黑乎乎的眼泪,越看越含混——母仪天下的劲儿,河北地区的范儿,这个集“女神”和“金刚”为一体的“碧浪达”活脱脱是一只虚弱、顽固、絮叨的本地野兽。我自然而然地就有了拍摄“她”的欲望——我想从中求证:我想拍的仅仅是同性恋还是一个复杂有趣的人?“她”非常生动。这已经足够诱惑我了。

很快,“碧浪达”成了我女朋友的缪斯,她画了一系列的“她”,我阅读着这些画作,主动地设置了影片技术性的依据——走,去寻找画中人!我们每周都去看“她”的演出,也经常去裁缝家,与主人公的交流留给我的尽是奇妙的回忆。

影片的演出部分是去年夏天和冬天碧浪达在“占美”演出期间,跟拍了近十场;访谈部分是去年冬天拍了两次,一次裁缝家,一次我家。整一个吊儿郎当的拍摄过程,没心没肺的。一共拍了二十多个小时的素材,最后剪出了两个小时左右的影片。

观看表演的观众看到的是他们眼中的碧浪达,观看电影的观众看到的是我眼中的碧浪达。之所以影片中观看主角舞台演出的观众没有出现,是因为我觉得录音录像永远无法还原密不透风的现实,所以干脆就对现实敬而远之。我始终坚持着在直接的观察与采集下,尽量和现实产生疏离,那更符合我的内心。况且我就是想做一部两个小时的独角戏,干干净净,利利索索——观众在画外以笑声和掌声暗示,这更符合舞台规律。还有,摄影机代表了观众之一的我的主观视野——我目不转睛、饶有兴致地盯着台上那光彩照人的表演——谁会有工夫转过头去看黑乎乎的观众?

我就是要做一部有场景设置的独幕剧。之前我的一部短片《黄老老拍案》就做了这种尝试。那是因为素材有限,可我却因此而受启发。当我请裁缝哼哼唧唧、出神入化地吟唱出那段滋味幽绵的京韵大鼓《探晴雯》的时候,我更坚信自己对这部影片的基调的的把握。

纪录片片断见录象栏目邱炯炯《姑奶奶》的片断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