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李一凡,“抵抗幻觉”展览现场,2016-2017.

重庆

李一凡:抵抗幻觉

星汇当代美术馆 | The galaxy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两江新区黄山大道中段6号星汇两江艺术商业中心3区3楼
2016.12.26 - 2017.02.19

艺术家李一凡的个展“抵抗幻觉——日常生活的仪式”于2016年圣诞节的下午在星汇当代美术馆开幕。在展厅的入口处,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一段话“没有人知道,将来会是谁住在这个牢笼里?在这惊人发展的终点,是否会有全新的先知出现……”被涂写在地上,为整个展览提供了一道思索的启示和源头。在经历了一系列没有结果的争论之后,李一凡深感常识的沦丧与空谈的苍白,这使得近年来他的艺术实践都基于现场的批判和反思展开。无论是早期的纪录片《淹没》(2005)与《乡村档案》(2009),还是在重庆发起的“外省青年”,以及被广泛传播和讨论的“六环比五环多一环”,其都试图号召艺术家以行动去改变自身和景观中的“审美”结构。在他看来,“审美”是非利益的情感判断,是在政治和伦理间最容易达成共识的最大公约数;对于当下的现实语境而言,他一再强调的“重回底线”,即在假定性的推演中在那些影响我们的理论和实践之外,艺术还能够生产出怎样的幻觉抑或事实。

在2000多平米的美术馆空间中,展览由几部分构成:斜倒的圣诞树上垂挂着发光的红蓝警灯,这光线曾经某一段时间在重庆街头的交巡警平台上日夜闪烁,如今却已从人们的生活中撤出;一楼的墙面上,布满各种碎片化的图像,灯箱、广告、红白蓝三色包裹的泡沫、照片等等,这些现成品的拼贴在空间中蜿蜒展开;另一侧则是瑞士剧作家马克斯·弗里施(Max Frisch)的寓意剧剧本《毕德曼与纵火犯》,从外部接入的某处街头直播,艺术家近年来搜集的各种类型图片的组合,以及随意摆放的油桶座位,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处排演的现场,也提示着下一步的工作。美术馆二楼以影像为主,其中一处十几个屏幕在同时播放着农耕劳作的场景,与布展剩余的垃圾一起堆放,回应着展览的立意点。

展览中的一切似乎都是信手拈来,不加修饰。艺术家更着力于开幕之后内容的展开,空间仅提供了剧场化的背景——多重现实与历史的交织与投射——在这道背景下,他带领一群青年艺术家每周一次地讨论、修改弗里施的剧本,置换其中的角色、话题和语境,重新排演。然而剧本也只是一个借口,具体讨论中国的现实和问题,并在舞台上细微地推演多元、并存甚至彼此对立的基本概念,比如精英与大众、弱者与强者、身体与语言、日常与意识形态、虚伪与政治正确、程序与正义、伦理与律法,才是每一个参与者切入的关键所在。

展览主题“抵抗幻觉”,即以仪式对抗景观,以事实对抗修辞。对于前者而言,通过情节、角色、思想、语言,以古希腊式的戏剧辩辞来将日常仪式化;对于后者而言,则是将政治学的话语从风格和形式中驱除出去,回到事实。此次展览本身更像是一个敞开的艺术项目,李一凡以布莱希特式的思辨从展览的惯常语法中跳脱出来,并尝试着重新思考近年来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在未来的几周,展览现场的讨论还在继续,幻觉也在继续,抵抗也在继续,这过程中所形成的交锋类似一次包含着诸多话题,并将其拉回到身体层面的行动,发生在修辞与事实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