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平面震颤”展览现场,2016-2017.

北京

平面震颤

长征空间 | Long March Space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798中一街
2016.12.10 - 2017.02.19

旅行通常蕴含三个基本且并行的概念:时间,位移与旅行者的经历。这三点的结合在艺术家、策展人组合郭熙、张健伶自身的创作经验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二人以大海作为叙述介体,在2015年的航海旅行后呈现的作品《大航海》通过文本,图像与事件展示了途中一系列的发现与发生,并为出发前的预设提供参照。这次,他们将“探索”的接力棒以策展的方式传递给了一群具有共同艺术实践精神的同代艺术家们。展览题目“平面震颤”或许也由此而生,在策展人们的思维模式得以共振的同时,铺开了更细密的网络。

朝恩·雅浸的马赛克石砖 (《草稿》系列)和那段萨福诗歌残卷的引语 “我对你说,有人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想到我们” (《坐着的书籍:残篇47》,2016) 是假想中的时空穿梭,以未来的视角回顾当下,而同样诗意的叙事则被冯冰伊以安徒生故事集为起点展开杜撰。或许是出于对日常经验单调的不满,善于发明的艺术家冯晨为日常中的移位和不可抵达的终点模拟出全新的感知可能,他用他的发明(独眼3D电影) 来填补来朋友的视力缺陷,并在作品《W》中将环形木头板上的凹凸“转换”为海浪般起伏的白噪音。而调节日常中位移的枯燥也可以通过改变两点一线过程中的某些因素来实现,例如黄淞浩对搭乘地铁时常见的诸多视觉因素的篡改 (将广告灯箱片赋予从大众文化流行用语衍生来 的图像)与转换自身身份后的一些发现 (从监控器的视角 观察乘客以及利用全景照片中的接缝错误来捕捉地铁上作为“非法存在”的肉体)。

与这些较为感性层面的干预不同,展览中也不乏对时空更理性的分解,重组图像的手段使得图像失去了通常具备的线性叙事的功能,例如朱昶全的《移植》在打破语言逻辑后拼贴出的影像和张月薇应对数字化当下对信息处理的空间支配计算出来的图像,甚至包括苏予昕通过切割风景来处理时间主题的尝试中,断痕处出现的重复和迟疑。最后当观者离开展厅时与施昀佑摆在正中的邮票和一段驻地旅行中唯一留下来的影像相遇,将展览带回了它的主题——前者影射了观众在展厅中通过艺术家们的实践而完成的旅行,而后者揭示了“移动”这一贯穿整个展览的主题,同时也透过北极燕鸥这种追逐日照 移动的动物来隐喻当代艺术家四处移动的工作方式。作为一个展览,“平面震颤”在一个既定空间内完成了作品间互动而产生的对叙事的重新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