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周绿云,《旋律二》,1985年左右,水墨设色纸本立轴,234.8×91.4 cm.

香港

似重若轻:M+水墨藏品

M+展亭 | M+ Pavilion
西九文化区
2017.10.13 - 2018.01.14

“似重若轻:M+水墨藏品”展出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近60件作品,出自42位来自香港、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印度、美国和西班牙等10多个地区的艺术家之手。由M+水墨策展人马唯中策划的这场展览试图超越对“水墨”的传统媒介界定,而将其作为当代视觉文化中的的一种重要美学来展现与探讨。因此,“意料之中”的水墨作品不多,更多的是“墨水”作品以及绘画和多媒介创作。

展览分三个版块:“字迹、符号、笔划”,“山水的念头”与“物·外”。但观众大可不必太拘泥于版块划分。字与画,在水墨中从来是相互交织。无论是董阳孜的草书,还是李元佳看似风景画的横轴,或者徐冰的《天书》(1989),都试图将文字的可读性溶解在形象的勾勒中,从而消解文字通常所承载的庞杂的政治与文化意义。比田井南谷近似古老象形文字的涂画,像两双眼睛提示着观者文字与观看互视的起源。他在纸上涂抹树脂,以减少纸的吸墨量,由此更清晰地显露运笔的墨迹,在笔道转折处,墨迹凝结的纹理中每一个墨点都透露出方向感与力度。其笔下作品,大多只是笔划的局部,仿佛对传统书法的解剖。

对来自大陆的观者而言,展览中呈现的来自大陆以外地区的作品有效地扩展了水墨实践的地理视野。其中,台湾与香港的部分作品来自六十年代的现代绘画运动。台湾“五月画会”(成立于1957年)的联合创立者刘国松通过撕下粗棉纸的纸筋创造出传统水墨中的飞白效果,自称“抽筋剥皮皴”,在画面上呈现出独特的肌理质感。而韩国的抽象画运动“单色画”的代表人物李禹焕和朴栖甫的作品以油彩、帆布、铅笔、矿物颜料等材质拓展了水墨所启发的实践边界。

我们还能在展览中看到不少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前文提到的董阳孜,以及章燕紫、袁旃、彭薇、周绿云等。其中,生于1924年、曾参与香港新水墨运动的已故艺术家周绿云的《旋律二》(1985)带有鲜明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画面下半部分全部涂黑,这在水墨作品中并不常见;上半部分以旋涡状的墨点渲染出一场强有力的风暴,在暴风眼的周围,晕红的结构既撩拨感官,又赋予了画面生动的空间感。

在展览的尾声,生活工作在上海的八零后艺术家倪有鱼的空间装置《银河》(2010-11)是现场唯一一件步入式的空间装置作品。远看是黑盒子里星星点点的错落星球,近看则是在被重新熔铸的硬币表面描绘微缩的水墨景观。而展览最具新意之处,莫过于邀请了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音乐系教授梁雷客座策划了“意象的声响”,12首创作自20世纪60年代以降的当代作曲作品试图以声音谱写水墨意象。尽管因为耳机配备欠佳,笔者在现场只听到了一首曲目,但这张“专辑”可以在M+官网上在线收听,读者不妨一试,看能否听到乐音中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