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行将消退”展览现场,2018.

上海

行将消退

上海外滩美术馆 | Rockbund Art Museum
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0号
2018.03.23 - 2018.05.27

外滩美术馆此次呈现的来自意大利当代艺术机构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基金会的收藏展“行将消退”成功跳脱了一般收藏展容易陷入的无主题或无序状态;面对基金会庞大的收藏系统,美术馆策展人从中仅拣选了26件藏品,并加入两位本地艺术家的另外4件作品,以“他异性”(otherness)和“身份认同”(identity)为议题展开对收藏品的一次自主探索。

展览从二层开始,以意大利艺术家波拉·彼薇(Paola Pivi)的作品《你见过我吗?》(2008)为开篇:一只全身布满黄色羽毛的北极熊趴在地上,熊的形象与羽毛这种材质的结合让我们对原本熟悉甚至喜爱的事物产生了一种莫名的疏离感;事实上,此种疏离感或异质性贯穿了整层展厅。羽毛熊的身后悬挂着派·怀特(Pae White)的一件长达12米的巨幅壁毯(《依旧无题》,2010),其表面烟氲缭绕的图案远看像是机械复制的结果,但随着观看距离拉近,观众将意识到它实则是经繁复手工制作而成的挂毯。沿着挂毯深入展厅里间,幽暗的小房间内一束光亮的目光投向观众,来自加纳裔英国艺术家伊阿德姆-博阿基耶(Lynette Yiadom-Boakye)的油画《午夜,加的斯》(2013)。画面上一名黑人半躺在地上,身体转向画外的观众,以质问式的眼神紧盯着我们;此时,我们既是观看者,也是被观看者。对于这个观众眼中的他者,我们又何尝不是他眼中那个被凝视的他者?

类似的观看体验在美术馆四层的由加拿大艺术家珍妮特·卡迪夫和乔治·布雷斯·米勒(Janet Cardiff & George Bures Miller)创建的微缩影院声音装置《穆里尔湖事件》(1999)中被经由绝妙的环绕声处理而进一步放大。当你带上耳机向这影院内部窥视的时候即坠入其间:你仿佛来到影院的二层,下面漆黑一片的座椅,荧幕上正播放一部美国西部黑色电影,耳边传来的是一个女人的画外音,在一旁窃窃私语地述说着她的记忆与梦境,而后突如其来的枪响和尖叫声让人毛骨悚然。同时作为窥视者和聆听者的我们似乎早就暴露在另一重无形的个体或群体的凝视当中,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则是对权力关系与身份政治的重新审视。

从埃及音乐家、艺术家哈桑·汗(Hassan Khan)的声音装置《咚-嗒-嗒-咚-嗒》(2005)传出的一曲欢快的、具有鲜明“异域风情”的莎比(shaabi)——上世纪70年代起源于开罗的街头音乐把我们瞬间带入开罗的大街小巷;马琳·于戈尼耶(Marine Hugonnier)的录像三部曲《阿里亚纳》(2003)、《最后的巡礼》(2004)和《亚马孙之旅》(2006)分别拍摄于阿富汗、瑞士阿尔卑斯和巴西亚马孙,以人类学的方式展开对当地风景和人文的建构;因卡·修尼巴尔(Yinka Shonibare)的那些身穿由非洲特有织物缝制的鲜艳男士套装的人形雕塑被去除了头部(《热情的男人》,1999),即便在没有任何面部特征的情况下,观众仍会下意识地将主体预设为非洲人形象。这些属于他者的异域性在这档展览中不断闪现,两位上海艺术家宋涛和张如怡的带有显著本土印记的作品在如此的氛围下转而变成了另一个他者、一片“别处” (elsewhere)。这座曾经西方人眼中的远东大都市满足了无数人对于东方的想象,今天的全球化并没有让认知的界限消退,好比展览中的许多作品或多或少地满足着我们对于他者的想象,而这,又恰恰是它们试图要警醒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