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掀起生命的布局”,2019,展览现场;诺尔贝托·罗尔丹,《来自处女、怪兽、巫师及怒神之地的咒语》,1999-2019.

香港

掀起生命的布局

CHAT六厂
荃湾白田壩街45号南丰纱厂3楼
2019.03.17 - 2019.06.30

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开幕后的首展”掀起生命的布局”是一个惊喜,却曝光甚少。这个由废弃纱厂改造而成的艺术馆位于相对偏远的荃湾地区,展示的17位艺术家尽管国际闻名,却不太为本地观众所熟知。其中,8位艺术家来自印马菲泰越等东南亚地区,7位来自中日韩港台等东亚地区(包括来自比利时但现居台湾的艺术家海蒂·芙欧特),加上澳大利亚和印度,经由日本策展人高桥瑞木策划,该展览呈现出了一种在香港语境也不算常见的亚太国际感。

本展览的主题紧紧围绕“纺织品”展开,带出工厂/劳工、资本主义、全球化等命题,主题明确,作品扣题。在全球纺织产业转移的大潮中,东南亚和印度艺术家在这些议题上表现抢眼,亦是值得讨论的重点。印度的黛雅妮塔·辛的系列摄影作品《时间量度》(2016)以用来包裹文件的、经染料可驱虫的红包袱为主题,引发对于记忆和档案的想象。菲律宾的诺尔贝托·罗尔丹展现了12件鲜艳的来自艺术家故乡的巴塔迪昂格子布料,并绣上原住民的口述诗篇,另有部分新作扣上了象征全球化的汽水瓶盖。泰国的贾凯·斯里布特一直以使用纺织品为媒介而闻名,此次带来了12套与泰南少数族群合作的刺绣成衣,耀眼精致,但拼上了一些全球快时尚品牌的布碎,以凸显东南亚纺织劳工的境地。印尼的礼萨·阿菲西纳则展出了33件放大了的T恤制造标签及与生产地相呼应的标记,如“孟加拉国制造”与“童工”,“尼加拉瓜制造”与“贫穷”,“澳大利亚制造”与“寻求庇护者”。越南的武陈珠以越南历史上为满足内需而大量进口的劣质二手衫为媒介,依据越南纺织业的历史照片制作了4幅大型马赛克布面作品。

展览中另有两件通过六厂驻留项目完成的作品,都努力深耕本地议题。菲律宾的艾玛·昆托带来的录像作品《你休假吗?》(2018-2019)源于艺术家在香港时常被当作是外出休假的菲佣的体验。她召集了部分菲佣,收集她们在休假日最想做的事,激发她们一起制作布雕像并在皇后像广场展示。韩国的郑然斗收集了四位23岁的香港少女和当年偷渡来港的83岁纺织女工的故事,用影像和刺绣纪录下来她们当时的生活和梦想,以对比不同时代下的个人境遇。

值得一提地是,此次展览中还隐藏了一个独特的东南亚艺术图景:印尼的两位艺术家礼萨·阿菲西纳和埃德·达玛万均为雅加达艺术团体塈空间ruangrupa的资深成员,两位菲律宾艺术家诺尔贝托·罗尔丹和马克·萨瓦图斯则分别是青木瓜艺术空间和98B COLLABoratory 创始人,再加上马来西亚庞克摇滚舍——一群自学成才、带有反资本主义诉求的艺术家、音乐家和社会运动人士,他们组成了一个以社群为中心的集体式艺术实践网络,又同时保有个体的艺术实践。

紧邻该展还有一个南丰纱厂的展厅,里面摆放着废弃的工厂机器,当年生产的物件,以及真实的劳工访问(都是回忆纱厂美好岁月的片段)——此时他们并不突兀,而是和当代艺术完美融合了,令人不禁发问,真实世界的回忆是否应该被审美化以供人观赏?抑或当代艺术是否应该向更真实的世界靠拢? 这其中的界限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