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葛宇路,《备用电源》展览现场,2020,8屏影像装置、铅酸蓄电池、行为,尺寸可变. 摄影:杨威.

北京

葛宇路

北京公社|Beijing Commune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内
2020.05.22 - 2020.07.04

5月22日,上午10点,葛宇路跨上一辆经过改装的、能够给随车蓄电池充电的自行车,从河北燕郊的居所出发,向30公里以外的北京公社一路骑行——这天下午,他在北京的首次个展将在这家画廊开幕。葛宇路选择的路线是他进京的必经之路,骑完全程大概5个小时。通过固定在自行车头的手机,葛宇路几乎没有任何中断地在微博平台上直播了骑行的全程。他时不时地同网友闲聊,中间停下来买了根冰棒,在路边小饭馆吃了顿午饭,最终在下午3点多钟到达展览现场。展厅一片漆黑,从天花板上悬吊下来的八个小屏幕无声地淹没在黑暗里。忽然,屏幕闪动,开始循环播放葛宇路此前几个作品的视频片段。屏幕发出的光线正好可以让人看清展场中心摆放的一块蓄电池。这就是葛宇路自行车上的那一块,整个展厅的用电端赖它供应,而电池的蓄电只能靠葛宇路的骑行运动。这意味着此后直到展览结束的每一天里,艺术家原则上都要通过自己的身体来人工“发电”并“送电”到画廊,否则展览现场将一片漆黑。不过,就算他每天都能勤勉地奔波5个小时,电池容量也只能保证最多1个小时的供电。葛宇路给自己设了个累人的局,也由此重新设置了展示的逻辑:通常被当作事故和偶然的“停电”成为常态,而本该是展览核心的作品反而更像某种例外。电力、日复一日的体力劳动、从燕郊到798的时空距离……这些原本位于“场外”的因素成为了实际上具有决定性力量的场内存在。观看、展示和创造之间平滑流动的概念链条被暂时扰乱,如同免疫系统遭遇病毒,不得不对来自外部的力量作出反应。

外部性力量是葛宇路作品中的一个重要的维度。在本次展览中,不稳定的电力供给以及看似无理的规则设置将艺术系统的现实前提和物质基础的脆弱之处暴露无遗。而在他的另一些创作里,对外部性力量的辨认带有更明显的政治色彩。葛宇路善于以一种充满个人特点的、策略性的方式在社会现场展开活动,巧妙地自己摆在同貌似不容质疑的外部力量相对峙的位置。他曾经将北京公交“东湖”站的站牌卸下来,安装到武汉东湖的水面(《东湖站》,2015);利用脚手架爬到高处,同马路边的监控摄像头长时间互相对视(《对视》,2016);他用自己的名字制作成城市标准路牌,偷偷安装在北京的一条无名路上(《葛宇路》,2013-2017)。有趣的是,在某些偶然的时刻,他的活动甚至改变或重组了虽然是极小范围内的现实。例如,在四年多的时间中,“葛宇路”逐渐变成确有其名的“真”路,被高德地图、民政区划地名公共服务系统、百度地图等认证和收录。从这个角度看,葛宇路的创作同情境主义者的主张有类似之处,对日常生活的积极评估紧密相关于辨认和抵抗总体性霸权的努力。威权作为绝对的控制性力量深深嵌入每个人的生活,同时,干扰和反转它的可能性,也蕴藏在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葛宇路的实践是一种社会参与式的艺术实践,尤其考虑到人群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这一点在《葛宇路》中体现得最为明显,这件作品的故事被网友写成帖子发表在知乎社区,引发大量讨论和转发,从此葛宇路成为受人关注的“网红”艺术家。而随着“葛宇路”路牌被市政当局拆除,网友们围绕这个做法再次展开讨论:“葛宇路”这个路名是否可以被承认和接受?究竟谁有命名一条道路的权力?这些问题超出了人们对于行为艺术的固有印象和非此即彼的意见表达,开始将公众参与带往一个更为积极和促进思考的方向。《葛宇路》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今天的媒介环境。网络社会的兴起使大规模的人群卷入变得更为容易,虽然它并不能逃脱威权的控制和监视,但至少提供了某种可能的出口和“游击”方式。而《葛宇路》可能在无意间为我们展现了一种未来的前景。也许那时,艺术可以成为弱者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