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More, More, More”,2020-2021,展览现场.

上海

More, More, More

油罐艺术中心 | Tank Shanghai
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380号
2020.07.01 - 2021.01.31

展览开幕时分,恰逢上海持续一个多月的梅雨季进入尾声,黏腻低压的环境中,真菌与微生物蠢蠢欲动。带着这样发毛的体感进入展览似乎显得十分应景;无论是墙面上长出的绿色苔藓(珍娜·苏特拉[Jenna Sutela],《Bo Bo Bo》,2020),还是从地面插座上冒头的蘑菇灯(梁芝兰[Ghislaine Leung],《菇》[Shrooms],2016),都以一种异样、甚至略带侵略性的方式提醒着我们,大气中那些不可见的成分此刻正与我们同处一室。如果要为这样的境况赋予一种形态,那么大概类似艺术家切尔西·卡普利特(Chelsea Culprit)在展览中呈现的一系列黑白绘画:在画面扁平化的处理下,黑色线条勾勒出的人体躯干与树桩、指尖与枝叶彼此交融,形成一张饱含张力与韧性的织网,使人联想到学者哈拉维提出的“翻绳形象”(string figures),象征的也是这样一种协同共著的叙事模式。而正如苔藓的生成形态取决于几重的语义转换过程(艺术家以19世纪一位灵媒通灵时手写的“火星文”为蓝本,利用机器算法学习这种文本的生成逻辑,再将本次展览标题转换成“火星文”,用厚密的苔藓书写在展墙上),蘑菇灯的布局摆放也同样依附于另一套孕生逻辑——蘑菇只生长在闲置的插座上,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在展览进入下一“乐章”(共三又四分之一个阶段)时会相应地变更位置。

除了强调书写叙事的公共性,展览还着眼于叙事语言本身的物质性与形式感。在谈及本次展览与1970年代迪斯科舞曲《More, More, More》同名的展览标题时,策展团队指出,重复的音节淹没了字符的表意特性,随之浮现的是节奏、韵律以及语言本身的物质属性。如果说双重叠音暗含了某种天然的自我指涉——语言学家在分析“爸爸”、“妈妈”在不同语言中趋同的叫法时提出,这种现象不仅与婴儿初级的发声结构相关,更在于叠字通过重复明确了表意的必然性,这点与单音节发声的偶然性截然不同——那像“摸摸摸”(more more more)这样的三重叠音呢?展览以一系列节奏强劲的音乐和舞蹈主题的作品做出了回应。迪文·K肯尼(Devin KKenny)刻意在音乐中引入模仿唱片表面磨损产生的杂音,提醒观众辩证地看待媒介的消隐;而在隔壁展厅核心位置的一个投影屏上,塞西莉亚·本戈利亚(Cecilia Bengolea)正在电闪雷鸣的雨夜与同伴们酣畅淋漓地跳着牙买加街舞(《闪电之舞》[Lightning Dance],2018),舞者们在此刻仿佛化身自然的载体,身体力行地编织着叙事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