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劳伦·李·麦卡锡,《唤醒代理》,2019-2020,表演、装置、定制化软件、电子元件.

上海

劳伦·李·麦卡锡

BROWNIE Project
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6号楼105
2020.09.19 - 2020.11.09

劳伦·李·麦卡锡(Lauren Lee McCarthy)在Brownie Project的个展“你可以说:重置房间”适合那些曾经怀疑自动咖啡贩售机里躲着一个满头大汗做咖啡的大叔的人;只是时代变了,直播、智能科技与网络使这场原本拙朴的魔术变得愈加虚实难辨。

用多少有点可笑的“仆街”姿势,俯卧在展厅正中央的智能床垫上,一个颇有Siri感的女声就会开始陪伴和照料观众。几乎没有人发现,这套采样自艺术家本人的智能发声系统正由坐在展厅阁楼角落里的工作人员操控着:她观察着观众,在系统里输入词句,智能床垫便发出“逼假”的声音(《唤醒代理》,2019-2020)。无论是“扮演”人工智能系统远程照顾老人的《I.A. Suzie》(2019),还是邀请观众“化身”为家居自动化助手的《某人》(2019),这种“天(机)算不如人算”的运作方式也贯穿于展览中其他若干作品,令我们反思一种“人工的人工智能”的可能性及其意味:在读取智能设备无法准确捕获的“情绪数据”方面,真人似乎略胜一筹;而这种经过媒介的人际关系,又反过来凸显了技术主宰的时代里挥之不去的孤独感。

要说孤独,《追随者》(2016-2020)无疑是展览中最孤独的作品。你可以购买一个真人follower,他会在一天之内追随你,拍下你的照片。如同苏菲·卡尔(Sophie Calle)的《威尼斯套房》在二十一世纪的变奏,只是这一次的跟踪不再靠人肉和偶然性,GPS和手机让人意识到这种看与被看关系背后,由技术实现的监控属性。

在《社交土耳其机器人》(2013)中,众包数字工人通过观看直播操控艺术家的约会现场。原本最具亲密感性的社交活动会因为这遥控第三者的介入而变得理性客观吗?还是说,数字工人的存在反过来让艺术家成为了代理?展览入口的《邀请者》(2020)最直接地揭示了这种“人工智能式代理”的人际关系。在艺术家的指引框架下,参与者如同人工智能般冥想出一些神秘地点,一边卖关子一边欢迎观众的到来。在这里,角色扮演中的虚拟人格,同样透露出人工智能时代“逼假”的价值观,或一种“作为人工智能的人”的可能性。事实上,这或许就是“重置房间”教会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像人的人工智能和像人工智能的人可以、也应该互相学习,在以真乱假之中以假乱真。

*声明:本文作者参与了参展作品《邀请者》的影像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