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真相部II :再造界域”展览现场,2014

北京

真相部II:再造界域

博而励画廊 | Boers-Li Gallery(现SPURS Gallery)
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二号院798艺术区D-06
2014.11.29 - 2015.02.07

一幅“标准的”抽象的绘画,往往要抽空叙事和再现,从“纯形式”出发,强调精神性的魅力。有趣的是,部分中国当代艺术家却向非再现性的抽象画里注入了现实元素——展览“真相部II:再造界域”中的许多作品就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现象。例如,杨心广将直径一米多的大树干切成圆薄片,正面涂白,侧面涂黑,题为《圆》。作品简洁的形式感让切割机和树干之间的紧张和暴力关系变得隐晦、淡薄。陈熹将三张水彩画命名为《组成我那些由机器构成的平行世界里的抽象画的细节》,画中互相连接的细碎、坚硬的直线似乎并不醉心于表现形式的平衡和完美,而是对层层推进描绘某个科幻故事风景显示出更大兴趣。廖国核在作品中常常让暧昧的双关语和图像互相刺激,以激活大众视觉经验中被刻意忽略或回避的事物,借此嘲讽政治现象、大众文化或艺术系统。但他此次参展作品止步于色块和线条,仅用文字点题。若参考其绘画脉络,这些“乱画”的涂鸦配以诸如“A Painting Is a Commitment to Daily Self-cultivation”等似有禅意的文字,像是在跟陶醉于自我神话的艺术家们开玩笑。

与上述作品不同,万杨的系列绘画“云”更接近于再现,只是创作过程不同于常规的写生。他先是拍摄一张云朵的照片,再利用计算机把以像素(许多色彩不同的小方点)为基本单位的位图计算成以色块为单位的矢量图,最终以矢量图为底本创作丙烯画。随着一步步走近绘画,观众能看到“写实”的云朵变成“抽象”的色块。在云的深处,明度相似而色相不同的灰色、紫色和青色不断闪烁和运动,微弱地提示着科技产品如何重构人们的视觉经验。这种经验既具有当下性(电子生产的视觉图像无处不在),亦具有普遍意义(观众看到的是绘画;艺术家临摹的是一张照片;798艺术游客抬头看到的是语言、文化和历史等构成的“云朵”—上述所有人眼里看到的都不是“真正”的云朵)。总之,我们所看到的总是介质所呈现之物,而非事物本身。在解读Aaajiao和王宁德作品时,这一点同样适用。

或许是由于中国艺术史中从未有彻底的现代主义阶段,艺术家们即便继承抽象画削减到极致的手法,也不会去强调绘画绝对的自足性。周思维一遍遍在画布上叠加较高透明度的明亮颜色,形成沉着却清澈的复合色调。在此基础上,他以《帆》命题的作品呈现同一主题(宛若船帆的红色三角形)的变奏。三幅绘画在尺幅、形状、笔触、颜色上的对比一目了然,艺术家以此展示绘画思路的变化,倒不会鼓动观众联想人与宇宙新型关系或神秘主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