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胡晓媛,“蚁骨”展览现场,2015-2016.

北京

胡晓媛:蚁骨

北京公社|Beijing Commune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内
2015.11.15 - 2016.01.02

北京公社一进门的大展厅明晃晃一片。胡晓媛拿生丝作为材料,将其整齐的钉在粗粝质地的木条上,再涂画上一层木头的纹理,选用钢筋、木质支架或墙面固定它们。高低有致的布局引导观众不断调整观看角度,在重重指引下,他们的眼睛开始变得敏感,既能享受到放大和激活的微小之物的美,又能在短时间内抓到展览的骨骼,这是胡晓媛擅长的节奏。展览“蚁骨”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走过大展厅,进入半明半暗的空间。五件液晶屏悬挂在天花板上,循环播放着录像作品《人性特征》(2015)。第一屏上,一只捏着针柄的手与另一只捏着气球的手保持着最近的距离,却因恐惧与体力不支最终将气球戳破。与展览尽头的《砰》(2015)形成精巧的呼应——这件作品中,两位赤裸却性征不详的人被包裹在肉色尼龙网里,在画面中从左至右翻滚,随时可能挤爆身边的气球。主体间的协调、配合、干扰在影像部分贯穿始终。手的形象在《人性特征》中的五个屏幕上均有出现,共同完成不同的事件(在彼此的手腕画圆,在墙上贴头发,向水中投入苍耳,涂抹书上的文字等)。接下来,走近展场最暗处的录像《又轻又痛的涟漪》(2015),在狭小的屏幕上,身着黑白连衣服的表演者站在水中,晃动身体,激起水波,然后立定不动,久久等待水面平静后下一轮的反复。

胡晓媛把展场收拾干净,让观众摒除杂念,精神集中;也把作品收拾干净,将物的形态或姿态尽可能地抽离成形式,或者是一个脱离具体情景的概念:比如,观众从影像部分看到了“主体间性”——主体如何对他者意图进行推测与判定,并有意无意地互相影响。于是,整个展场,成为了一个视觉训练场,训练人们认真投入地观看,规定人们的眼睛该看到什么,不该看到什么。这样的展场要能促成人们学习,前提(或结果)是,它必须是一个公认的、严肃的、“正确”的范本,郑重其事,一本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