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曹斐,《谁的乌托邦》,2006,录像,20分7秒.

纽约

曹斐个展

MoMA PS1
22-25 Jackson Avenue, Long Island City, NY
2016.04.03 - 2016.08.31

身份问题(包括女性,中国,甚至细化到地方性的广州)似乎并不对曹斐造成太大困扰。开幕演出上,舞台成了刺激食欲的广式烧腊餐厅,PS1的穹顶投影着各种旋转的食物。她与10年前曾有过合作的本地中国城乐队Notorious MSG一起蹦跳,先是打扮成穿围兜的点心妹,把包子抛向观众,之后又戴上状元帽,一身红火的唱起了《上海滩》——在纽约的曹斐扎入文化符号的陈列和身份的刻板印象当中,好像在说,既然避免不了标签,那就干脆尽兴的出演。

曹斐作品的主线是对当代中国现实的荒谬进行演绎。早期影像作品中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比如在办公室里扮成狗的人(Rabid Dogs, 2002),在街头扭动身躯像是对着陌生人索吻的男子(公共空间:给我一个吻, 2002),“战斗”结束后在家盘腿坐着或者和父母共进晚餐的角色扮演者(Cosplayer系列, 2004)等等,无不在对突兀、模糊、失衡的现实进行视觉化。加缪认为“荒谬只有在人们不同意它的时候才有意义”,曹斐的立场却来得含混许多,她并不作冷眼旁观,而是与自己的镜头保持同步,甚至亲身投入到荒谬的编撰之中:在以“第二人生”为基础的《人民城寨》(RMB City, 2007)和《La Town》(2014)这两座体量庞大的虚拟城镇里,她构筑起密集的表征和抽空的情绪,为荒谬的人物故事进行系统性的安置,一方面采取嵌套典故的方式进行重新演绎从而削弱过往经验,一方面加重景观的奇异性,从而将观看者切实的推置进某种“不同意”之中。

因为与荒谬而非旁观者站在一边,曹斐多少会令人感到沮丧。她的许多影像作品有着剧情演绎的框架,但观众却似乎只徘徊在观看本身的形式感之中,零星的体验着共情——《霾》(Haze and Fog, 2013)是一次相对特殊的尝试,影片的基调非常诗意,和她此前在作品中罗列现象的习惯不同,曹斐戏谑且悲观的给出了一个预设的结局:吴文光饰演的老人扶着助步器蹒跚着出现在开片,结尾是人群逐渐成为野草丛中不能动弹的僵尸——行动不便的衰老和僵尸的灵肉俱毁都指向了同一种末世——只是极少台词的长镜头,再三出现的西瓜,四下无人的废墟,举着看板的售楼人员,都让人联想起蔡明亮的风格实践。

曹斐在PS1的展览带有回顾性,编年式的呈现和主题统一的策展让她的作品明晰可辨,一方面这为相对陌生的观众提供了理解上的便利,另一方面一些层次更丰富、历史指涉更多样的作品,比如《父亲》(2005),并没有纳入其中。这个被“过滤”后的曹斐,显出了对于离奇的现实和困窘所拥有的一种倾诉不尽的偏执,在每种表达和每处细节里她都反复对其观摩,参与甚至把玩。曹斐或许真如加缪在对荒谬进行推论时所表明的那样——“我的探索首要的和唯一的条件,就是要保留这个挤压我的东西”——是要保留住荒谬的挤压。抑或艺术家这次只是甩开负担,到舞台中央淋漓尽致的表演了一回拿手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