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杨圆圆,“《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展览现场,2016.

北京

杨圆圆:《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

C-空间 | C-Space
北京市朝阳区机场辅路草场地红一号院C1&C2座
2016.07.09 - 2016.08.14

2015年,杨圆圆在巴西居住了4个月的时间,在此期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搜集工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文字及摄影创作。她在北京草场地C-Space的个展“《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即是这次旅行的成果,展览展出了许多于巴西当地收集得来的历史照片及物件,并在这庞大而充满个人情感意味的档案库中构建了许多相连的叙事。在形式上,此次展览就是互文性本身:有着纷杂而完整叙事的展览将自身发散至影像以及文字之中,并给予两者同等的关注。

展览围绕十个半虚构人物进行,这些人物或是摄影师,或与摄影有关,或与某种离散现象(diaspora)有关,或直接是艺术家的化身(avatar)。摄影作品或直接或间接地指向时间,以及作为档案库的回忆等问题。在此语境中展出的照片有着独立、纷杂的性质,罕有保留人物面孔的作品,也以此奇异的方式逃避了摄影作为表现/再现(representation)的功用。这些原应起着指认功能的照片泛黄、模糊、破碎,仅仅作为信物出现,而这些信物让人想起弗洛伊德关于礼物的讨论。礼物是无用之物,而作为信物给予好友的照片即是关于我的回忆——这定是不能由我给予他人的事物,但又是我唯一能够给予的。

评论人栾志超在展览的出版物中指出,杨圆圆本人“和作品当中看到的是同样的无序 ”。在各种意义上来说,杨圆圆的展览都意味着一种朝向混淆的努力:摄影与文学混为一谈;个人情感与国家叙事混为一谈;过去与现实混为一谈……这不仅是积极的——如Michel Serres在《五种官能》(The Five Senses)中提到的感官混淆一般,期待着“混淆”为孤立的人和事带来丰富而深远的意义,也是在以一种平实的方式讨论时间的经济——有关时间的失去及获得的资本主义式逻辑,直接而贪婪的对于时间中的“剩余价值”的渴望。这种关于时间经济的讨论不如一般的哲学或文学批评讨论一般冷酷而残忍,甚至可以被称作是温暖的——众多叙事中人物的关系是友好的、多愁善感的——但也以杨圆圆独特的方式展示了时间的深渊特性:相隔近乎一个世纪的人们向未来(当下)眺望,总是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事情。这让人联想到德里达曾给出的关于历史及时间性的结论——“在视线交错之处”里所发生的正是对历史的绝对的亏欠,而不是与之平等、平静的对望。

展览有着明显的外化动态,连贯地裸露出一段又一段的历史。有趣的是,它同时又以另一种显性的方式呈现的艺术家的内化愿望:杨圆圆在无保留地呈现历史的同时尝试使回忆不朽,使回忆伴随着当下的生活前往未来。然而,展览的丰富在某种意义上是富有挑战性的。为了理解展览的叙事(在这个意义上,“《在视线交错之处》(上篇)”似乎有着正统戏剧的叙事结构),人们需要在此倾注极大的注意力——随意的浏览很难有效地形成对于整个庞大计划的了解。而摄影从诞生以来便是一个拉扯注意力的工具,时刻提醒着观者生命的有限以及脆弱——这也是与时间、回忆等主题直接相联系的展览尝试提出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并不能持久地承受一个镜头的凝视,或是一个影像中的人物从死亡投向我们的凝视,除了怯懦地移开我们的目光,我们还能以什么方式真切地回应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