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 PRINT 2010年12月

2010年度十佳

狄亚基列夫制作的《散步》中,为美国经理人设计的戏服,1917。

1.狄亚基列夫和俄罗斯芭蕾舞的黄金时代,1909-1929(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策展人Jane Pritchard和Geoffrey Marsh)

关于这位伟大的舞剧制作人,天才的舞蹈家瓦斯拉夫•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也是他的恋人,会拿手杖打他)曾这样写道:“狄亚基列夫有两个假门牙,之所以注意到这点,是因为我发现当他紧张时,他用舌头触碰这些牙。当他晃动门牙时,我就想起了老太太。”狄亚基列夫打造了二十世纪最卓越非凡的舞团,作品引人入胜,充满智慧,野心勃勃,新形式的艺术作品涉及了诗歌,时装设计,雕塑,绘画,音乐与舞蹈。他的足迹遍及欧洲,和斯特拉夫斯基,毕加索,布拉克,夏奈尔,马蒂斯,以及每个可能激起创作火花的人一道创作。在近几十年来,有一些了不起的策展人和主办者们,试图将这些门类整合到一起(Harald Szeemann,或者Pontus Huten)。但与这位俄罗斯巨匠相比,他们相形见绌,狄亚基列夫吸取了普鲁斯特、乔伊斯、艾洛特等人思想上的精华,德彪西、拉威尔、萨蒂、斯特劳斯、普罗高菲夫为其创作音乐,他开创了集展览、芭蕾和各种艺术互动于一体的新领域,前所未有。毕加索为《蓝色列车》(Le Train Bleu,1921)所创作的巨幅帆布画,足以让人在这里呆上一个下午。狄亚基列夫,这一响当当的名字非同凡响,他的影响力,已经超越了时代。

2.布里昂•基辛(Brion Gysin)(纽约新博物馆,Laura Hoptman策展)
像这样的展览博物馆应该一直展下去才对,除非还有另一个像基辛这样的艺术家出现。但是,如他这样具有超自然精神的艺术家,世间再无第二人。而威廉•柏洛兹(William S. Burroughs)也只能把这样的称颂送给他:他的绘画是想为观众更创造一个一直在变幻的世界,充满生动而消散的细节…这些图画一直在变化,因为在网状的关联中,观者已经被吸引到时间的旅行中去了。布里昂•基辛从永恒的空间角度去作画。

胡昉作品《镜花园》封面(Sternberg Press和维他命创意空间2010年出版)

3.胡昉,《镜花园》(Sternberg Press和维他命创意空间)
艺术家的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位设计主题花园的当代艺术家的故事。它对中国古典小说《镜花缘》进行了借鉴,与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关于隐藏时间秘密的迷宫的哲学故事也有相似之处,长期以来,我一直希望能在中国当代艺术中能遇到如此这般优美迷人的作品。

4.鱼骨挤奶厅(“FischGratenMelkStand”)
(Herringbone Milking Parlor)(柏林临时美术馆,约翰•伯克John Bock策划)
这场大型群展在艺术家约翰•伯克设计的场地举行,这里的空间虽说没那么复杂,但仍是那种暗藏玄机的西方式迷宫,本场展览所表现的正是德国艺术届一直以来希望从临时美术馆中汲取的那种实验性精神。每次我进入这些蔓延四处、盘根错节的装置中间时,都会遇到我之前从未见到的作品,比如克拉拉•立顿(Klara Liden)的影片,里面是艺术家在布鲁克林某个偏僻之地的荒屋内弹奏神秘钢琴曲的场景…

5.尼采,《时间动力图》(Dynamic Scheme of Time), 1873, (在Georges Didi-Huberman的《图像的来世The Afterlife of Images中重现,Suhrkamp)
当我读到Didi-Huberman这本书新的德语本时,我看到了哲学家关于永恒回归的一幅画,它并没有出现在任何重要作品中。但这幅素描不是一件艺术作品,而只是给我们勾勒出时间的形状。不是一条线或者无序列的点,不是圆,圆锥体,水晶体,螺旋,网络甚至迷宫,这些都不是。只是年轻的尼采试图以一种新意象去抓住时间,神秘如胡昉之《镜花园》。

6.斯图文特,“劲爆探戈”(Sturtevant, Elastic Tango)(伦敦Anthony Reynolds画廊)
复制,仿造,拟态,模仿,伪造,克隆,半个世纪以来,斯图文特的作品一直“对这些概念进行思考,但绝不与之为伍”,正如布鲁斯•汉雷(Bruce Hainley)所写的那样。艺术家新的录像作品显然跟这些都没关系。但那又是什么呢?难道是一场哲思之舞?

7.丽瓦妮•纽恩斯万德(Rivane Neuenschwander)(瑞典Maimo Konsthall,策展人为Jacob Fabricius)
这么些年来,这是我看过的一场将迷人的“失重”艺术展布置设计得最为无懈可击的一场展览。还有比这更沁人心脾的展览没?

8.提诺•萨加尔(Tino Sehgal )(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策展人为Nancy Spector)
在我被拉进对话之前,或有点烦,但也好玩,每个人只是看着螺旋道而已。这点我们都知道,但这次却尤为精彩,萨加尔不仅向学院机构迈进了一小步,而且将非实物艺术迈出了一大步。以令人叹为观止的曲折路线,向上跃进。

黑特•史德耶尔、《十一月》、 2004、彩色录像剧照、25分钟。

9.黑特•史德耶尔《十一月》(Hito Steyerl, November) (第八届光州双年展)
经过于此,人们总会停下来,去看看艺术家儿时伙伴安德拉(Andrea)的这张肖像,长大之后,这位女主角被土耳其政府以参加库尔德工人党、涉嫌恐怖活动的罪名被处死。两个小女孩就如八十年代那些处于叛逆期的未成年人一样,在镜头前表现着自己,史德耶尔的影片里也有这样的片段记录。但是在安德拉那里,一切却变成真实,真实得无以复加。她成为了一个英雄,一个偶像,烈士,圣徒。这种对反抗的思索令人欲罢不能却又非常奇特,是我观看人物影像时所从未曾有过的体验。

里拉克里特•蒂拉瓦尼拉、《无题》、1994、自行车、铝制桌子、厨房用具、杯子、盘子、录像设备、折叠椅。尺寸不定。
 

10.里拉克里特•蒂拉瓦尼拉(Rirkrit Tiravanija)(德国比勒菲尔德美术馆,Thomas Kellein策展)
当蒂拉瓦尼拉将一家德国美术馆变成了人们可以在此居住和工作的功能型的公寓后,当他将整个艺术学院变成了一个容纳上百客人的酒馆时,他并非想要永久性地改变这些场所的社会功能。他只是突出了其它模式的可能性而已,即分享事物的其它方式,最终,是展现另种形式的人类生活;另一种社会秩序,对物不是那么依恋。从这点上讲,他的艺术可以被看做是一剂良方,用以至于我们的病态的恋物癖。蒂拉瓦尼拉的艺术,就如这场简单低调而引人入胜的回顾展所证明的那样,总是关于馈赠和给予这一行动,而这个举动对艺术和生活都具有意义。

丹尼尔•伯恩鲍姆(Daniel Birnbaum)是斯德哥尔摩现代美术馆馆长,明年春天,他将推出Jutta Koether和Klara Linden的作品展。他的作品选集于明年由Walter Koenig出版。

译/ 王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