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 PRINT 2012年3月

潘多拉的黑盒子: 品位的算法

1969年,丹·格拉海姆(Dan Graham)完成了《喜欢》(Likes),这是一个“计算机星座约会服务”,预言了在不久的未来,将通过运用计算机系统,以星座、外貌和情感需求为条件,为人们提供在线约会服务。这个程序通过报纸广告,根据已有的成功或失败率,甚至能将用户的反馈表现出来。1972年,洛杉矶的画家约书亚·扬(Joshua Young),向地方的艺术家发放了一些问卷,让他们问问合作伙伴,喜欢展出什么样的作品。系统利用他们的反馈产生一系列的群展,统称为“市场街方案”,这样,就将社交网络变成了当代评论者所称为的“群聚”。

丹·格拉海姆 《喜欢》1967–69, 打印材料 尺寸可变。

Art.sy网站预计2012年1月上线,但截至本文完成时(2月初)依然在建设中,尚未对公众进行开放,作为艺术品的搜索机器和过滤器,Art.sy的发布预示着将这两个轨道交叉的终结。Art.sy并没有将试用版的访问面向媒体人员,而是以公司自己的PR团队,其他的文章和对Art.sy员工的采访为后备,对网站在纽约的公开办公室的当前形势进行简短评点,对于出现的重要技术进行浅显的解读。当用户搜索一个他/她所“喜欢的”(用格拉海姆的语言性的术语而言)艺术家和作品时, 相关的系统就会产生出一组推荐的图片,有博物馆的经典,也有在画廊出售的当代作品。

Art.sy在“市场街方案”中,以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将这些图片建立了联系,这样,就将图形上的模糊联系和社会关系融合成一个单独的密码。这些关系网络在“市场街方案”中围绕着一个未打开的“品味”黑匣子展开,如今这一网络在黑匣子内部自动生成,成为一种社交系统,也是一个系统上的形式主义。换言之:“市场街方案”中的主题和作品与黑匣子的品味是共生共存的,是在荟萃的现实展览和它所带来的艺术作品之间运行。如今,黑匣子本身就已经储存了主题和作品,如此一来,关系网络就在自身和它里面的主体/客体之间,强制形成了表面化的相似性。源自图片本身的超链接的关联性将品味取代,以Facebook上一组照片的形式出现,这些照片通过对转喻(专辑)和比喻(标签,关联,相似性)这些特征分类,很快产生联系。

Art.sy由艺术藏家大卫·克利夫兰(David Cleveland)现年二十五岁的儿子卡特·克利夫兰(Carter Cleveland)创办,无论是财政还是发展战略上,都网罗了一批媒体和艺术届的精英人士,其中有 达莎·朱可娃 (Dasha Zhukova), 拉瑞·高古轩(Larry Gagosian), 邓文迪(Wendi Murdoch), 皮特·赛尔 (Peter Thiel, PayPal网站) 杰克·多塞(Jack Dorsey, Twitter), 周·肯尼迪(Joe Kennedy, Pandora)。这些支持者们令Art.sy的后备资源丰富起来,令它既承担了顾问的角色,又对可观的投资有所帮助。

网站希望自身既能提供教学资源,又是一场商业行动,顾问(如致命策展人John Elderfield担任)和投资者的作用于是就变得模糊起来。
Art.sy的启动资金为$160,000, 2010年末募集了一百二十五万,去年末第三轮募集中获得了六百万。随着资金的每次注入,网站系统也变得更有效起来。可以想象,更多的钱能买到更多的“数据点”:万丈运用形式,历史和语境特征将一件作品和另一件联系起来。 根据Wired杂志的2011年11月的一篇文章中,网站涵盖了550条标准,根据这些,每件作品的价值可以是从0到100。当我在二月份看到网站后,Art.sy大约有800个数据点,14个分类,还有表明媒介,地点,影响力,内容(“椅子”),概念(“身份政治”)和结构质地(“粗糙的”)的标签。

Art.sy将各个领域的重要人物汇聚在一起,有传统和社会媒体,博物馆和权威画廊,以及不同的资本支持(从老派的石油寡头资本到PayPal网上交易)。连Google的前CEO艾瑞克(Eric Schmidt)都作为天使投资人参与进来。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妥,因为Art.sy的理想就是要成为当代艺术搜索引擎工具。就如Google的工程师在相关的讯息世界创造了一个窗口一样,Art.sy声称,他们将建立一种新方式来体验艺术和艺术内部的网络关联。为了“体验”所有当代意义下的艺术:如果看(博物馆体验)已经变成了买(画廊),Art.sy则希望能将那些关联和暗示付诸于这些体验。

尼克•茂斯根据《潘多拉的黑盒子》所作的绘画。

它的目标是双重的,面向的观众也是这样。一方面,Art.sy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教育工具,通过将新作和史上的经典联系起来,帮助艺术界之外的人们在当代艺术的奥秘世界中遨游;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现出运动,艺术家,作品之间的联系,为因价格而止步于艺术市场之外、因地理上的距离而无法涉足博物馆和画廊、或者是社会原因而无法接触艺术作品的用户们提供了一个游历画廊的体验。另一方面,Art.sy也想成为下一代的eBay, 将当代作品向可能的藏家进行推销,尤其是从画廊和拍卖行脱离的新藏家们,它们对这样的商品尚没有什么意识,还有那些尚不具备财力引起艺术顾问注意的人。

Art.sy认为自己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堪比音乐产业的那些革新先锋们如Spotify, Pandora (他们的“Music Genome Project,” 启发了Art.sy的“Art Genome Project”)。Spotify提供了与社交媒体有关的广泛丰富的在线可搜索音乐数据库,Pandora是根据用户反馈,自动播放许可的内容(区别是根据需要产生一个列表和只听一个节目之间的区别)

Art.sy也许和这些公司在合作层面上有相似之处,尤其是在内容上与博物馆和画廊的合作,但在屏幕上的呈现却是有些不同的。通过Art.sy, 和源图片具有相同“DNA”的一组图片会集中在一个网格里,集中在一个界面上,这个界面令人想起Amazon, Google, Netflix等的目标行销方式。点击这些图片中的一个,就会产生一个新的组合。在看到这个网站之前,我原本以为搜索系统会运用已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区了解用户的习惯,从而产生相应的结果。但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在Art.sy目前发展的情况来看,不是这样的;搜索系统似乎是从上到下设计的,并不关注用户的反馈或公众资源数据了。Art.sy拒绝集体性过滤的基本原理是和它的使命是分不开的;这个网站并不想削弱具有资源网络的机构企业。它坚持自上而下的教育法,也许是从长远的商业战略层面考虑,在寄售模式缺席的情况下,Art.sy要继续保持盈利,需通过来自基金会或的资金募集或来自学校订阅的收益。

Art.sy回顾了之前曾尝试过的却没有坚持下来的打造网络艺术市场的模式,当时是90年代互联网的繁荣时期,现在,他们希望消费环境的变化(无论是艺术品还是其它奢侈品)将会让这些模式运行起来:这样,习惯于网络购物的年轻消费者对大宗的网络花费不再犹疑。这里讨论的模式在经纪繁荣时业已出现,Art.sy在经济衰退期间开始重新利用它们,发挥其原有的作用。毫无疑问,在目前的艺术界里,艺术的价值很大程度在于它是否能够将自身织成一个目标明确的网络,无论是形式上还是社交上。(达明·赫斯特的圆点系列进入了一家的画廊的各个分支,登上了各大媒体,这就是个突出的例子。)这样一个“网络化”的模式,惨烈的阶段似乎只是暂时的,如今正处于闹剧的阶段,随着自身以图片的形式亮相,也到了最终的决定性时刻。

屏幕上化作一张图片的艺术品的身份,已经正在改变着艺术宣传与行销的方式,而不仅仅是通过画廊和博览会上iPad的散播。英国一家名为s[edition]的网站已经采取了这种变革,致力于数码图片的行销,这些分辨率极高的图片版的艺术作品,出自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和翠西·艾敏(Tracey Emin)等人之手,计划面向家庭平面屏幕上的展示。在s[edition]上的购买,由浏览这个页面中意于这件商品的买家确认后,很快就会通过社交媒体共享,这样令再销售的价值与社会资本无法分开(达到高端的身份升级)。

另一个没那么直接却也许更为昂贵的范例,是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博客Contemporary Art Daily,他们已经将白立方变成白屏幕,创造了新的传播方式,而且,我个人认为还促使了艺术品和市场的变化多端,过去,它只是通过画廊的新闻发布和高质量的现场场景的图片而进行复制。如今,这些变化已经出现,比如色彩上的极端化(Sergej Jensen线条温和的画;Kerstin Brätsch色调鲜明的迷幻之作),利用了平板电脑的吸引力法则,要么缓和色调,要么将色彩夸张化。如果我们关注潮流的发展,可能会发现,莫瑞斯·路易斯(Morris Louis)的作品已开始走俏(甚至还有Jules Olitski), Art.sy已有所察觉,已收纳了路易斯的“Veils”中的一幅画作,以及里兹·马库斯(Liz Markus)的《午夜的太阳》(Midnight Sun, 2007),这在网站预览中都可以看到。

里兹·马库斯 《午夜的太阳》2007 丙烯油画 48 x 60".

在期待Art.sy发布之时,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问题,“Art.sy”至少应该部分地被理解为一个更广的环境下的转喻。

首先:Paddle8,“一个虚拟的画廊空间”,目前仅罗列出了二十八件价格为5万美元以上的作品,$35万封顶(另外是一个列为“价格根据需要可调整”)。另一方面,这个网站列出了价格1万到2万之间的作品的网页。我们期望Art.sy那里也有类似的市场定位:持续固定地面向底端的上层阶级。那些临界值以上的人,就无需Art.sy的服务。对于无法支付得起的人,Art.sy可以成为一个教育性的公共项目(他们也是这样宣传的),同时也为当代艺术家和画廊,建立起虚拟/抽象的价值,就如在古埃及国王坟墓里发现的镀金的甲虫雕饰旁的高级的珠宝名录一样。这也是Art.sy如何将它的商品面向目标市场:它将出售的作品云集到这个价格窗下,大多数可能都是近期作品,具有相似性,由后MFA的艺术家创作,以及一些金钱和文化价值都固定的博物馆作品,因此由于他们之间的“同源性”联系,也预示了前者的价值是由后者的价值决定的。之前,收藏顾问们会担任随行顾问的角色,忽略他们富有却单纯的客户们。Art.sy则会成为大众们的顾问,可以将当代艺术的白立方装进你的棕色纸袋中。那么,对那些被危机拖累的买家们,Art.sy可称得上是一台将价值输入萧条时期的艺术的发动机?

第二个问题在于Art.sy应该公布多少画廊储备艺术品的信息。画廊是否会从中作梗,直接掠过Art.sy的委托程序,而把作品直接卖给新客户呢?更有趣的是,画廊是否会开始出品专门针对于Art.sy市场的艺术作品,并且它们只能通过网络买到?这样的艺术不仅适合Art.sy所建立起来的目标市场,而且也要适用于网站这个特殊的媒体环境。有可能是这样的情况:今年二月的VIP在线艺术博览会之后,接下来的博览会将会注重纸上作品(4月)和摄影(7月),这两种创作成本低廉的作品经常是广泛传播,但也因其材质的特点,也很适合放在电脑屏幕上(如背光水彩)。

第三,Art.sy将手动模式产生的社会价值转换到社交网络媒介中,会达到何种程度?它计划置身于此——这里原先就充满了艺术和市场的斡旋者,如艺术顾问,策展人,甚至是艺术杂志。

这些中间人也是艺术和博物馆之间的斡旋者,顾问会告诉客户他出钱购买的作品在将来会有多大的馆藏价值,将自己的知识出售给客户。 艺术顾问们有社会能力创造这个条件,让买家们感到物有所值,Art.sy似乎也想明确这点,作为一个媒介,它也具备这个能力。换言之,它将有这个影响力来评估作品的未来价值,就如所有的媒体都具备这种内在的能力,建构产生未来价值的革新方式一样。这与它们是否“重复”当前的状况,或在当前形势下是否貌似合理并无关系。Art.sy为当代艺术构建的未来,和它通过汇聚你“喜欢的”图片时所预示的后来是一样的。对屏幕上画面的点击,究竟对艺术是如何构建自身的未来,产生多大程度的影响?

《无线电》(Wired)近期有篇文章这样说:“从颜色上来搜索毕加索们是很蠢的。但以色彩搜寻画作帮助我们找到下个毕加索,这种方法还是可以的。也许到那时候,艺术市场将成为开放的市场。”伴随着熟悉的现代主义对图片内在价值的需求一起,我们在此发现的是并不熟悉的民主化(开放市场)和媒体决定论的现代主义合体。这个体系之内的自我繁殖和自我决定(民治,民享)崩溃了。这种开放式的效果依赖于黑匣子的规则系统:觉得可以自行去发现下一个毕加索的用户们本身就被自动系统中的图片的自主性所言中。当整体的开放和这种整体化的形式主义相一致时,霸权文化产业转向了一百万Twitter feed,我们能否在寻找一个毕加索和寻找一个用户的毕加索们之间分别出谁是谁呢?

迈克·桑切兹( Michael Sanchez)是纽约的评论家,艺术史学家。感谢杰夫·纳吉(Jeff Nagy)合作撰文。

译/ 王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