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 PRINT 2013年3月

林天苗,《金的一样》,2012,金丝线、树脂骨骼,15' 53⁄4“ x 6' 63⁄4”。
 

林天苗个展

林天苗,《金的一样》,2012,金丝线、树脂骨骼,15' 53⁄4“ x 6' 63⁄4”。
 

林天苗第一场个展里的作品清晰地呈现了艺术家与有机纤维材料不断变化的关系,同时让我们看到贯穿于她的雕塑和装置创作中的复杂的集体制作过程。本次展览由招颖思策划,一共收录十五件作品,其中既包括林天苗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主要代表作(用棉线做材料,灵感来自艺术家的童年回忆),也有最近暗指财富与奢侈的丝质作品。林天苗的艺术实践围绕上述材料制造出的不同质感展开:浅色丝绸影射她的皮肤,棉线团暗指悬空的自我意识,手工刺绣和纤丝仿佛蛛丝一般裹住一切。

林的作品都是手工制造。这一点常常让观众联想到手工艺,并将其视为对“女红”概念的探讨——艺术家常常引用身体,尤其是自己身体的图像就更容易让人从女权主义角度看待她的作品。但女权主义在中国的含义与我们的一贯认识略为不同,而艺术家本人基本上尽量避开此类阐释。

的确,单从性别角度解读林天苗的作品就会看丢艺术家的很多其他意图。比如林天苗创作中有一个重要元素是她倾向于雇佣半职业技工制作雕塑(这种做法在中国大陆相对普遍)。对林而言,利用外包劳动力意味着她能大规模保持一种风格统一的工艺水准,为观众提供一种豪华到近乎触觉式的视觉体验。在她早期作品《缠的扩散》(1995)中,无数末端结成线球的棉线从医院病床中央裂开的大口子倾泻而出。如果没有外包劳动力,如此规模的作品基本不可能实现。但有时我们也会怀疑过于强调工艺反而削弱了作品在观念上的力量。

林天苗对材料的兴趣反映出她设计师一般的感知力。这一点在她2002年的作品《这里?或那里?》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该作品由她和她的丈夫艺术家王功新共同完成,一共包含九套高级定制时装一样的衣物。穿着这些衣服的人体模特站在若干录像投影中间,制造出某种不祥的气氛。或鼓胀或细长的衣物仿佛为人的心理状态赋予了实体形状。然而此处,该作品的力量也同样更多来自物质材料和制作过程,而非图像本身。在其他地方,当一件作品缩小规模展示时,手工艺的重要性就变得更加明显。《妈的!!!》2008年第一次在北京展出时,艺术家制造了一个沉浸式的整体环境,将观众淹没在做工精巧的物品里。但到了纽约,这件作品变成只占一间展厅的“精品”版,当初那种丝制迷宫的感觉也就丧失殆尽。林天苗近期华丽的丝绸作品旨在批判席卷了中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贪欲。其中,《金的一样》(2012)由四张大幅板面组成,被金色丝线层层包裹的人骨模型在板面上四散迸裂。乍看之下,这些闪闪发光的组件似乎只是装饰性质的。但如果留意到它们从形式上跟佛教艺术的共通之处(骨架、头盖骨、昂贵的材料),我们就会像看到曼陀罗的时候一样,忍不住思考其中涉及的劳动(精准的编织、刺绣以及其他细节)。然而眼前这片金碧辉煌还是让人觉得林天苗的创作动力不仅仅来自精神性的东西。也许使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正是她想要的效果。

译/ 杜可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