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15 results for: 王鲁炎

  • 新闻 NEWS 2019.07.06

    PSA揭晓“青策计划2019”获选方案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于7月6日召开发布会,揭晓“青策计划2019”获选的两组策展方案,分别是沈宸、王欢的“末路斜阳——‘声名狼藉者’及其不可解的存在方式”和张营营的“平行,似存在,未完成:行进的艺术工具”。

    今年的“青策计划”有两项重大赛制更新。其一:最终落成展览的场所从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8.08.09

    王鲁炎

    李佳

    王鲁炎在北京公社的最新个展“对应的非对应性”延续了艺术家对思维的普遍原则和内在悖论关系的关注。展览现场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空间原貌,一切用于生产视觉震撼的手段与设计都被放弃。由报纸、乳胶、纸板、木盒等材料制作的小型作品被放置于朴素的木质基座上,平行于观众的视线;这里只有最日常的尺度,和最简单的外观。如果说王鲁炎的创作轨迹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始终类似一种“例外”——在强调张扬个性的八十年代主张取消个性,在当代艺术商业化初现端倪的九十年代制作拒绝变为成品的“方案”艺术——那么此次展览的展陈方式与王鲁炎前几次个展上体量庞大、制作精密的重型机械装置相比,是否代表了艺术家实践内部的某个例外时刻呢?

  • 专栏 COLUMNS 2017.02.05

    贺潇:2016年度最佳新空间

    贺潇

    外交公寓12号, 北京

    80年代初,外交公寓曾经是早期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展示艺术实践与交流的重要平台。彼时,北京戒备森严的外交公寓需要居住在那里的外国友人邀请才可以入内,一旦进入其中,如同“出了国”一样,其特殊的政治属性为艺术家们打开了“自由”展示与交流的通道。同时,这个原本私密的个人空间也被暂时赋予了某种公共性。彼时艺术机制的匮乏,意识形态的制约已成往事。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01.28

    新作展二:新刻度与钱喂康

    Tony Zhou

  • 新闻 NEWS 2014.05.15

    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提名奖(学术类)名单揭晓

    历经3个月的评选,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学术类10项大奖提名奖名单揭晓,(按照艺术家姓氏字母顺序排名):

      年度艺术家·水墨:蔡广斌、刘庆和、梁铨

      年度艺术家·书法:鲍贤伦、孙伯翔、何应辉

      年度艺术家·雕塑:施慧、于凡、李秀勤

      年度艺术家·摄影:黎朗、王国锋、魏壁

      年度艺术家·装置多媒体:王鲁炎、谢德庆、尹秀珍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04.14

    刘鼎:华盛顿湖

    王懿泉

    刘鼎的创作总是富于缜密而智慧的观念程式,他常常将作品与当代艺术系统的诸多命题相互并峙,进而通过精心构建的情景来激发与观众及艺术界间的讨论。刘鼎在上海天线空间的最新个展“华盛顿湖”延续了他一贯的逻辑,而此次的重点则集中于其近期的研究兴趣,即对艺术经验的反思以及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重新审视。

    我们如何认识艺术,以及我们的艺术经验从何而来?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03.16

    大生意

    王辛

    去年秋天,在军械库艺博会宣布“聚焦中国”的酒会上,初被任命为策展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Phil

  • 新闻 NEWS 2014.01.17

    管艺向香港视觉文化博物馆M+捐赠艺术作品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今日宣布,香港未来的视觉文化博物馆M+获得中国最重要的艺术收藏家管艺捐赠37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管艺于2001年开始收藏当代艺术,其藏品关注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是次捐赠的作品覆盖了从星星画会以来的中国艺术,特别侧重中国观念艺术在过去30年里的发展轨迹。该批捐赠涉及的艺术家包括黄锐、新刻度小组、黄永砯、吴山专、顾德新、张培力、王广义、王鲁炎、林一林、梁巨辉、陈劭雄、颜磊、周铁海、徐震、陈文波、王音、沈远、郑国谷、曹斐及段建宇等,时间跨度从1979年至2005年,其中包括参与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12.11

    小时代里的不期而遇

    王丹华

    从北京到三亚的飞机上,坐着不少游客装扮的人。时代真是变化太快。记得《野蛮生长》里写八九十年代去海南的人,全都是全国最失意最有梦想和最不安分的人。提到海南,冯仑在书中这样写:“海南不相信眼泪,海南不承认历史。”在那个江湖啸聚的大时代里,在南中国的这个小岛上,每天都有不可能变可能的传奇写就。我不禁产生一点一页风云散的哀叹,光荣只属于过去。在如今这个甜腻矫揉轻软单一的小时代里,去海南,除了逃避一下北京的雾霾,晒晒太阳发发呆,还能怎样呢?我在脑海里整理了一下此前查询的关于三亚艺术季的信息,旅游与文化这样的字眼,让人心生倦怠,接下来会邂逅什么,我并没做太高的预设。

  • 所见所闻 DIARY 2013.04.04

    开启新航线

    窦子

    在经历了充满阴雨、下雪、雾霾的一个星期之后,3月24日终于放晴又见蓝天,而传说许久的芳草地展览馆今天也正式开幕,首展特邀美国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加盟,推出王鲁炎个展“图•寓言”。这也是这位低调的观念艺术家三十余年艺术生涯中最大的一次个展。

    侨福芳草地中心(Parkview

  • 杂志 PRINT 2011年9月

    命名权: 评高名潞的《中国20世纪艺术中的整一现代性与前卫》

    柯律格 | Craig Clunas

    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换言之,重要的是对事物的称呼,昔日儒家对于“名正”的教义是对能指任意性的不屑,但却成为匹兹堡大学艺术史家高名潞著作的有力声援。他试图让我们理解事物的正确名字,并正确地使用这些名字。虽然在评论一本关于晚近中国艺术的著作时提到圣人会有东方主义的汉学之嫌,但前提是,我认可高名潞反复强调的一点,我们只有了解中国特定的历史和思想才能理解他所探讨的话题。

  • 所见所闻 DIARY 2008.11.17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儿

    任兰

    11月13日,周四,倪海峰个展《维娃拉迪法兰西》(差异万岁Vive la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8.11.09

    中国公寓艺术之一:后文革的边缘艺术生态

    景晓萌

    “公寓艺术”(Apartment Art)是高名潞针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特定现象而提出的。由于政策限制,当时的前卫、实验艺术不能被官方的公共空间所接纳,只能在私人空间中进行展览和交流。在古典学院派风格占主流的年代,这些向往抽象的形式感和大胆画风的艺术家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随心所欲地创作,“公寓艺术”一度成为体制外的先锋艺术平台。参加展览的包括王鲁炎、朱金石、秦玉芬、赵刚等在海内外小有名气的前卫艺术家,策展人收集作品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多难得一见的早期作品统统收入其中,蔚为壮观。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8.07.25

    观念的笔记:中国当代绘画的局部叙述

    安静 / Lee Ambrozy

    “观念的笔记”把后现代画家的困扰当作前提:是一种没有总体的意图与法则可以依赖的虚空。画册的前言里面提出,目前的流行画派丰富而不断地被消耗掉,引起 “绘画概念极其单一,反映社会,或者通过反映内心状态来反映社会”。 此展览试图呈现当代艺术的自觉性。伊比利亚的小策展组收集的十六位画家能否使观众体验“主动试验性”的绘画线索呢?也许多少会一点吧。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8.02.28

    王鲁炎: 整体的背面

    安静/ Lee Ambrozy

    王鲁炎近来迷上了枪、坦克和军事用品,并将这些因素诉诸于新作《整体的背面》。看样子他似乎始终也未偏离过“战争的机器”这样一个主题,并且其观念上的构思还远比实物的表现更加纯粹。第一眼看去你可能只觉得滑稽荒诞,但是这个人明白现场的概念强调的是一种个人体验,他成功的通过微妙的空间处理和视觉发挥引申出略带反叛的社会政治含义。

    这个“重量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