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 INTERVIEWS

徐坦

在“密室”对话,《徐坦语言工作室》现场,2011,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摄影:蒋涛

以语词与意识关系为主题的视觉艺术项目《可能的语词游戏——徐坦语言工作室》目前正在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进行着——这将是徐坦对这一历时五年的“关键词”项目的最后呈现。“关键词”项目由“搜寻关键词”和“关键词学校”两个环节组成,它通过对中国活跃地区中特定的活跃人群的音像访谈、调查、采集、分析和整理出“关键词组”,这些被采集的语词通过在不同的公共空间和公共人群中进行讨论、交流形成新的意识关系,试图测试对当下中国总体社会意识状态进行“艺术研究”的可能性。他的创作是指向社会的,但并不会将社会现实的信息直接纳入创作,而是通过“社科”方式折射,创作形态既不是画、雕塑、录像,而是社会学科的某些工作方式。在此,徐坦讲述了他如何呈现“关键词”项目和他如何看待自己目前进行的工作性质。

这次在OCAT的展示,意味着一种实验,即现场空间设置和公众互动合一的方式。这种“合一”是一种极限实验。概念,意识活动的运作,将视觉因素设置到极限状态。希冀给意识活动(包括互动)最大的通透性和能动性。 现场有装置,提供来访者几种不同的交流,谈话的空间,同时也是我自己工作的空间——我置身于观者视线内工作——工作包括语词分析和与观众谈话——我的工作也是被观看的内容。现场设置了录像装置:11个频道的录像,包括有关关键词的录像作品,和关键词活动记录性录像,旨在向观众提供一种现场感受,以及五年多的关键词项目活动过程。现场设置专门有关语词的声音装置,一种环绕现场的声音设置。现场有大量文本呈现,有关几年来文本分析情况,以及文本资料。另外还设置了提供观众书写的装置,提供观众特殊的现场自助录音录像的装置。最重要的是,观众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加入互动性的,“行为艺术”性质的活动,特殊环境下,以关键词为中介的方式谈话,是我的意图,也就是“合一”。

项目实施的情况,包含两个方面的接近观众的方式,1.以关键词为媒介,通过调查,直接接触观众的有关个人和社会经验的话题;2.基于“人人都可能成为艺术家”的理念,和观者进行想象的“身份交换”。

所说的关键词项目的最后呈现,是指一般性质的语词搜索活动将要结束,对我来说这是初始阶段的进入性的工作,现在是要转入具体的不同方向上的工作。我在三年前已经打算将广泛社会性的互动艺术活动,转入具体的社会话题中去。而这种具体方向的工作,实际上前年已经开始了。这样既研究具体社会事件和议题、回避“宏大叙事”的倾向,又有助艺术知觉和意识性的具体化。避免概念的“贫乏化”倾向,将概念性艺术活动推向“充实化”。

在我的工作中有借助一些统计做法,是在于尊重“客观性的倾向”,目的不在于创造“客观性知识”,而在于:1.通过工作,指出值得注意的“词”,以及与这种词关联的值得注意的个人和社会意识——这需要借助统计和想象;2.在所谓的唯物主义社会里,指出“客观性知识”与想象,意识等既“相辅相成”又为悖论的关系。

任何社会学科都是透过一定的专业视角,去观察社会。每种专业对于“社会存在”的描述,存在着边缘或不能观照的领域。那么,不同的专业之间有关“社会存在”的叙述,有着某种“在之间”(in between)的地带。这种“在之间”的区域是难以产生“专业知识”的,只会产生“形而上学”,比如,什么是中国的“关系学”。这个不专业的“在之间”的区域里,存在大量对于社会生存来说十分重要的,有关个人的或者集体的存在经验的叙述。这是当代艺术观照的空间,也是“关键词”项目活动关注的区域。

关于当代艺术,常常看到的情况是,艺术家以作品挑衅公众和世俗社会的忍受极限,公众除了看不懂,还要“忍受愤怒”,这成为当代艺术惊世骇俗的容颜,但是这并非就具有创造性。这样的出发点,不仅我没有兴趣,而且已经不再具有任何激发创造性想象的能力了。对于我来说,唯一刺激想象和激情的事情,就是将艺术推进到科学领域去,那么社会学科是艺术的近邻。

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