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25 results for: Bruno Latour

  • 专栏 COLUMNS 2022.06.28

    近距离射击

    安妮·戴尔利亚

    是枪的问题。

    惨绝人寰的恐怖事件一次次发生,我们也一次次听到枪支安全的倡导者们这样说。在我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纽约州水牛城的一次出于种族动机的枪击案导致在超市购物的十名黑人死亡。紧接着,得州乌瓦尔德市的十九名儿童及两名教师丧生于另一起枪击案中。就在我对文章进行润色修改的时候,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的医院枪声再起,至少四人死于该起枪击事件,随后的周末又有更多屠杀发生。除了这些被广泛报道的大规模枪击事件以外,在美国,与枪支相关的死亡案例每天都在夺去数百人的生命。尽管美国枪支暴力的成因复杂——与种族、阶级、性别、心理健康,以及(按照Roxane

  • 专栏 COLUMNS 2022.01.22

    混浊媒介

    致颖

    “图像不仅仅是感知的产物。 它是个人或集体知识及意图的结果。”

     ——汉斯·贝尔廷

    看到这张图时我们都傻了。它被刊印在一份西班牙的报纸上,由一幅构图简明的单格插画与手写字体组成。画面中描绘了一群正在渡船前往欧洲的病毒们,这些拟人化的病毒除了带有刻板种族特征之外,他们所乘坐的木船也被标註了南非国旗以及Omicron字样。作者巧妙地将疫情与难民议题搓合在一起,可以说精准反映了当前某种紊乱的精神症候。这是在南非政府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的四天之后,一位来自南非的友人向我展示了这幅插画,并且感慨地说,你瞧,在欧洲人眼中,亚洲人不再是唯一在象征意义上的病毒带原者了。

  • 杂志 PRINT 2021年4月

    台北双年展

    崔维斯·杰普森

    本届台北双年展用一个貌似挑衅的标题表明了自己的论文展身份:“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这原本是句具有讽刺意味的反话,不过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认为此刻这句话却蕴含着真理——21世纪的人类对地球变迁的认知变得如此扭曲和分化,而这些对立的认知必然改变了我们曾经一致认定的“自然”。拉图尔和联合策展人马汀·圭纳德林(Martin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1.03.29

    王凝慧

    刘化童

    本科毕业于计算机科学和国际关系专业的王凝慧曾经在采访中戏谑地自称“科学极客”(science geek)。她的展览大多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而作品则往往只叫“无题”。她曾经罗列化学元素周期表,用以抵充展览介绍文字;而在此次胶囊上海的个展“王凝慧 Alice

  • 杂志 PRINT 2021年3月

    “临界区”

    迪德里克·戴德里克森

    所以现在最潮的是外皮、表皮或者说外壳:生态学又有了新的比喻,一种新的认识论又有了新的口号,这是继“蓝色弹珠”(blue marble)、“全星球”(Whole Earth)、“地球太空船”(Spaceship Earth)、“盖娅”( Gaia)、“人类世”(the Anthropocene)等等等等概念之后最新的浪潮。“临界区:地球政治的观测站”(Critical

  • 采访 INTERVIEWS 2020.05.18

    金锋

    卜生

    金锋的录像新作《不稳定与不稳定性》(2020)近期在讨论疫情问题的展览“紧急出口· 春风十里”中展出。其中,海面行驶的小船以及登岛之后的自然景观构成了人-自然,征服-被征服的对立,而方言的旁白所讲述的故事在逻辑上并没有形成与画面完全对应的关系,视觉和听觉之间的撕扯中,两条故事线和画面三重叠加的叙事手法引发了观者的困惑和焦虑,艺术家在简短的十分钟内安排了大量的信息,也为之后的系列作品创作留下了诸多悬念。金锋在采访中谈到了他创作这件作品的初衷和对当下环境的思考。

  • 新闻 NEWS 2020.04.22

    台北双年展公布2020年参展艺术家名单

    台北双年展宣布,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39位艺术家将参加于2020年11月21日至2021年3月14日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行的第12届展览,今年主题为“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You and I Don't Live on the Same Planet)。展览原计划于10月开幕,因疫情原因推迟了一个月。

    本届双年展由布鲁诺·拉图尔(Bruno

  • 新闻 NEWS 2019.03.08

    布鲁诺·拉图与马汀·圭纳德林将策划2020年台北双年展

    近日,台北双年展将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和独立策展人马汀·圭纳德林(Martin Guinard-Terrin)任命为2020年展览的策展人。第十二届明年10月开幕,“将根据十一届的策展讨论进一步探讨地缘政治和地缘历史问题,希望就如何在此片土地上立足安身而展开讨论。”

    去年,拉图尔被《纽约时报杂志》称为“法国

  • 杂志 PRINT 2017年11月

    斯芬·吕提肯(Sven Lütticken)的《文化革命》

    托马斯·艾尔塞瑟 | Thomas Elsaesser

    [[img1]]

    历史前卫艺术——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构成主义——的驱动力之一便是融合艺术与生活的决心。众所周知,通过全面接纳新的媒体和移动技术,包括马里内蒂、汉斯·里希特(Hans Richter)、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弗拉基米尔·马雅可夫斯基(Vladimir

  • 杂志 PRINT 2017年4月

    真实的虚构:论“替代事实”的替代方案

    哈尔·福斯特 | Hal Foster

    1、尽管有谣言说真实已经消失了,但真实依旧与我们同在。亚历山大·库鲁格和奥斯卡·内格特认为真实的产生是“顽固的”,它存留于我们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设备中。真实如历史一样棘手,弗里德里克·詹明信补充道,两者皆不可被超越。如果这些构想是正确的话,那么,真实的问题并非关于它的存在,而是关于它的地位(position)——它位于何处、被谁置于那儿、如何置于、为何?我们只有通过这些架构(framing)才能开始接受面对一些评论、艺术与文学。[1]

  • 专栏 COLUMNS 2016.03.16

    从全球化的极限看“在地”与“技术”

    采访/卢睿洋 魏珊

    许煜于英国伦敦大学金匠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德国吕纳堡大学数码媒体文化与美学研究所讲师及研究员,法国蓬皮杜中心创新与研究所研究员,西蒙东研究中心研究员;写有专著《On the Existence of Digital Objects 》,编有《30 Years after Les Immatériaux : Art, Science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06.28

    ∞Ω——绝对无限的游戏

    易鸿

    非此、非彼、非一切。否定一切是禅探究万物真理的方法论,路径是回到一个原点去观照心识。所谓抱元守一,廓然空虚。而“一”与“多”显示了万物一体性与个体多样性,它们之间隔着一条鸿沟,同时又是一回事。在这里引用禅的哲学思辩,无非是选择借用一个宗教原理的角度回应,付晓东在A4当代艺术中心策划的展览“∞Ω——绝对无限的游戏”所要讨论的“一”和“无限”的关系。

  • 专栏 COLUMNS 2014.11.05

    环境公害

    Eva Díaz 译/钟若含

    如今,人们对“人类世”(Anthropocene)这一观点的接受似乎已成为必然——通俗来讲,它意旨由人类活动对地质的改变与破坏所引出的新地质年代。上周,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的剧场作品《盖亚环球马戏》(Gaïa Global Circus)在纽约 “厨房”空间(The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4.06.25

    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Venus Lau

    新媒体艺术的“新”,往往来自作品的物质性在感官平面上带来的断裂和皱褶,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齐物等观:2014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下称“齐物等观”)强调的不止物质性,而是物本身。这由张尕策划的展览来到第三届,结构明显向理论靠拢。“独白:物自体(Ding An Sich)”、“对话:器物之间”、“合唱:物的议会”是展览的三个部分。不论是康德不可知的超验物件,还是拉图尔(Bruno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3.09.12

    Raqs媒体小组:补时

    宫林林

    Raqs媒体小组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他们的写作,读了《致公园2061年54岁的阿玛丽雅·洁冉》(见raqs的新书《动力沉思》,蜜蜂文库),那枚时间胶囊长什么样子、埋在何处已经不重要了。同样,展览“补时”上的作品在没有文本阐述的情况下看上去十分单薄无趣。将两台摄像机全程对准申花和绿城的守门员,并不如道格拉斯•戈登(Douglas

  • 杂志 PRINT 2012年10月

    十三届卡塞尔文献展

    丹尼尔•伯恩鲍姆 | Daniel Birnbaum

    如果认为物拥有的故事如同人拥有的故事一样焦虑,意味着什么?今年文献展中的很多物品——发动机,蜂箱,调色刀均在其中——拥有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困窘的故事要诉说。拿德国苹果Korbinian来说吧,它源自于1923年,其时巴伐利亚牧师、激进分子以及爱吃苹果的科尔宾安•艾格纳(Korbinian

  • 杂志 PRINT 2012年夏季

    另一个世界:郭怡安(Michelle Kuo)采访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

    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的眼光始终落在大局上:这位以金匠学院、伦敦大学为基地的人类学家、无政府主义者以及行动主义者,在如今这个专门化的时代,却采取了一种令人振奋的广阔视野。格雷伯2011年广受赞誉的作品《债:第一个5000年》(Debt: The First Five Thousand Years)提出了一项针对义务、

  • 专栏 COLUMNS 2011.08.09

    “延展生命”

    张尕 翻译/梁舒涵

    2011年7月27日,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延展生命:媒体中国2011”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期媒体艺术栏目选登了策展人张尕的文章,试图带给读者一些更为深入的思考,这种思考并不局限于展览本身,而是上升到一种理论的高度,探讨艺术、哲学、生态学、行动主义和政治之间的交换关系。

    法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

  • 专栏 COLUMNS 2011.07.01

    从延时到时崩或从再现到呈现

    张尕

    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先后以摄影,电影,无线广播, 电视,卫星通讯以及互联网为标志的传播媒体日益成为人类认知世界,构筑现实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 20世纪诸多前卫艺术的萌芽直接受到当时之“新”媒体技术发展的启迪并予以回应。 从Dziga Vertov 和 Walter Ruttmann 对于“新电影”的探索以及布莱希特(Bertolt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1.01.03

    约西亚-麦克赫尼个展:水晶般的现代主义

    Zachary Cahill

    无论何时,当约西亚-麦克赫尼(Josiah McElheny)被拿出来讨论时,人们就会对现代主义历史重新给予中肯的评估,而对此不太了解的观众,可能会这样问道:哪个现代主义?社会学家布鲁诺-拉图尔(Bru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