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13 results for: 梁志和

  • 所见所闻 DIARY 2023.04.01

    每当变幻时

    陈立

    3月20号抵达香港,在还没有开始任何的艺术类行程时,我决定与之前一起生活了四年的室友吃第一餐晚饭。前室友是一名香港独立平面设计师,同时一直致力于艺术和本地社区结合的项目。她告诉我:“你搬走后的四年,这里发生了很多变化。很多朋友离开了香港。”听完后我的心情复杂,尽管这里不再是我的居住地,而且和很多人一样,疫情爆发以来就一直没有机会再访,但香港好像始终给我一种“故园风雨后”的熟悉与陌生。室友说到他们在申请艺发局项目资助的时候,需要上一门关于国安法的课程,很多艺术家的项目也可能不再被批准。我在庆幸我的粤语没有退步的同时,也发现她的普通话变差了。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20.06.09

    续章

    刘菂

    亚洲协会会址原为19世纪英国皇家海军所建造的军火库,依山傍水,俯瞰金钟和维港,百年内几经易主。如今在明星建筑师的改造下,这里依旧郁郁葱葱,大牌和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举目皆是。此次为庆祝亚洲协会香港中心“三十而立”而举办的展览“续章:香港当代艺术展”共邀请了十位活跃于本地的中青年艺术家参与,以此“反思香港的社会历史发展”。理念看上去很宏大,所以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香港所进行的绝大部分艺术创作都可以被认为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 新闻 NEWS 2019.09.07

    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就性别平等和“表现的不自由展”发布联署声明

    9月4日,数百名艺术家发起联署声明,从性别平等角度抗议爱知三年展“表现的不自由展·其后”的关闭。

    声明中强调《和平少女像》雕塑是对女性人权问题的关注,艺术家是在向“慰安妇”幸存者的勇气致敬,承认她们所经受的创伤,鼓励大众反思这一引发争议的性暴力史。“不幸的是,该作品所引发的争议反映了当今日本社会对女性歧视的普遍与根深蒂固,这也直接违背了三年展对性别平等的承诺。”

  • 所见所闻 DIARY 2019.08.07

    “情”的漩涡

    林叶

    进入爱知艺术文化中心10楼的爱知县美术馆,便看到矗立在大厅里的艺术组合exonemo的装置作品《吻》(The kiss)。两只巨大的手各自握着一个超大型“手机”,两只手机交错着紧紧贴在一起,屏幕上的人也因此相互亲吻,他们的表情似乎非常陶醉。这件作品不仅直接呼应了本届三年展主题“情的时代”,也向观众提示了这个时代在媒介与信息包围下所形成的某种伪情感。这种伪情感附着于每个人身上,大家隔着屏幕,努力地传达一些自以为真实的情绪,试图借此建立某种亲密关系,以纾解人与人之间日益增长的陌生感。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8.06.19

    拆棚

    顾灵

    位于香港中环核心位置的大馆-中区警察署建筑群如今焕然一新。在多场开幕展览和活动中,大馆当代艺术馆首场正式群展选择与本地非营利空间Spring工作室合作。由李绮敏策划的这场展览题为“拆棚”,既是前者的开篇展,也是后者按计划运营五年之后的闭关之作。

    “如何主动以个人或协作形式,为一个公平与公正的社会环境作出贡献。”——导览手册上提示的这种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08.22

    曾家伟:徒劳

    瞿畅

    香港青年艺术家曾家伟在刺点画廊的首次个展呈现出在一种精心编排的叙事:刻意保留画廊原有的隔离结构,展览“徒劳”借助墙面的分隔搭建出一个形似“白天”与“夜晚”的过渡场景——两个场景互为区分,也各自相互关联、窥视,甚至构成因果——借此对应艺术家在创作中对结构、角度和层次的关注,以及贯穿展览的内外关系;同时,作品中的居家物件与模仿生活环境的摆置也呼应了其作品中个人化的、携带空虚感的表达。

  • 所见所闻 DIARY 2016.07.11

    下一个二十年?

    武漠

    当我们在一座城市的文化生态中浸淫日深,那些构筑了此种生态的机构与人事通常会变得如同吃饭喝水一般习惯成自然。1996年,七位香港艺术家——李志芳、梁志和、文晶莹、黃志恒、梁美萍、曾德平和张思敏——在港岛西部共同创立了Para Site,当时的他们也许还难以想象,倏忽之间,这个非营利当代艺术空间已经迎来了它的第一个二十年。

    某种程度上说,Para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06.27

    世变

    李棋

    由陈立和武漠在香港Para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05.04

    梁志和:请按钮……瞻前顾后

    刘旭俊

    在人类肉眼所见的世界里,恐怕只有蚂蚁才能勤劳地生存于如此拥挤的生活环境里。在大陆人看来,香港人的生活与蚁族无异:地少人多,人口密度大,人均享有空间小,在这个早已不是租界的地方,香港人不论贫富群租在逼仄局促的城市空间里。不同的空间形态必将塑造出不同姿态的空间感,在香港,空间把人感知世界的方式压榨成了蚁居视野,这方面艺术家也不例外。

  • 专栏 COLUMNS 2014.03.22

    再次相聚:汉雅一百

    刘淑庄 | Doretta Lau 译/王丹华

    提起1983年香港的文化和政治图景,不能不想到一年后签署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当时还没有人要想过去学习普通话。电影方面,成龙的《A计划》风靡大江南北。在这种语境下,那年的十二月,汉雅轩画廊在加多利山举办了第一次展览。被朋友称为“Johnson”的画廊老板张颂仁,从他的一个叔父那里借来空间,有点懵懂地一头扎进艺术界。

    从那时

  • 专栏 COLUMNS 2013.09.03

    李杰谈威尼斯双年展香港馆及香港当代艺术界现状

    采访/杨北辰

    做威尼斯双年展时我其实试图做一个极端的展览,但做好之后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部分比较极端,因为这个所谓的香港馆,但我不想做一些很代表香港的东西,我就重新再问:我自己到底是什么?什么是香港?后来找到了四个Keywords(关键词):爱,恨,当下,方向。我觉得对香港的感觉,也跟我自己做作品的经验有关系,我以前处理的是爱和恨之间很小的一部分,那种所谓不清楚的状态和情绪。而香港永远都是当下的,又不会放假,在中间已经主动遗忘了很多东西。可能那个展览本身反映不出来,起码情绪上比较极端。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3.08.24

    Déjà Disparu

    翁子健

    “Déjà Disparu(已然消失)”是个难得的展览,估计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是他们首次看到这些九十年代香港艺术代表作的原作。对我来说,特别注目的是黄志恒(Sara Wong)的装置作品,曾经从照片中看过Sara的充满精巧细节的装置作品的话,应该都会希望一睹其原作。至于鲍蔼伦(Ellen

  • 所见所闻 DIARY 2009.05.26

    流感季 [香港]

    Samantha Culp

    2009年香港国际艺术展开幕前一周,上百的游客被隔离在湾仔维景酒店,这里距离举办博览会的会展中心很近,大部分来到香港的旅客,到达后都要进行体温检测。幸运的是,流感的恐怖并没有吓退亚洲艺术的玩家们。大家按计划到达这里,也许,艺术展在“入口和某些特定地方放有杀菌手洗液”的保证让大家安心下来,但也许就如一位北京艺术家所说的那样,人们只不过是希望能在五星级的君悦大酒店接受隔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