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95 results for: 徐震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8.06.17

    徐震®

    李博文

    徐震®此次展览以“异形”为题,似乎是想要唤起关于著名电影系列“异形”的恐怖氛围;但在展览里,“异形”概念所指的主要是“互为异质的诸多形态的并置和结合”。展览里最显著的,是南辕北辙的意象的匹配、结合,像是什么古怪的人工智能配对算法的工作成果,这些意象的结合本身称不上是恐怖的,甚至是有戏谑意味的(展览开幕前,画廊工作人员曾像告诫“有让人不适的场面”一般告诫观众“请不要穿高跟鞋前来开幕”——这可能是展览中最切身的恐怖):《异形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8.02.02

    疆域:地缘的拓扑

    孙冬冬

    诚如该展览的策展人鲁明军所言,展题“疆域”是受到美国历史学家拉铁摩尔关于中国边疆问题探讨的启发——长城,在拉铁摩尔那里,并没有被当成一条标识“中国”天下以内的土地与蛮夷之邦的分界线来处理,而是被视为一个广阔的边缘地带,它是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历史互动的产物,并由此引申出一个包含多元文化主义的“大中国”历史观。或许是为了与之对应,观众一进

  • 新闻 NEWS 2017.03.21

    中央蓬皮杜将在上海西岸开设卫星分馆

    巴黎的中央蓬皮杜计划在由大卫·奇普菲尔德(David Chipperfield)设计的上海西岸艺术博物馆开设一个卫星分馆,《艺术新闻》的Georgina Adam报道。这座博物馆位于西岸文化区,这个项目由上海的西岸开发集团和徐汇区政府牵头。

    徐汇区在翻新这个前工业区域上投资了大概

  • 专栏 COLUMNS 2017.01.25

    上海来信:2016年的艺术基建

    陈玺安

    如果你有机会从未来往回看,也许2016年对于上海来说会是一个重要的艺术年份。这并不是说这一年出现了类似传真展(1996)或者超市展(1999)一类历史分水岭式的展览,而是关于展览基建这一方面的发展出人意表。

    艺术有了基建,意味着艺术作为象征资本流通,有其指定的方向和速度。在上海的案例中,象征资本汇聚的流向很大程度上围绕在收藏家身上。一

  • 所见所闻 DIARY 2016.12.17

    解放区的皮肤

    杜可柯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中国艺术圈再没有人比徐震更能代表“江湖”:出道早,被江湖洗刷近二十年依然容光焕发。在大江大湖的武汉碰上徐震,我感觉自己是撞进了江湖段子铺。刚到头天晚上,加上“十年江湖,十年不服”的陈文波,两盆香辣蟹端上来,八卦已经拆了一桌。总结起来,其实也就像电影《东成西就》开场说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他们的英雄事迹相信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下面是他们年轻时候的一些荒唐事情。”

  • 所见所闻 DIARY 2016.11.19

    消费主义的黄金时间

    王懿泉

    徐震专卖店开张了,就在当代艺术在上海集中爆发的 “上海艺术周”之前几日。据不完全统计,魔都有超过60场展览在这一周开幕。

    就像广告语(展览新闻稿)“一种完全不同于现有美术馆、画廊等艺术机构的全新文化形态”所说,徐震专卖店没有食言,真真切切地以一种商店的形式出现了:全新装饰过的店铺门脸、专门设计的英文字体标识“Xz”、玲琅满目的艺术(商)品、恰似零售业的空间动线安排等等。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10.04

    信息雕塑公路

    郭娟

    没顶画廊迁至西岸新空间后的首场展览被命名为“信息雕塑公路”,一方面体现出策展人对于现下世界的理解角度,另一方面也展示了画廊挑选合作艺术家时的“趣味”——这点或许比展览主题本身更值得研究,毕竟,无论对“信息”的强调还是对博伊斯“社会雕塑”的指涉,甚至二者的组合,只是提示出了大致的关注方向,在深入论述缺席的情况下,很难真正给出一种观念上的刺激。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09.27

    徐震

    Scott Norton

    讽刺的艺术在完成讽刺之后怎么办?最初的批判失去力度之后,艺术家是否已经不再是艺术家,而变成他们原本批判的经济体里的一个生产者?通过成立没顶公司,徐震尝试将自己从艺术创作中抽离出来,转而将自身形象打造成一个品牌,以公司为主体来制作作品。意图非常明显:抨击消费主义、批量生产以及品牌经营的空洞。然而,如此做法—借用法国哲学家/艺术史学家让·鲍德里亚的话说就是“艺术通过仿真来复制自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商业画廊空间的语境下,徐震和没顶公司的“意图”很容易在从批判性评论到优质商品的转换过程中变得暧昧不明。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09.27

    工作室

    王懿泉

    工作室之于艺术家,正如书房之于作家、厨房之于厨师,是一处创作者得以自在栖身的空间。其实,每一位艺术家的工作室都是独特的,反映着各自的喜好,甚至是关于艺术最深刻的一己之见,这恰恰是需要珍视的品质——在当代社会的语境里,“独特”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资产。乔空间的新展览“工作室”就将讨论的焦点置于此,展览通过呈现艺术家们工作室的照片或为此次展览全新创作的作品,向观众提示他们各自工作室的面貌、创作状态以及艺术灵感的出处。

  • 杂志 PRINT 2016年夏季

    “M+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

    田霏宇 | Philip Tinari

    2012年6月,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Uli

  • 所见所闻 DIARY 2016.05.03

    长长征

    杜可柯

    如果要给北京各大画廊制作卡通人物形象,长征空间的形象肯定是个有点儿怪怪的大叔。不是因为他的核心代理艺术家名单上鲜有女性名字,也不是因为长征灵魂人物卢杰本人的气质使然,而是从创始之初的“长征—一个行走中的视觉展示”到

  • 采访 INTERVIEWS 2016.04.19

    陈文波

    杨北辰

    艺术家陈文波的个展“日夜场”延续了其一贯对于消费社会中非人图像的“研究”立场,在复杂的光影布置中,他试图剥离出一种纯粹几何与系统化的采样式结论,既包含着批判性视野,亦存有某种“身在其中”的困惑与思辨。在这篇访谈中,艺术家谈及自己面对、处理图像时的态度,在绘画传统下工作时采取的方法,以及如何与“现实”之间构筑起更富于挑战性的关联。“日夜场”将于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持续至本月30日。

  • 新闻 NEWS 2016.04.08

    沪上首家“徐震超市”开业

    雅昌艺术网报道:4月8日,“徐震超市”在愚园路正式亮相。“徐震超市”源自旧作《香格纳超市》,超市曾在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纽约James Cohan画廊、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新加坡香格纳画廊、韩国首尔美术馆、上海龙美术馆、奥地利格拉兹美术馆等机构展出,这是该超市第一次走出艺术机构,正式落户上海社区。

    “徐震超市”延续了《香格纳超

  • 新闻 NEWS 2016.04.07

    第十届AAC艺术中国三大奖项入围名单揭晓

    雅昌艺术网报道:第十届AAC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评选日前公布三项大奖入围名单。本届AAC艺术中国由黄专教授担任评选委员会轮值主席,巫鸿教授担任学术总监,“年度艺术家”、“年度青年艺术家”、“年度艺术出版物”三项大奖获奖名单将于5月16日揭晓。

    第十届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03.31

    过剩的想象,无所事事的绝妙

    王懿泉

    没顶画廊明亮的灯令七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都更具有“光”(aura)了。与很多为赋新辞强说愁的展览相比,“过剩的想象,无所事事的绝妙”来得很“素颜”。绘画和录像顺着墙面依次铺开,规规矩矩:逆时针从张佳星的拼贴画作《谢谢你》(2015)开始,包括了石佳韵的多幅主题和尺寸不一的油画,王新一带有3D软件渲染和日式动漫格调的动画,沈莘的三屏录像《形态脱逃:序

  • 新闻 NEWS 2016.03.01

    周冰心加入没顶公司 任“徐震”品牌总监

    没顶公司日前宣布,周冰心加入没顶公司,任“徐震”品牌总监,全面负责“徐震”品牌的战略发展、运营和传播。

    没顶公司于2013年推出“徐震”品牌,将艺术家徐震的个人创造以公司品牌化运营,是没顶公司开创性的拓展与创新,也是公司的长期战略和核心业务方向之一。

    周冰心毕业于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获得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得荷兰莱顿大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专业硕士学位。她曾任上海当代艺术馆助理策展人、纽约

  • 新闻 NEWS 2016.02.28

    2016年度悉尼双年展公布参展艺术家名单

    Artinfo报道:第20届悉尼双年展公布参展艺术家名单。本届双年展将于3月18日至6月5日举办,由双年展艺术总监斯蒂芬妮·罗森塔尔(Stephanie Rosenthal)策划,主题为“未来已经来到眼前,只是它还未得到广泛传播”(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It’s Just Not Evenly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02.13

    本土:变革中的中国艺术家

    方言

    “本土”是继2003年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的“中国,怎么样?”(Alors, La Chine ?)以及2004年里昂当代艺术馆的“道与魔”(Le Moine et le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10.03

    15个房间中的艺术

    钟若含

    “我在纽约呆了十年,回上海没怎么参加过这里的活动。今天被朋友拉来,没想到这边的开幕人这么多这么热闹”,摄影师廖逸君说。两个星期前上海的三个艺博会和数不清的大小展览开幕还没让“走断腿”的人们缓过神来,紧接着月底龙美术馆的“15个房间”展便以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小野洋子、布鲁斯·瑙曼(Bruce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08.28

    与距离和时差有关

    郭娟

    北京到西安,六个小时的高铁车程,从古都到更老的古都,不过这种历史距离很自然地被中国现代城市千篇一律的外观抹平了,并未明显感觉到了另外一个城市,天气照样炎热,道路照样拥堵,连“二环”这个地理标示都是一样。搭六个小时的火车去看展览细想起来确实有点荒诞,尤其实际情况是我打车十分钟右拐两次就可以看到王光乐最新的作品(却还没有成行,只能在见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