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评 CRITICS’ PICKS

刘韡,《紫色空气》,2014,绘画,160 x 400 cm.

巴黎

本土:变革中的中国艺术家

路易威登基金会 |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8, avenue du Mahatma Gandhi, Bois de Boulogne, 75116 Paris
2016.01.26 - 2016.05.02

“本土”是继2003年法国国立现代美术馆的“中国,怎么样?”(Alors, La Chine ?)以及2004年里昂当代艺术馆的“道与魔”(Le Moine et le Démon)之后,再次于法国举行的中国当代艺术大展。参展作品不同程度的勾勒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本土”状态的多个侧面。地下展厅中刘小东的“金城小子”系列油画(2010),源自艺术家获得职业成功后返乡作画的亲身经历,通过近距离表现亲朋生活的种种偶然瞬间,娓娓道出经济发展中历经变迁的城市人之身份探寻。刘韡则以其对城郊周遭环境变化的敏锐感知,根据场地的建筑特点选用镜子、木头和金属等媒材,对字面空间(Literal Space)和幻象空间(Illusionistic Space)进行在地的多重演绎。徐渠的《货币战争》(2015)以抽象几何的构图表现了全球化经济中货币的流通以及艺术流向市场的商品化转变。刘窗则在《抑花一号》(2015)中运用广告片手法表现因经济利益无视生态环境所付出的代价背后,国家宣传和商业广告间模糊的灰色地带。在时代性上,展览准确的抓取了嬗变中的中国内部高度反差的社会百态,以及渺小个体在其中生存的缩影。例如周滔的录像《一二三四》(2008)中在街头随处可见的企业员工对既定口号自觉而无奈的齐声高呼。这种忽略个体特性而将所有人规整入编制的独断逻辑,亦影响着国人对诸如成功学等畅销思维的驯从,并仍能从胡向前的《土尾世界之演讲》(2013)对超真实(Hyperreality)的戏仿中可见一斑。

同期展出的馆藏中黄永砯的《佛的五十条胳膊》(1997),张洹表现智慧随佛香散逸的佛头《顿悟》(2006)以及曾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出的徐震的彩色观音雕塑《新》(2014),均以西方观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体现佛教文化对中国艺术的潜移默化。令人感到些许诧异的则是艾萨克·朱利安(Isaac Julien)占据大面积展厅的《浪》(2010),后者将一则关于中国非法移民的社会新闻与一个传说相叠置。必不可少的毛笔书法随鼓声舞动,穿斗笠的船夫闭口缄默映衬着张曼玉的忧伤脸庞。或许时至今日,仍没什么比与中国艺术家携手,以标签式的精美画面共同虚构出关于谜一般优雅古国的神话叙事,更能满足西方观众对他者的心驰神往了。

然而,这样看似无心插柳的精心设置也许必不可少:毕竟,审美主义归根结底是一种精致的享乐主义,它与时尚及奢侈品广告所热衷于循循善诱的消费主义价值导向不谋而合。和以往不同的是,本次展览淡化了中国艺术家对民族性和身份的诉求,这样较少批判性的策略转变,或许一部分离不开全球化语境下许多期望以去国籍化的姿态立足于世界舞台的艺术家自身所具有的中庸态度;更进一步的说,温和的折衷主义是否间接避免了与西方中心主义观看模式的正面对峙,从而在市场的角度成功换取了双方心照不宣的“皆大欢喜”?国别性群展原本旨在将中国艺术家集体向外界推介,然而个体艺术家的表达需求,与天平彼端对西方观众观看的优先满足相比,两者是否等量齐观?事实上,若艺术家沦为这种强制观看方式背后的消极被选者,其作品内容则难免被西方观众降格为一种对中国当代社会现状的简单诠释,进而化作一种存在感欠缺的“投射”。尽管展览力图通过在修辞上将观看视域引导并扩大至政治和地理概念之外的范围,却不免在“拼盘式”展示之余捆绑着艺术家及作品的个性。或许,比起侧重对各种社会现象以及本土价值的呈现,一种回归到艺术创作本身的展览方式将会更为鼓舞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