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20 results for: 陈劭雄

  • 专栏 COLUMNS 2021.02.24

    多余的自由

    采访 / 郭娟、杜可柯

    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个人都认为黄小鹏最适合的是在大学教书,但广美没有给他这个机会。2012还是2013年,学校把他开除了,也没有什么理由,小鹏属于外籍老师,学校随时可以让你走人。这件事对他来说算是个打击。他在教育里有成就感和乐趣,而且他很爱广州这个地方。他也确实能影响到年轻人。

    我在美院读大一的时候已经想退学了,小鹏来了才继续下去的。我

  • 专栏 COLUMNS 2021.02.16

    代谢

    采访 / 郭娟、杜可柯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9.06.21

    人间指南(上)

    李佳

    像九十年代这样这样热衷于自我陈述和自我问诊的时代,似乎不多见。证据之一是文化研究在彼时的风生水起,将共同的社会现场直接转化为观照、书写和批判的对象。如果说“人文”概括了八十年代的思想和信仰,到了九十年代则是“文化”为知识分子的现实感知、社会介入和价值重估导航——至少,在这个名为“人间指南(上)”的展览中,对于九十年代前半期的中国当代艺术的再观看和再叙述,是依靠这一时期作为整体的社会文化情境再现,以及艺术家以个体参与文化自我叙事的案例所串联起来的。

  • 专栏 COLUMNS 2019.03.16

    错位的身体:在城市建筑与艺术的交汇处

    安静(Lee Ambrozy)

    新的空间实验浪潮正在当代艺术、建筑和日常经验的交汇处涌现,北京、上海、广州等“巨型城市”的艺术家将居住在都市飞地的心理和生活现实转化为艺术。虽然在装置艺术这一媒介中,空间处理似乎是意料之中,但中国巨型城市的各种条件促成了一条有趣的进化轨迹。本文将讨论近年发生在北京的三场展览和一个项目,建筑、空间、身体与空间的关系,以及既存的材料或条件在其中均被作为商品处理。此处的空间是从最宽泛的列斐伏尔意义上来理解的——从有机都市到基建空间

  • 新闻 NEWS 2016.11.26

    艺术家陈劭雄(1962-2016)逝世

    凤凰艺术报道,据艺术家林一林及陈劭雄家属透露,11月26日上午10点,当代艺术家陈劭雄于北京医院病逝。

    陈劭雄1962年出生于广东汕头,198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是九十年代广州重要观念艺术小组“大尾象”的成员。之后,他在独立创作的同时,也与其他艺术家进行多种多样的合作,包括与日本艺术家小泽刚及韩国艺术家金泓锡创建“西京人”小组(2007),以及与中国艺术家刘鼎合作“没有空间的计划”项目(2010)。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6.08.15

    陈劭雄:万事俱备

    谢从旸

    “万事俱备”(Prepared)是陈劭雄本次展览的标题,展期结束于一个意味深长的日期——9月11日。这自然引起连串疑问:艺术家是在为什么做准备?怎样做准备?

    策展人侯瀚如在开幕讲座中发问:“艺术可以反恐吗?”,着重讨论艺术何以对抗生命中的各种恐惧。虽然陈劭雄的作品不乏对恐怖袭击、政局动乱、经济危机等议题的呈现,但与其说艺术家在作品中反

  • 所见所闻 DIARY 2016.06.29

    长尾

    王辛

    驱车前往广州时代美术馆的路上,窗外时不时飙过一两辆自带改装遮阳伞的电动车。四两拨千斤的改装充满民间智慧:两三伞骨延长形成流线型尾部,符合空气动力学,游走于车河中又很拉风,惹得策展人侯瀚如赞不绝口:“这比扎哈哈迪的设计牛逼多了。”这样的改装和这样的赞赏都非常之广州,让我想起两天前他对艺术家陈劭雄的评价:“不伦不类”。这诚然是种嘉许,意指多种媒介和创作方式混杂的实践;用来形容陈劭雄九十年代初在广州与徐坦、林一林、梁钜辉组建的艺术小组“大尾象”十分贴切。6月10日与12日,由侯瀚如策划/合作策划的“陈劭雄:万事俱备”和“大尾象:一小时,没空间,五回展”分别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和广州时代美术馆开幕,个体与集体,边缘到机构,两番回顾,交叠出长长回响。

  • 专栏 COLUMNS 2015.10.18

    “广东帮”:一个始于1993年的机构实践个案

    王景

    2010年开始,陈侗使用“广东帮”(CANTONBON)作为他位于广州的两个空间,即博尔赫斯书店(1993-)和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2007-)的总称。这篇文章着眼于“广东帮”自1990年代以来,陈侗及其机构实践在全球化当代艺术框架下致力于支持当地艺术家及本土艺术创作的个案。

    “广东帮”自成立之初的定位就不仅限于成为地方性的美术馆或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5.03.21

    土尾世界——抵抗的转喻和中国国家想象

    武漠

    作为Para Site搬迁至北角新空间的开幕展,强烈的讽喻特征贯穿在“土尾世界——抵抗的转喻和中国国家想象”当中。“土尾世界”来自广东雷州方言,那里的人们以此自嘲“天高皇帝远”的状态,然而越是这种中央权力难以触及的地域,似乎越有可能存在超越民族主义统一叙事的活力。正如展览中胡向前的《土尾世界之演讲》(2015)所显示的,艺术家以成功人士的形象回到家乡雷州的中学操场发表演讲,他“热情地”模仿着励志讲座的措辞方式和身体语言,大谈如何发挥个人力量去追求梦想,讲台下的中学生们却鲜有共鸣。

  • 新闻 NEWS 2014.05.13

    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公布最新艺术家名单

    五月十三日,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公布了最新艺术家名单。参展艺术家和团体如下:曹斐, 陈界仁,陈劭雄,陈彧凡&陈彧君,程然,耿建翌,格兰•弗瑞 (约翰•林戴尔) (Gran Fury (John Lindell),黄博志,岩崎贵宏 (Takahiro Iwasaki),贾淳,特雷勒沃•卡雷勒侬&奥利维•科克塔-卡雷勒侬 (Tellervo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03.16

    大生意

    王辛

    去年秋天,在军械库艺博会宣布“聚焦中国”的酒会上,初被任命为策展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Phil

  • 新闻 NEWS 2014.01.17

    管艺向香港视觉文化博物馆M+捐赠艺术作品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今日宣布,香港未来的视觉文化博物馆M+获得中国最重要的艺术收藏家管艺捐赠37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管艺于2001年开始收藏当代艺术,其藏品关注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的中国当代艺术。是次捐赠的作品覆盖了从星星画会以来的中国艺术,特别侧重中国观念艺术在过去30年里的发展轨迹。该批捐赠涉及的艺术家包括黄锐、新刻度小组、黄永砯、吴山专、顾德新、张培力、王广义、王鲁炎、林一林、梁巨辉、陈劭雄、颜磊、周铁海、徐震、陈文波、王音、沈远、郑国谷、曹斐及段建宇等,时间跨度从1979年至2005年,其中包括参与2003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

  • 采访 INTERVIEWS 2013.05.11

    苏伟

    杨北辰

    “我不在美学的进程里——再谈行为”正在星空间的七棵树空间进行展出,我们特此邀请本次展览的策展人苏伟探讨他通过本次展览试图达成的研究性目的,并解读展览所传达的整体策展理念。

    “我不在美学的进程里——再谈行为”的确在某一方面将艺术研究作为它针对的对象来展开。这里所说的美学也是宽泛意义上的美学,在我们这三十年简短的当代艺术历史里,这个美学经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13.01.13

    陈劭雄:风干历史

    翁子健

    “风干历史”的展览布置可谓开宗明义︰几条钢线横跨空间的上方,二、三十张水墨速写和一块投影板夹在钢线上,就像正在晾干的衣服。

    陈劭雄以前就发表过一些水墨速写作品,画的是日常记忆和城市景观,而这次的内容是一些完全如实绘画的新闻图片,这些图片拍摄的是全球各地抗争行动的激昂画面(有美国的占领行动,北京的上访者,香港的国民教育示威),这些画就像一份报告,一套新闻图集。从理论上讲,这类图片在中国内地是“很难看到”的,所以这套图集就好比在宣布这一点︰无论如何,网络民主都总能绝处逢生,正因如此,它是当代抗争者最强大的工具。

  • 新闻 NEWS 2012.10.07

    陈劭雄获得洛克菲勒2013年Bellagio创意艺术奖

    洛克菲勒基金宣布2013年Bellagio创意艺术获奖者,分别是高里•吉尔(Gauri Gill),陈劭雄,阿拉•尤尼斯(Ala Younis)。这一奖项鼓励在全球或社会议题启发下,于创作中呈现出独特创造力的视觉艺术家。他们将获得现金奖励,并且在中心驻留两个月。

    高里•吉尔(Gauri

  • 杂志 PRINT 2010年12月

    2010年度十佳

    姚嘉善 | Pauline J. Yao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大庆

    很难去判断究竟哪个更具超现实性了:一是去年的10月1日上午,国庆大阅兵的时刻,二是中国文化部和中国美术馆为庆祝这场盛事而举办的两场大展。第一个展览“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展出了中国现代艺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不出我们所料,传统媒体巧妙地掩饰了“当代艺术”缺席的事实。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则展出了1840年到现在上百幅有关历史事件的写实主义绘画,所以作品均于2009年创作完成。就如国庆节那天的庆祝盛典一样,两场展览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定格。

  • 新闻 NEWS 2010.08.19

    2010年爱知三年展即将开幕

    旨在传达当代艺术最新动态的《爱知三年展》(Aichi Triennale)将于2010年8月21日在名古屋开幕。 届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约130位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将在此展出他们的作品。其中大部分作品都是首次亮相。

    为了实现“都市的祭典”这个主题,本届展览的地点不仅包括博物馆机构,而且也包括各种公共场所,因此整个名古屋都将沉浸在艺术的氛围之中。

  • 新闻 NEWS 2010.07.22

    从电影看: 一个当代影像的电影周末

    由深圳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主办,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协办的文化项目《从电影看: 一个当代影像的电影周末》论坛将于2010年7月24至25日在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镜春园79号甲)举办。

    论坛日期及内容安排

    7月24日星期六

    10:00-10:15

    OCT当代艺术中心主任黄专先生的开场致辞暨深圳OCAT“从电影看”展览的评介

  • 展评 CRITICS’ PICKS 2009.01.09

    断舌

    吕晓晓

    此次展览展出了二十七位艺术家的作品,基本囊括了时下流行的当代艺术形式。

    与“断舌”字面透出的严酷决绝相比,现场作品折射出的含义似乎要隐晦、复杂得多。

    陈劭雄在录像作品《墨水日记/墨水城市/墨水东西》中,延续了他对都市题材与个体记忆的关注。现实中的场景与物件先被绘制成水墨作品,再制作成录像。都市变迁、时空错位的诡异加上传统因素――水墨的

  • 所见所闻 DIARY 2008.12.14

    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

    任兰

    12月6日,梯空间群展“断舌”开幕。想不到在艺术的寒冬,还有这么一次浩浩荡荡的群展,还有这么一次开幕饭和开幕酒。没有发放画册,也就罢了。

    “杭州残联主席”陈晓云在他的录像《狴》里,再次表现出对畸零人、鞭打和绳子的爱好,十台湖蓝色大卡车围困着一名男演员,洒水车淋下倾盆大雨,泥泞中,演员持鞭而立,不时鞭打泥地。因为标题奇特的发音:BI,我们都猜测是艺术家自己发明的字,陈晓云辩说:“有这个字,古代的一种兽,代表‘禁锢、驱赶’,就是门环上的那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