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 Marraccini

  • 观点 SLANT 2022.06.21

    永恒的在场

    今年,加密币市场经历了一场暴跌:比特币下跌了56%,以太坊63%,而稳定币的价值(其中大部分与美元等法定储备支持的货币挂钩)受到了严峻的考验。总而言之,自去年秋天以来,超过一万亿美元的数字价值蒸发殆尽。

    这是熊市,没人知道它是一个冬眠的季节,还是千禧年互联网泡沫的重演,再或者,一种新的未知。但无论如何,所谓的加密世界的冬天提供了反思Web3.0的空间,而对于我们这些从事文化和美学工作的人来说,则是反思艺术家与之的关系。

    要了解NFT作为资本化的艺术品在当代的意义,我们有必要回到一个更早的文本:迈克尔·弗里德(Michael Fried)1967年反极少主义的经典之作“艺术与物性”(Art and Objecthood)。弗里德著名的“剧场性”(theatricality)指的是取代了现代主义式“在场”(presence)中心地位的情境、条件、经验变量和框架。关于弗里德文章的辩论现在本身也已经是历史材料;我在此的意图不是去重述它们。相反,面对艺术创作中新的断裂——加密艺术和非同质化代币——我试图让弗里德的剧场性回归自身,如同其他评论家在区块链出现之前所做的那样,并将其视作这些新现象的核心特征。

    智能合约,如以太坊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