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昕

  • 寻求无情小姐

    在一个于不断失败中力争全民普选的地方讨论选美,本身就具备了她的“民主价值”。香港作家陈浩泉的《香港小姐》写出了渴望麻雀变凤凰的女人们的多舛命运以及名利场的残酷现实,并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与无情。而“香港小姐”这个七十年代起由“有线台”举办并逐渐发展为全民景观的节目,事实上可以追溯回海外社群组织关于群体身份构建的年度仪式。不仅在华埠,在各移民城市中,菲律宾、越南等海外侨民也都有她们各自的选美/政治比赛。

    温情主义(sentimentalism,或被展览组织者翻译成“滥情主义”)是学者周蕾(Rey Chow)在尝试概括八十年代以来当代华语电影(王家卫、许鞍华、李安、蔡明亮、李杨等)中的家国情怀时提及的一种情动模式(affective mode)。此概念在“寻求无情小姐”中被策展人陈思颖和许大小扩展为涵盖了当代酷儿文化、移民经验和“不可见劳作”(invisible labor)的理论工具。如此嫁接是否合适在此评论中无法展开,但展览以侨民经验为基础,结合香港广播电视史,强调性别取向、身份认同的起点,似乎可与周蕾在发展温情主义时试图绕开由西方左派学者所主导的当代文化理论中“美学和理论之先锋主义” 有所契合——其希望通过当代华语电影找到突破西方进步主义理论框架的突破口。 

    展览中,来自陕西的素人艺术家西亚蝶(西伯利亚的蝴蝶的简称)的剪纸作品《门》描摹了万花之中的三口之家,门内是炕上哺育孩童的母亲,门外则是正在与人口交的丈夫;摆脱从小练习的芭蕾,成年后变身为菲律宾钢管舞女王的表演艺术家Eisa

  • 刘鼎:李建国生于一九五二年

    学者葛兆光在讨论八十年代“文化热”的文章中提到,在政治权力和意识形态总是垄断性成为主导的八十年代,任何在中国出现的学术现象都可能是“反政治的政治”,正因如此,那个时代的文史学界似乎充当了文化批判的中心。葛对于“文化热”的基本观点,即“通过西方观察中国,借用文化批判政治,引述历史解释现实,”[1],也许可以作为对于艺术家刘鼎于上海天线空间的个展“李建国生于一九五二年”的有用注解。

    联系到现代中国思想的起源,以及其与现、当代艺术史之关系,发轫于上世纪前半叶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可忽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中国,先后经历了政治经济改革与学生运动的经验改造,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主要传统的文艺政策或“美术”作为整体受到西方思想的激进冲击,“巧合”的观念论转向(accidental conceptualism)开始承担起现、当代艺术创作的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任务。如何将这一特定时期的中国现、当代艺术史作为追诉和检讨的参考文献和创作材料,成为某种亟待回溯与梳理的问题。有别于惯常的官方与非官方美术史区隔论,刘鼎似乎尝试“凝视”这一转型期因为持续“意外”造成的思想演化而形成的特定“精神史”,即“时代精神”,一种强调并掌握同时代全部精神构造,以推理出历史演化规则的思想史。对于精神史的考察,可以列举日本学者鹤见俊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著作《战争时期日本精神史》为例,作者回溯了其亲历的战时日本,在国族叙事的框架之内,鹤见俊辅的观看方法是通过“代际差”去反映战时锁国中的日本国内,当现代西方思想被视为敌人之后所产生的意识形态转化和与国族主义转向[2]。

  • 采访 INTERVIEWS 2015.04.03

    刘静

    今年初艺术家塞巴斯蒂安·布莱莫 (Sebastian Bremer) 与SO-IL建筑事务所联合策划了在纽约下东区艺术与建筑跨学科空间Storefront for Art & Architcture的展览“蓝图”,原空间于由建筑师斯蒂文·霍尔(Steven Holl)与艺术家维托·阿肯锡(Vito Acconci)在八十年代设计。SO-IL早年在中国负责过“大声展”的空间设计,2010年获得了MoMA PS1的“年轻建筑师”项目大奖。事务所合伙人之一的刘静在这篇访谈中对“蓝图”项目进行了阐释,并讨论了SO-IL建筑事务所在艺术和建筑之间交叉地带的工作。

    现在纽约开始有比较好的建筑了,美国人对建筑的意识也在增强。早年谈建筑的人多数在自己的圈子里谈,很少会有公共讨论,如今建筑也慢慢进入了公共讨论的领域,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时报等大众媒体上也开始得到了重视——我们的幸运也得益于舆论、媒体对这个领域兴趣的提升。此外,美国与欧洲的不同在于,在欧洲建筑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需要被实现的,而在美国纸上(理论的)的建筑和对建筑的实现是分离的。我们一开始的理念就是希望把纸上的理念作为实现建筑的工具,所以最初的项目就与艺术相关,与美术馆、双年展相关。

    我们有一位很好的艺术家朋友塞巴斯蒂安·布莱莫,他在十几年前来到纽约,在切尔西做过展览。上世纪

  • 采访 INTERVIEWS 2015.01.15

    孙逊

    艺术家孙逊近日在纽约肖恩•凯利画廊(Sean Kelly Gallery)举办个展“时间公园”(The Time Vivarium),从去年他在布鲁克林的驻留到今冬在画廊为期一个月的开放工作室,准备期超过一年,并经历两次开幕——从第一次开幕的书画和册页装置,到第二次开幕的四屏动画影像、典籍装置与座谈,呈现出艺术家高强度的工作成果。展览将持续到本月24日。

    我其实并不关心我的作品在哪里展出,我没觉得它去年在大都会博物馆的呈现特别好,因为毕竟是一个群展;而在这里(指Sean Kelly画廊)呈现的效果可能更好,这是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

    这次的展览主要的概念是你存在的此时此刻,你面对的眼前的自然界。如果你到自然历史博物馆去参观,你会发现馆中的自然也是一种梳理过的自然,这种梳理的背景是美国文化。馆藏中拥有一切,但就是没有美国文化,馆藏里有各个人种,介绍了整个自然,但就是没有美国人,这就是美国文明的注脚。这里涉及到一种文明的政治:一切文明即偏见——但这种偏见不是恶意的,而是与生俱来的,所有的文明都存在偏见。文明之间的偏见决定了相遇不会友好,从宗教的偏见到人际之间的偏见皆是如此,总之人会用各种带有有色眼镜的世界观来看待世界。因此,我权且放下我的成见,观察美国人看待的自然。还有一个有趣的自然世界,那是过去的自然世界,我自己的历史:父亲的自然是从文革历史里走出来的,这又是另一个自然历史博物馆,来自我爸爸的记忆。

  • 观点 SLANT 2015.01.12

    劳动、游戏与俳句电影

    电影已经失去了作为一种与社会性相关的公共场域的属性,同时把这个位置让位给了艺术世界。但法罗基却(成功的)让自己的实践保持在了社会性与美学上均最具政治化的艺术形式上。对当代而言,符合上述的形式是装置艺术,是论述性电影及其他的纪录方法,已经不再是电视和独立剧情长片。——托马斯•阿尔塞萨 (Thomas Elssesser), e-flux 期刊, 59期。

    如上的定调基本在北美和欧洲适用,至少当代影像生产或其展览在中国还绝对有它在社会、政治或美学上的相关性。在德籍艺术家、导演哈伦•法罗基 (Harun Farocki) 今年夏天意外去世之后,此前与他有深度接触的教授、学者以及策展人展开了对这位重要的艺术家与导演的广泛纪念和讨论。同时在当代艺术整体吸纳各种媒介历史的当下,法罗基趋向实验、观念化的影像实践得以以各种讨论与公共活动的形式在艺术领域内繁衍,比如他的作品正同时在中国的上海和深圳展出。

    法罗基作为从电影空间进入艺术空间的成功范例,这种转换其实与欧洲公共电视台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激烈变化有关:电视节目的同质化剧烈,观众对较有挑战性内容的实验作品的忍耐程度也开始下降,以及背后赞助机制的改变,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法罗基的作品从拷贝到艺术品的变迁,以及从中心化的单频投射转为去中心化的多频机制。此外博物馆/当代艺术中心的规模增速远远大过实验电影空间的发展,对此的回应是1997年凯瑟琳•大卫(Catherine

  • 所见所闻 DIARY 2014.11.08

    谁之亚洲

    等我赶到现场时,汪建伟在古根海姆美术馆的个展“时间寺”的开幕表演已经开始了。这场配合美术馆环形大厅做文章的声音表演取材自博尔赫斯图书馆的概念,以二十个关键词为主题,邀请演员在扩音器面前即兴朗诵或对自己拿到的关键词做出回应。策展人汤伟峰(Thomas Berghuis)在展览前期就强调了展览对多种时间媒介的运用,表演、录像、戏剧均包括其中,并将空间与剧场、影院等事件发生场所相结合,旨在展示艺术家在多种媒介之间逡巡探索的整体创作。

    很少出席开幕的艺术家谢德庆也罕见地出现。这位职业生涯中不断和时间概念打交道的业界前辈开玩笑说自己最近在忙装修,话锋一转又说起舆论和概念在当代过时与否的问题,最后坦承,在纽约艺术之外的事情很难应付,这也是他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的原因。而刚见面的ICP策展人Christopher Philips马上就提到ICP终于要搬到纽约下城临近新美术馆的地方了,他跟韩国策展人Dooeun Choi合作的新媒体展将为新馆揭幕。

    周五开幕第二天,馆内还有取材于卡夫卡小说的电影《时间消失的早晨》的首映式。汪建伟提到他如何利用戏剧的方式拍电影,同时强调作品的普世性,即它不只是对中国的投射。周六汤伟峰也在facebook上感叹展览终于可以摆脱地区性,谈论阿甘本、阿尔托、戏剧、表演等地缘以外的概念。公共讨论虽然比展览开幕有料,却留不住艺术圈爱社交的心,当天政纯办在皇后区博物馆的开幕带走了不少人气。从社交媒体的群发图片来看,政纯办当天确实有过人的出场动作,而隔两天他们在时代广场的集体劳动行为也声势浩大。

  • 影像 FILM & VIDEO 2014.07.20

    加速后的孤独

    改编自爱伦・坡同名小说的《群众之人》(The Man of the Crowd)是巴西导演的Cao Guimaraes孤独三部曲的终曲。Cao Guimaraes的创作不止于传统的剧情电影,其实践多数交叉于视觉艺术和电影之间,展示空间也在电影节和双年展之间辗转。2011年纽约现代美术馆PS1已经做过他的小型回顾展,近年他也陆续开始在多个国际城市做展览,回顾自身创作。这也是Guimaraes和巴西电影老将Marcelo Gomez的首度合作。两人在巴西城市贝洛奥里藏特(Belo Horizonte)见面,因为各自的专攻不同而互相欣赏,而这座城市最近也因为世界杯名气开始越发响亮(德国队在这里7-1完胜巴西)。

    孤独三部曲的首部谈的是刺猬的困境,孤立于空间和时间中的独处,一种拒绝与社会发生关系的姿态,或者说是抵抗;第二部记录了不断和他人发生关系的社会人的持续异置;而去年在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首映的《群众之人》则尝试在虚构和现实之间做文章,类似这样的真假游戏也已经是国际电影里的家常便饭。

    全片高宽比例

  • 影像 FILM & VIDEO 2014.04.20

    刘健谈《刺痛我》

    《刺痛我》大概定义“接地气”可能的一种含义,就是即便有再多天花乱坠的可能,想象力还是放在眼前即当下。这部动画电影广泛地被冠为“中国第一部独立动画长片”的历史标杆,也在法国昂西、荷兰动画节等多个业界规模最大的影像聚会中获得肯定,同时出现的是如雷磊、吴超等一批专攻这个门类且不断成熟的电影人和艺术家,在艺术空间和电影/视频节之间来回跨越。最终《刺痛我》在土豆网获得超过百万的点击,在至今还没完成正式DVD发行的情况下顺利抵达了国内观众,同时解决了盗版的问题,成为了一部“开源电影”。近日导演刘健结束了在纽约四个月的访学,临行前在多所名校再次巡回放映了《刺痛我》,本次访问在这次巡回期间完成。

    周昕:因为这是三四年前的作品了,现在和你做这个访问,可能有些问题需要再问你一遍,这样最后整理的时候比较全一点。开始我想问您的背景,从《刺痛我》开始说吧。

    刘健:《刺痛我》是我2007年开始制作的,是根据我1996年写的一个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的整个故事框架结构和小说是一样的,因为是小说写好后的十年后了,所以电影把故事设定在2008年左右的南方,增加了当时发生的一些社会事件。小说是单纯一点的故事,写的是年轻人的挣扎。没有现在大家看到的电影里核心的部分,就是主角救了老太送她到医院,然后被警察冤枉这一段,原来的小说里是没有的。

    周:所以基本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你如何看写实和电影的关系,还是有很清楚的虚构性在里面的。

  • 影像 FILM & VIDEO 2014.03.19

    贾樟柯谈《天注定》

    《天注定》自去年在戛纳公映起,国内公众对此片持续揣测的结果仍然是无疾而终。《天注定》是沿着中国传统历史脉络书写的现代电影,谈的不是知识分子的文人传统,更多是绿林好汉或是好女子路见不平的仗义和野性。人物的移动依然局限在中国语境之内,移民在城市间行走,本世纪初贾对乡镇的感受仍然是一种加速的抽象,而十年之后农村和城镇已经不再是俗套的二元对立,因为城市已经赢了,对城市的经验或是想象已经是俗世的整体状况。题材又加入微博这一全民运动,举国的热点被纳入电影的框架,由此给出的信号是导演在尝试改变或者说扩大电影的理想观众,但实际的结果是贾把自己也放到了至少是年度十大新闻的行列。近日《天注定》的网络版已经出现,本刊重新刊载贾樟柯访问,原文于去年十月在纽约电影节期间完成。

    周昕(以下简称周):开始讲一下小玉的发型吧,不是一个当代的感觉。

    贾樟柯(以下简称贾):我来解释一下造型的问题。造型实际上当时我们要结合的是两部分,一部分是胡金铨《侠女》的造型,发型和衣服的组合,观念就是服装每一件都是现代的衣服,但是组合起来要像古人。另外一方面很重要的参考就是京剧《野猪林》里面林冲受审的服装, 红裤子, 很刺激,我很喜欢那个造型,上面是白色的打底的衣服,下面是红裤子。整个人物造型除赵涛之外,第一个造型姜武是照着鲁智深做的,王宝强是照着武松做的。

    周:带了一个公牛队的帽子。

    贾:对对对。但都是现代衣服,也是个

  • 影像 FILM & VIDEO 2014.01.17

    罗莎•芭芭谈自身创作

    德国籍意大利裔艺术家罗莎•芭芭(Rosa Barba)的创作完全依靠胶片介质及其依附的机械放映设备。结合先锋实验电影的传统以及始于美国六十年代结构主义/唯物主义电影的影响,芭芭的创作习惯性地以极简的方式把机械和图像减化到最基本的元素呈现, 如白色、永恒、 崇高等抽象概念。继2010年在泰德现代(Tate Modern)的个展之后,她的艺术生涯开始起飞,并持续利用16毫米胶片放映机等实验媒介处理时间与空间,文字与图像,以及造型、电影和表演的界限。作品中持续运转的机器让观者不断审视工业革命的结果在二十一世纪初回看时的轨迹,到达峰值及其后的陨落,如何去处理历史遗留的痕迹,特别是那些物件,比如胶片以及投射的工具。同时她的投射表演(Projection Performance)作为拓展电影(Expanded Cinema)的一部分,也曾与先锋/女性/酷儿实验电影作者芭芭拉•海默(Barbara Hammer)在巴黎的Jeu De Paume合作,以白纸覆盖观众座椅,迫使观众在过道观看演出的激进尝试,同时投射的图像在室内空间四处逃逸, 破除屏幕在观众正前方的限制,也逼迫观众改变观看的姿态。

    受视觉艺术表演双年展Performa的委托, 罗莎•芭芭及团队十一月末在纽约本地著名的实验电影场地AFA电影资料馆(Anthology Film Archives)做了三场现场表演,结合电影投射、 造型

  • 影像 FILM & VIDEO 2013.09.30

    《天注定》——四个别人的故事

    在城里办公室看微博上的当代中国大概就是《天注定》这个样子,一个不管你关注的是谁都会看到的中国。想象着全体在电脑程序之下使用一种语言,操一颗心。很显然贾很忧虑,也自然不会去回避现实的这些状况。条件在变化,所以电影要有回应。这一次,他以及团队使用非常直接易懂的故事讲他听说的、不在场时发生的故事,尝试与当代社会讲和,寻一些出口。

    四个故事似乎都是头条新闻。山西的一个匹夫打猎,有一把枪,乡里有个寡头煤老板。家在重庆的一个头戴公牛队线帽的匪徒骑着摩托为了路过山西而路过山西,然后回家给母亲过寿,再过年。重庆桑拿房有个姑娘做前台,被误认为是小姐,出了些事情。前台小姐的男友有妻室,男人到重庆和姑娘见面,临别在火车站分手,因为包里的水果刀没过安检,女的没能把男的送进站台。男人在广东有厂,制造业。厂里一个小工,做工的时候和人闲聊,对方工友不小心出了工伤。很多泄气的故事放在一起,四个故事都见了血,三个杀对方,一个杀自己。发生情节的部分还是在类似县城的地方,有一点土,一点洋气。国的界限清晰,拍到陆地的边境即海岸线,没有出国,小老板姓没这个选择。

    人的迁徙是贾持续的主题。煤老板做飞机、张嘉译做动车、王宝强骑摩托。电影导演很难摆脱对于现代性的思考,特别当其肉身所在的实体世界面临持续的颠簸,个体迁徙的方式和位移的距离以加速度增长,人类的动物性变得那么的不重要。机器代替动物成为移动的工具,同时机器成为运输动

  • 影像 FILM & VIDEO 2013.08.16

    李珞谈作品《唐皇游地府》

    李珞生于湖北,学生时期去过史文华[1]九十年代末在武汉组织的一些电影沙龙活动[1]。之后他在加拿大约克大学获得艺术硕士,早期创作更多为抽象影像, 目前从事实验剧情片创作,独立电影导演。10年开始,李珞借《河流和我的父亲》在国内的独立影展首次亮相。《河流》有关地理与时间,从李对于世界以及中国版图内江河水系图像的前期研究开始,编织出跨代际的有关记忆与历史的再现与想像。之后,《河流》在北美最大的实验及独立影像节多伦多影像节(Images Festival)获得影像奖(Images Award),同时入选布宜诺斯艾利斯、全州、哥本哈根等多个独立电影/影像节。

    《唐皇游地府》是李珞的第三部长片,改编自小说《西游记》第九、十、十一章。作品继续了与水的关系。龙王和袁守诚在东湖畔因为利益纠纷(鱼虾)而有关雨水的赌博因缘际会,成了玄奘西天取经的契机。布列松式的黑白与表演,在当代中国重演十六世纪明朝中叶的小说家对与唐代传说的想象与重构。片中演员多是李珞的在武汉艺术家朋友,黑帮群男题材与当代艺术圈高度重叠,带出了一场鬼神与世俗的融合武汉神仙会。影片获2013年温哥华国际电影节“龙虎奖”

    周:怎么会选这三章小说的?内容上并没有处理四个主要人物反而更多是有关领导,比如龙王阎王唐明皇。

    李:三章小说是《西游记》的第九、十、十一章。电影里选取的这个故事在《西游记》完成之前就有好多个版本。小说包括了这个故事,但这三节还是可以独立成章的。简单讲,我对这个故事有兴趣是因为它反映了权力、财富和道德在中国社会里的复杂关系。

  • 影像 FILM & VIDEO 2013.05.28

    复调的现实与离散的族群

    沿袭纽约市现代美术馆(MoMA)电影部始于二战前的国际主义视野以及纪录电影传统, 一九九七年中国当代纪录电影作品以“后广场第六代录像作者”身份首次在美国公开亮相。时值吴文光应亚洲文化协会(Asian Cultural Council)邀请在纽约访学,评论兼策展人Bérénice Reynaud促成中国当代纪录片在MoMA的首次展映。而后,在二零零一年起始于纽约大学电影学系的“真实中国(Reel China)”双年展在在纽约提供了更加丰富、开阔且持续的有关影像记录当代中国的集体观看机会,该影展自2006年起由纽大电影学系张真教授及宗教及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司徒安(Angela Zito)联合策展。时隔多年, 新纪录片的新鲜度已被“独立”二字取代, 消减类型本身连带的宏大叙事。结合本地以及海外电影发行资源以及日趋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 电影部助理策展Sally Berger联合李启万(Kevin B.Lee, 独立策展人/Dgenerate电影公司主管选片及教育项目, 副主席)呈现囊括自一九八八年以来中国当代独立纪录片实践在四分之一世纪内的历史演化, 标题作“中国现实/纪录视野” (Chinese Realities/Documentary Vision)。

    [[img:1|left]]

    贯穿整个五月的影展以八五后作者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作头阵。 该片出自北京吴文光发起的草场地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