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渐佳

  • 采访 INTERVIEWS 2020.01.05

    刘林

    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新展“未完成”以1929年编定的南京城市规划方案《首都计划》为起点,却没有止步于文献展示——十余位艺术家受邀针对《首都计划》中已实现与未实现的计划进行漫游与创作,他们提交的作品中既有绘画、雕塑、影像、装置,也有在南京城内发生的工作坊,这些作品与老的书信、照片、纪录片等一同在三层空间中逐步铺陈展开,最终以张永和以“寻找”为主题的视觉装置收尾,共同完成了一个美术馆内的微型空间计划。艺术作品与历史文献的相互交织,参展人、作品与展览本身呈现出的高度混杂,为讨论《首都计划》的现实意义打开了可能性,也是对“地形学”工作方法的又一次实践。策展人刘林在本次访谈中分享了“未完成”展览推进过程中的种种思考。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5月17日。

    “未完成”是四方当代美术馆“地形学”项目的第三回。“地形学”主要讨论南京的历史空间,有些是具体的空间,有些则更抽象。项目前两回分别是关注南京墓葬空间的“麒麟铺”和关注四方所在山区的“山中美术馆”。这次的“未完成”是讨论1920年代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南京的现代化改造所制定的城市规划方案《首都计划》——我们甚至想过直接以这个方案来命名展览。《首都计划》可以被视为一个现代国家刚建立起来时的一部宣言:对内宣示自己是正统的继承者,延续了民族的传统;对外要展示自己的现代形象,不仅是观念上的现代,还要通过一座实体的城市展现出来。因此《首都计划》从来都不只是针对城市空间,更应当被视为一份微观的现代性的总体方案,以南京为试点折射出整个国家对现代性的渴望与想象。当然这个计划最终没有完成。

  • 石上纯也

    “石上纯也:自由建筑”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七楼的展厅带来了另一种“free”(自由)的面貌:原本空阔高挑的大展厅被加建的展墙精心分割成大小各异数个房间,每个房间的比例精确地匹配着这位日本建筑师不同的项目。从石上纯也在东京艺术大学以光与暗为主题的毕业设计开始,他的作品就在挑战建筑所能达到的极限状态,比如神奈川工科大学KAIT工房中300多根纤细的钢柱,由40栋拆移的旧屋组成的老人之家,结构如同丛林一般的莫斯科工艺博物馆公园等。这种极限同样意味着建筑界限的模糊,建筑可以是如大理石宅那样巨石林立的地貌,可以是云朵花园那样乖巧可人的隔断,可以是平和之家那样漂浮不定的景观,甚至可以像水庭那样重构自然。石上纯也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现代建筑中关于人工/自然,室内/室外,性能/环境的既定印象,在结构工程师的共同介入下,呈现出极为个人化的设计语言与无拘无束的设计结果。也正如石上在多次采访中回答的那样,他不会预设任何一个项目的结果,而是希望通过漫长的、不断的推敲得到超出想象的结果,他认为在一个有着无数方向性的世界里,探索建筑自由的存在方式才是当代建筑师的作用。

    回到展览本身,展厅的设置尽可能地满足了这些作品在展示方式上的极致,用超长的墙体展示一幅超长的建筑剖面,或用通高的空间罗列数百棵树木的剪影,对尺度惊人的模型也毫不吝啬展示空间,模型和图纸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在竭力渲染着作品在创作与表达上的自

  • 栖居的庆典:真实∙虚拟∙想象

    从入口处尺度逐渐变小、光线变暗的卡玛拉自宅开始,进入印度建筑大师巴克里希纳∙多西(Balkrishna Doshi)顾展的过程就如同经历了一场“庆典”:随着展览行进而不断变化的明暗与空间比例,从细密画到巨幅的照片、从模型到大比例的现场搭建的各种呈现,甚至对音乐的选择,都试图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原本抽象、纯白的空间中还原多西作品中的现场氛围——多西本人在谈及“栖居的庆典”在印度的展览时曾提及,他更愿意将其看作一出戏剧或者表演。多西的建筑作品洗练而纯粹,富有强烈的力量感,小到自宅、公共建筑,大至社会住宅和城市规划,这些多样的作品中涵盖了他长达62年的职业生涯中最为关心的三个议题:感知与建筑的关系,建筑与社会的关联以及印度在1950年代之后经历的急速社会变迁。展览中的逾三十件作品并未依照时间、地域或类型的方式划分,而是松弛地“在展览中制造一片建筑景观,让旁观者也不由自主地加入其中,让观众浸入一场整体的建筑体验,携其所有微妙与丰富共赴一场生活的庆典”(摘录自策展人库什努∙胡弗撰写的展览前言)。展览两个重要的维度——身体和体验——通过这片建筑景观呈现,同样是多西设计哲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交杂着建成方案的“真实”情境与对未来生活的“想象”愿景,不过这种借助巨幅照片与大比例搭建的片段式还原与建筑实体相比仍然存在着移植的隔阂感。

    展厅左手边的墙体上是一张多西个人的历史年表,他早年曾与现代主

  • 伊东丰雄:曲水流思

    要对一位建筑师46年的职业生涯做一个全面的回顾无疑是困难的。位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七楼展厅的伊东丰雄回顾展“曲水流思”按照时间线索,将这位日本当代建筑师的创作划分为六个阶段,蜿蜒的长桌展台如同水流一般沿空间铺展,来自伊东丰雄建筑事务所的逾30个项目和130多件展品被统一在这种特别的展陈方式下:从1976年反思日本都市状况的中野本町之家,到构成重要转折的仙台媒体中心,再到2015年在中国开展的实践——每一个项目都辅以详尽的文字、照片以及不同比例的图纸、模型作为说明,甚至现场搭建的Globe装置也可以视为放大的注脚,串联在迂回的流线中。一方面,这些展品形同伊东丰雄建筑思想中的随波羽觞;另一方面,观众的移动也构成了另一重交汇与流动。

    这种主题上的多变这也暗合了建筑师试图传达的态度:如同流水一般,建筑和我们的人生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相比于描述展览意象的“曲水流思”,展览的英文翻译“ON THE STREAM”似乎更适合用来形容伊东丰雄长达46年的职业生涯以及思想嬗变。对这样一位如此高产的建筑师,这可以被理解为“源源不绝”,无论是展览所呈现的阶段性,还是伊东名为“建筑的冒险”的自述,小至311灾后重建的众人之家,大到2020东京奥运会主会场投标,单纯如比利时临时展厅,复杂如台中歌剧院,无不是涵盖了各类议题,这其中有对都市与消费文化的批判,有在建筑-结构层面上的探索,也有对技术及社会关系的反思,且大多数项目都是以建筑学的手段去消化、回应外部世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