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兵

  • 高世强、董文胜双个展

    伊比利亚中心推出的高世强、董文胜双个展在同一场地内空间布置相互咬合,分割自然。伊比利亚影像档案馆也用以播出高世强屋顶拍摄的戏剧作品《革命》。除此之外,高世强展出的《晕氧》、《十八相送》、《大桥》等作品都是影像、摄影、装置一起上阵。一个布展细节可以看到,策展方想通过墙上的手绘地图和摄影作品,强调了不同空间人相互想象的差异性和可塑性,这也是艺术家作品的一个切入点;另一个切入点是时间的转化,以一个传说或一段历史记忆为背景,用图像、影像呈现相关课题,搭框架提问题;第三个切入点是人和物、生命和非生命之间的转化,在掀开盖子的巨大黑色铁箱内,有烧制的土器皿,有不停转动的齿轮和扇叶,有喇叭里传来的鼓动呐喊,而平面和影像作品里,那些来自高原的肖像照、生活场景、杜撰的情节,所有的物更具有戏剧般的生死宿命:生与死、灵与肉,各种权力关系,人们与之因缘际会……

    在高世强创造的图像语言里,观众能据此展开联想。有人称他为学者型艺术家,下一步讨论的关键就变成了人们怎么去看这样的称谓,如果我们承认他内心研究的这套系统是有效的,是否强大呢?高世强对研究有个人化的迷恋,那么,私人语言和公共话语之间的尺度,他是如何人把握的?艺术家老金锋评论道:“难度在于在这个结构中能否获得属于自己的思想超越,并以这样的超越来给予作品内容以其他的解读可能。”高世强和上海、杭州部分影像艺术家的作品一直以来被人诟病的就是解读的单一性,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