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诗怡

  • “未来遗物计划”

    锈迹斑斑的铁架倒在地上,黄杨树脂制成体积厚重的浓墨从旁流淌、盘踞在地,与不远处的文房四宝对望呼应;充满年代印记的木窗在树脂的修补下,艰难地耸入空中,散落一地的杂志刊物、读本破破烂烂……这几组装置的材料源于艺术家黄林育麟(Temu Basaw)已故祖父的私人物件。黄林育麟出身马烈霸部落,其最新作品《爷爷山上的家屋重建计划:墨窗》(2022)是他与祖父未竟的对话。

    黄林育麟的祖父原籍山东,随国府来台后,定居在南投的泰雅部落。一方面,他在部落教书的贡献受到族人的认可;但在家庭教育上,他所灌输的中国传统和文人之道却也与部落文化格格不入。黄林育麟与外省家族史的断裂是一种出于身份认同的主动回避——这段压抑的历史在很长的时间里都难以被打开讨论的空间。此次艺术家在展场中,借由修复老屋物件的方式,悬挂了爷爷的草书字画以及个人书信。这些字画不仅仅是呈现个人档案,同时也可看作是艺术家为爷爷办的一场迷你回顾展。即便是历经四十余年的台湾原住民转型正义已逐渐形成观点和政策上的基础建构,黄林育麟的原住民-外省家庭身份依然是难以进入主流讨论的少数群体。他透过处理祖父的私人物件、触碰家族历史、重建家屋的创作方式,更像是一种为自己与外省祖父和解的漫长历程。

    “未来遗物计划”的另一位艺术家林安琪(Ciw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