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布其

  • 刘焕章

    刘焕章近期在星空间的展览“人间”展出了一批时间跨度长达几十年的小型雕塑作品,早至1970年代,最近的到2014年。老先生年过九旬,依然每天在自己狭小的工作室里打制石雕和木雕作品。

    展览中的作品大部分是女性肖像,还有一批在同辈雕塑家的创作中并不多见的动物肖像,均为不同的石材和木料手工雕琢而成。从这些作品中能够一瞥国内学院体系中雕塑风格的形成和脉络沿袭,尤其是刘焕章曾经就读并到退休为止一直任教的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传统,如在西方雕塑风格的基础上兼有对中国传统雕塑的吸收和接纳,以及对所得材料的尊重或也可称为有效利用。虽然将女性肖像作为主要创作题材,但在他不同的时期,有些肖像的创作动机并不只是对形体的研究和审美,而是于不断起伏的政治风浪中传达更深层次的被压抑的情感和不能言说之物与事,借肖像来喻情和喻事。

    策展人刘鼎将展出作品大体上分为人物和动物肖像两大部分,布展有点类似于历史博物馆展品陈列的方式,但却并不给人以沉旧和刻板的印象,反而呈现出一种轻松的流动感。刘焕章的雕塑在今天看来有一种难得的朴素情怀,对材料天然性的尊重在现如今的雕塑作品中是非常少见的。他并不苛刻地挑选材料,大多数的石材和木料都是偶得的,或是各处捡来的,或是他人赠予的。他对这些偶得材料的处理看似轻松,实则小心翼翼,有些处理得既轻巧又微妙,带有一种心无杂念的天真感,使得其中一些雕刻像是被流水浅浅拂过表面造成的痕迹,而非故意为之,其中可见和中国古代造像的关联。比如《戴胜(鹦鹉)》(1979)、《又添新愁》(1989)就保留了整块石材的形状,未做细碎的切割,取而代之用线条勾勒出形像和局部,或是只做浅浅的阴刻,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形状。其中个别雕像——比如《夜》(1986)、《猫头鹰》(1987)——运用了挖洞和利用内部空间来表现形体的方法,令人联想到西方现代主义时期包括亨利·摩尔(Hen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