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庄 | Doretta Lau 译/王丹华

  • 李杰:「你。」

    过去几年间,现居台北的香港艺术家李杰对绘画、日常生活、时间流逝、荒诞与平淡的兴趣不断扩展。最近他在香港牛棚艺术村的展览「你。」以第五十五届威尼斯双年展上的个展「你(你)。」为基础,并增加了一系列新的绘画、录像和雕塑。

    展厅入口处是一个门卫室的复制品,旁边插着一把沙滩伞。门卫室里空无一人;没了门卫,这座小房子就变成了一件未能实现其物性的物品。展厅内还有一间风格相同的小房子,里面放着一张沙滩椅,一个保温瓶,一只塑料杯和一管妮维雅手霜(李杰作品经常出现的一件日用品)。李杰故意将这些日常物品摆放得很奇怪,以此制造一种认识上的不协调,迫使观众重新审视观看的行为。该装置中最引人注目的组成要素是两幅并排挂在一起,乍看一模一样的绘画。画面内容相同(都是淡黄色背景下的人像),但大小不同。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其中一幅是货真价实的画,另一幅则是墙上的投影。李杰挑战了我们对真实与幻想的认知,同时在记录各种费时费力的日常行为(涂指甲油,擦餐具,把磁带卷成团——基本不能给人带来任何满足感的事情)的录像里,又引入了一种潜在的焦虑和不安。在「你。」中,李杰将他的奇思妙想继续向前推进了一步,在揭示日常生活绝望的同时,也没有丢掉游戏的底色和不逊的态度。

    #translated#

    杜可柯

  • 观点 SLANT 2014.03.22

    再次相聚:汉雅一百

    提起1983年香港的文化和政治图景,不能不想到一年后签署的《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当时还没有人要想过去学习普通话。电影方面,成龙的《A计划》风靡大江南北。在这种语境下,那年的十二月,汉雅轩画廊在加多利山举办了第一次展览。被朋友称为“Johnson”的画廊老板张颂仁,从他的一个叔父那里借来空间,有点懵懂地一头扎进艺术界。

    从那时起,张颂仁就成为了当地艺术界的先锋者和推手,主推中国书法、传统绘画和当代艺术。1993年,张和香港艺术中心合作,组织了“后八九中国新艺术”展,并于1995-1997年间巡展到美国,为中国艺术在八十年代末开启了一个崭新的篇章。(中国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也是在1993年,当时的策展人是Achille Bonito Oliva, 栗宪庭,Francesca dal Lago)。2000年,张颂仁和徐文玠共同创办了非盈利机构亚洲艺术文献库---一家对当代艺术进行研究批评和记录的跨地区平台。除了经营画廊和运作众多的国际项目外,张颂仁还担任中国美术学院的客座教授。汉雅轩的空间如今位于毕打大厦,这座九层的商业大厦,如今也是高古轩,Lehmann Maupin, Simon Lee画廊,林明珠画廊和Ben Brown画廊的所在地。

    所以画廊上个月庆祝成立三十周年也算是一桩大事。张颂仁和中国美院教授高士明共同策划了“汉雅一百:偏好”展,以及在香港艺术中心举行的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