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li

  • 所见所闻 DIARY 2015.10.22

    罗恩格林进行曲

    要不是接站司机拖着一口特别的湘江尾音和我打招呼,我还真不觉得自己身在长沙。特别是行车临近某地产商旗下的系列酒店——似乎大部分二线城市都开始有一个这样的“商圈样板间”,专横、暴力地纂改人们对于城市的认知和记忆,无情地驱打着本地人的乡愁。

    在出发去艺术长沙之前,我并没有从主办方处得到任何有效的媒体资料,这对于习惯在差旅途中做功课的我来说有些心里不踏实。所幸“艺术长沙”并不吝惜在维护媒体关系方面的投入,很轻松地便搜索到了不少预热报道,只是这些报道的论调不免一致;从朋友处我也听闻到一些传说,例如主办方的豪迈手笔、包机接送、艺术家红毯秀等猎奇性十足的关键词。与“成功举办的往届艺术长沙”相比,本年度的“艺术长沙”更加具有“国际化视野”。这一点,因为意大利艺术家弗朗切斯科·克莱门特(Francesco Clemente)的加入而被反复强调,和王广义、王友身、朱加一起,被委以“沟通世界的责任”。

    到达酒店时已是夜里,陆续有艺术界人士前来签到入住。便利的交通不但改变城市间的格局,更让小群体的聚会得以打破空间区隔。艺术圈的聚会以展览为核心,将同一拨人带去不同的欢聚地点——来自武汉的艺术家魏光庆和冀少峰在签到处向彼此示意,而在数小时前,他们在湖北美术馆的展览开幕式上刚刚碰过面。并非我有雅兴站在签到台旁观察来客,而是组委会漏订了我的房间!对于一个宾客体量庞大如斯的双年展组委会来说,出现这样的失误也许并不稀奇,即使在对外的新闻同稿中反复强调“艺术长沙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