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SLANT

“谁是潘迪华/宋怀桂?”

“宋怀桂:艺术先锋与时尚教母”展览现场.

香港和北京从不缺少传奇。香港的六七十年代,与北京的八九十年代,虽然物质条件不比今日,但都是孕育传奇的年代。今年夏季,香港CHAT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和M+视觉文化博物馆不约而同地呈现了以上世纪中国女性人物为主题的展览,分别是香港音乐人与演员潘迪华(1930年生于上海)和北京“艺术先锋与时尚教母”宋怀桂(1937-2006)。

“谁是潘迪华/宋怀桂?”对于绝大多数观众来说,这两个名字想必有些陌生,而这也是CHAT和M+在展览入口处不约而同抛出的问题。在M+的展签介绍中,宋怀桂被尊称为“宋女士”,身兼“艺术家、设计师、模特、演员、商人、时尚教母、创意先锋”多个角色,是一位在八九十年代中国艺术、电影、音乐和时尚界举足轻重的人物。CHAT则昵称潘迪华为“潘姐姐”,“一位香港跨领域的文化拓荒者,涉足娱乐、音乐与艺术,并持续启发年轻的创作者们”。在展览现场一则题为《Who is She?》(她是谁)的六十年代英文报道中,潘迪华被誉为是“在香港之外最有名的香港歌手”,能以华语、日语、意大利语、法语、英语和西班牙语演唱。以此为开端,两个展览分别呈现了大量档案、照片、服饰、影像片段、绘画及装置作品、友人口述等材料,从她们的民国家世开始,追寻她们辗转海外的足迹,梳理与重构宋怀桂和潘迪华的精彩一生。

“她能在黑夜,给我太阳——献给潘迪华”展览现场. 图片:CHAT六厂.

人物生平的交相辉映

潘迪华生于1930年的上海,宋怀桂生于1937年的北京,几乎可以算作同一代人。1949年,潘迪华从上海移居香港,后以歌手的身份出道,于六十年代达到歌唱事业的顶峰,还开启了环球旅行演出的生涯,涉足东南亚、南亚、中东、欧美等地。身着旗袍、唱英文歌的潘迪华出现在宣传香港的纪录片和航空公司广告中,成为冷战下香港形象的代言人。

而在五十年代的北京,宋怀桂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经周恩来总理特批与保加利亚留学生万曼(Maryn Varbanov,1932-1989)结婚,并于1958年前往索非亚生活。作为当地难得一见的东方面孔,宋开始活跃在保加利亚的时装界、电影界与艺术界。宋怀桂的保加利亚经历在M+展览中着墨不多,主要以两部宋客串亚洲女子的保加利亚电影片段呈现。但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说,宋在索非亚国立美院的学习、与万曼一道在冷战时期东欧艺术界的经历,再加上万曼于八十年代在杭州创立的壁挂研究所,或许可以开辟一条与以“星星画会”和“85新潮”为中国前卫艺术开端的经典叙事不同的研究路径。

“宋怀桂:艺术先锋与时尚教母”展览现场.

进入七十年代,潘迪华在香港自费投资百万,制作并主演了以《白蛇传》为原型的香港第一部国语音乐剧《白娘娘》。该剧大胆结合京剧与西方歌舞,服装道具和舞台效果都极具冲击力。1972年,潘迪华得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消息,还寄信给尼克松自荐《白娘娘》。然而,在获得业界好评的同时,《白娘娘》被本地媒体诟病为“不中不西”、“不伦不类“,最终商业惨败。不过,这并不妨碍《白娘娘》成为潘迪华一生最看重的成就之一。在CHAT展览中,除了档案资料,最主要的展览空间都献给了《白娘娘》的回顾,以及香港艺术家郑得恩(Enoch Cheng)结合服装设计、剧场和影像等媒介的回应创作。在郑的版本中,白蛇化作一位年迈的歌后,在舞台后优雅地化妆,向众人娓娓道来自己的人生故事。郑得恩的服装与舞台设计结合了Y2K与街头风格,影像亦带有科幻与悬疑元素,加上毫无“华人”违和感的泰国演员班底,令人耳目一新。

香港首部国语音乐剧《白娘娘》1972年公演时,主角白素贞的两件戏服.

同样在七十年代,宋怀桂与万曼共同创作的壁挂作品开始参加国际双年展,随后两人搬到巴黎生活。他们于1980年结识了收藏万曼作品的法国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Pierre Cardin,1922-2020),由此开启了宋怀桂的下一个人生篇章。她作为“文革后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西方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的中国首席代表,回到1981年的北京,并担任马克西姆餐厅的经理,逐渐成为北京精英圈的沙龙女主人。毋庸置疑,宋在回国之后,才真正取得了事业的成功,成为了“宋女士”。这段人生也是M+展览的重点,在大部分展厅都有至少一排皮尔·卡丹的服装。

在宋怀桂作为归国华侨大显身手的八十年代,潘迪华于1980年乘搭“第一艘来自共产主义世界的游轮”——明华号,从香港回上海探亲。1984年国庆期间,潘还受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邀请回沪演出。此时的潘迪华,虽已过了歌唱事业的巅峰时期,但仍活跃在电影电视等多个领域。潘在《阿飞正传》(1990)中饰演张国荣所扮演角色的养母,一位上了年纪的上海交际花,并因此获得第28届金马奖最佳女配角。无独有偶,已是北京商界精英的宋怀桂,在1987年上映的《末代皇帝》中客串了隆裕太后一角。

“宋怀桂:艺术先锋与时尚教母”展览现场. 图片:M+.

至此,两位先锋女性最精彩的人生部分已基本回顾完毕。她们的人生并无交集,却又奇迹般相似,如拥有民国的成长经历、多语言能力、国际视野、艺术品位和名流圈子,同时还进行商业创新、跨界服装设计、客串经典电影等等。她们都有着对于“中西交流”的共同追求,只不过,两人的历史形象恰恰相反。身着皮尔·卡丹的宋怀桂,被认为是八十年代将西方时尚和生活方式带入刚刚改革开放的北京的第一人,而身着旗袍在海外演出的潘迪华,认为其最大的使命是将中国文化带向世界。

艺术家郑得恩呼应潘迪华《白娘娘》的全新委任装置作品《宁可像蛇》展览现场. 图片:CHAT六厂.

从个人史到社会史

在潘迪华和宋怀桂的生平之外,两个展览都试图探讨个人史背后更宏观的社会史,但这也是此类以单个人物为中心的展览的最大难点:如何超越对于传奇人生的追捧,去呈现一个更丰富立体的个体和时代;如何超越大众媒体报道、纪录片式文本与明星朋友圈的溢美之词,去进行更全面深刻的解析。由于两位女性光彩照人的形象与人生历程,CHAT和M+展览的叙事基调无疑都是庆祝性的(celebratory),也不可避免地在不同程度上遮蔽了人物背后时代的真正底色。

在潘迪华处于事业巅峰的六十年代,亦是她参演的《阿飞正传》所设定的背景年代,香港固然有不少南下的上海精英与具海外背景的专业人士,可以夜夜笙歌,但许多本地年轻人更像“阿飞”,也就是小混混,终日在街头无所事事,或以一份卑微的工作讨生活。当时社会中弥漫着一股无处安放的身份认同危机,延宕至今。CHAT展览现场根据《阿飞正传》的场景重建了一个客厅,有意向这个时代致敬。然而,这个摆放着潘迪华与周润发、张国荣、李小龙、林青霞、罗文等大明星合影、播放着她晚年访谈、挂着水墨画的客厅,自带安详高雅的气氛,而非六十年代香港常见的潮湿、昏暗与逼仄的居住环境,也无茫然失措的社会情绪。

潘迪华1970年发行的唱片《香港之声》(Hong Kong Sound),实验性的编曲汇集了1970年代英属殖民地香港的城市声音.

与此类似,M+于展览中重建了一个马克西姆餐厅的大堂,试图再现八十年代北京的开放与精彩的夜生活。在当时这个名流云集的场所,唱歌的不再是来自“十里洋场”的上海小姐,而是愤怒、迷茫、一无所有的北京青年。展厅一隅有电视机播放崔健和ADO乐队于1987年在马克西姆的演出,但从展览现场来看,崔健的演唱倒是与展览全力展示宋的成功事业所传达出来的那股气势汇合了,多少消解了摇滚的叛逆意味。此外,M+还有一个小展厅播放电影《顽主》(1988)里的时装秀情节。这段不到7分钟的片段生动地再现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进程,可谓是中国电影史上最经典的片段之一,而展签文字仅落脚在宋怀桂所推动的商业模特文化上。

展览重点呈现的女性、时尚与纺织服装业等内容上有太多的时代背景可以挖掘。自改革开放伊始,纺织服装业就一直是中国吸引外资、赚取外汇、吸收劳动力的重要行业,为不断深入的经济改革立下血汗功劳。展览列出了大量皮尔·卡丹公司在中国活动的档案,包括品牌授权业务,参加服装博览会与品牌战略研讨会等等,却未能超越对于国外的奇装异服与“灰头土脸”的中国市民的凝视,去探讨纺织服装业之于当代中国的真正意义。而九十年代开始的下岗潮,遍布全国的纺织工厂首当其冲,皮尔·卡丹在中国的代工厂命运如何,千千万万的纺织女工的命运如何,这些历史都隐没在展览重点关注的高级时装与中国模特身后。

“宋怀桂:艺术先锋与时尚教母”展览中模仿马克西姆餐厅的展厅. 图片:M+.

归根到底,M+展览着眼的主要是北京文化精英经历的时代,那个在有意无意中背靠政策制定者、归顺于新自由主义与国家主义叙事、沉浸在西方的注视与赞叹之中的时代,策展人皮力博士为M+杂志所撰写的文章亦强调了这一点。他写道:“宋怀桂等令传统元素再次注入到全球化和新自由主义的流动中,不仅让中国重新受到国际瞩目,也成为了中国艺术、时尚和商业精英建构主体身分的要素。到了2008年举国舞动的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甚至成为国家形象的一部分。”[1]这一论述一举完成了个人、国家与新自由主义三重叙事的互补建构,连同展览现场播放的张艺谋导演的北京申奥宣传片,将该展览升华到了同类型展览所不能比拟的高度。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叙事也容易令展览内容显得扁平,难以表现民国时期出生人物所特有的中国近现代史的纵深感。如上文所示,仅仅将宋怀桂与潘迪华的人生轨迹做一对照,便不难发现,北京于八十年代出现的那种中西合璧的精英文化生活,早在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和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曾出现过。这些时代之间也并非截然断层,而是有着承上启下的关系:1949年之后上海精英南下来港,1980年之后香港精英再次北上,在诸多领域形成梦幻联动。在所有这些年代,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电影、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形式结合,创造出文化的全盛时期与多姿多彩的都市生活,并非由于某个政权或者主义,也非时代主旋律,而是一代代文化人在历史的夹缝中演绎出的变奏。

“宋怀桂:艺术先锋与时尚教母”展览现场. 图片:M+.

相比之下,CHAT展览的结尾没有升华叙事,反而由绚烂归于平淡。在一段香港电台的采访片段中,在家中烧上海菜的潘迪华说道:“上海变了,香港也变了。每个城市都在变,整个世界都在变。”对于参演过《花样年华》(2000)、指导过《色戒》(2007)的潘迪华来说,记忆中的上海会改变,会逝去,是无可奈何又自然而然的事。或许唯有不变的是,北上还是南下,去国还是还乡,如何既保有中国性又探索世界性——这个中国近现代史上无数先辈曾面对的永恒话题。

刘菂,剑桥大学亚洲与中东学院博士候选人,主要关注亚洲的物质文化流通以及当代艺术的社会与历史性面向。

注:

1. 皮力,“宋女士是谁?”,《M+杂志》<www.mplus.org.hk/sc/magazine/who-is-madame-song/>

“她能在黑夜,给我太阳——献给潘迪华“展览现场文献资料.

更多图片